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艺术 > 书画印刷品充真的行业现象已相当普遍

书画印刷品充真的行业现象已相当普遍

图文 收藏天下 2014-09-26 01:28:31
  随着国内书画拍卖行情的快速升温,许多印刷品已纷纷涌进大拍,以 “书画印刷品充真”的行业现象已相当普遍,特别是古书画作品跨入 “亿元时代”,各种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的书画造假伎俩也相继出现。就目前国内所达到的工艺制作水平来看,如果不声明是印刷品的话,已完全具备在拍卖场迷惑买家的水准,这一点毫不夸张。尤其是近一两年,一种以 “高仿真书画印刷品充真”的造假手法在市场中屡见不鲜,一些公司大拍中印刷品的比例甚至在10%以上。高仿真书画技术的本身,最早本来是为了方便书画爱好者的学习、临摹和研究而发展起来的产物。
  在上世纪70年代,台北故宫曾委托日本“二玄社”独家仿真复制其所藏代表性的宋元以来古代书画巨作,日本专家经历20年之功,专门研制了超大型摄影机,进行同比例摄影制版和多色印刷技术,并使用特殊的纸和绢,从笔触、墨色、古旧感都逼真还原了原作的面貌,制作之精微,艺术价值之高,都是历史上任何一种书画仿真技术所无法比拟的,称其“下真迹一等”绝不过分。
  在日本二玄社之后,在国内进行书画高仿真印刷技术研制开发的主要先后有雅昌文化公司和圣彩虹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两家。雅昌采用的是独有的立体扫描技术,记录画作的三维数据,其像素最高可达到3.8亿,在技术上更胜一筹,根据尺寸大小、制作难度,价格在几百万元到上万元不等。2008年,雅昌曾推出5个高仿真书画艺术展。就在此后,某拍卖公司春拍期间,雅昌还特辟一个展区向外界展示了其先进的古书画高仿真技术,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有明代画家沈周的 《鸡》,仿真效果可称惟妙惟肖。2009年,圣彩虹也曾与天津博物馆联合推出了 《“丹青重宝——首届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画珍品仿真艺术展》。
  民国时期,大量的仿真书画多使用石版印刷和珂罗版印刷技术,那时的精美印刷品现今我们还能在近年的 “古籍”拍卖专场中不时见到。荣宝斋根据我国古老雕版印刷的技术发明了 “木版水印”,通过勾描、刻版、印刷三个步骤,运用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凭借简单的工艺和复杂的操作技巧,对各类书画精品进行高仿真的还原复制。由于其所用纸绢、墨、色等原料及装裱与原作相同,因而木版水印的成品具有酷似原作的效果,几可乱真。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