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艺术 > 修复师袁华琴:让古籍重生

修复师袁华琴:让古籍重生

图文 收藏天下 2014-09-26 08:24:16

珍贵的历史古籍、一把有了年头的剪刀、一把自制的木槌、一瓶精心调制的糨糊,手下是外行看不出门道却必须过硬的技法,光阴在双手与古籍间流转……昨日,记者在屏山县图书馆内看到,古籍修复师袁华琴正在认真地把一册册不同年份的古籍修缮整理成册,让其承载的一段段文化记忆再度可以触摸、阅读和流传。  

  精心修复“镇馆之宝”
  
  屏山县图书馆二楼左侧角落有个约20平方米的古籍修复室,里面放着一排书柜和一张修理台。袁华琴正埋着头修复古籍,她一只手轻轻按压着古籍的一张破损页面,另一只手用蘸有浆糊的毛笔细心地涂着破损页面的边缘。
  
  “别把窗帘全部掀开,光线太强对书籍不好。”感觉到有强光,袁华琴蹭地抬起头,认真地说,强光和高温都会使古籍受损。是的,这个密闭的修复室仅有一盏暖光灯,书柜里的每一册古籍都是袁华琴精心照顾的“病人”,生怕打扰了他们的“健康”。
  
  袁华琴正在修复的古籍名为《马湖府志》,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书籍,页面呈棕色,上面可见不少虫蛀的洞口,小的约1毫米,大的有1厘米,页边不少已经被书虫啃掉,不过正文的毛笔书法字体和印刷字体都能看得较为清楚。袁华琴说,这本古籍是目前宜宾市所有县志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屏山县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我们屏山县图书馆共有1800多册古籍,都是民国以前印制的,内容主要是古典文学和传记类,非常珍贵又有特色。”屏山县图书馆馆长王浩全介绍说,由于几次搬迁,这些古籍多多少少都有些损坏,图书馆安排专人前往成都多次学习古籍修复,希望能够把这些古籍保存得更加完整。
  
  静心才能完成
  
  把古籍编好顺序后,袁华琴拿起喷水壶,对补接好的书封喷水。“这个书封不太平展,需要用木槌和大理石把他弄平整。”说完,袁华琴搬来两块大理石制压书板,放在接补好的书封面上,用木槌小心翼翼地在上面敲打。“‘三锤三压’是古籍修复的重要步骤之一,差不多两三天之后书就平整了。”袁华琴告诉记者,等到其他书页补好压平后,就可以装订、入库了。
  
  “一般修复一册书要15到40天,主要是根据古籍损坏的程度来看。”袁华琴知道,这是一份必须静下心来才能完成的工作。“修复很多年代久远的古籍的时候,我们都不敢使劲出气,害怕把页面弄坏了。遇到心情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宁可停下,哪怕误了工时,也不能继续修补古籍。”
  
  专业人员匮乏
  
  王浩全说,中国现公藏古籍文献总数超过5000万册,大约有3000万册面临损毁和自然老化等问题,亟待修复与保护。与待修复的海量古籍相比,修复师却十分紧缺,从业人员青黄不接,年轻人较少。
  
  “如今四川的高校没有设立与文献修复直接相关的专业,有的高校只是开设了与文物保护和图书档案管理有关的理论课程,加之大众的不了解,认知度不高,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袁华琴说,古籍修复师是一个比较冷门的职业,技术性强,入门也较难,从业者必须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