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艺术 > 美院博士观庄乾梅书画作品有感

美院博士观庄乾梅书画作品有感

图文 收藏天下 2018-10-15 15:21:38

中国画讲究传承,重视师承,这是由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特性决定的。与西方艺术相比,中西方绘画的审美范式有巨大的差别,中国绘画以“传神”作为绘画及其审美的基本标准。当然,西方也讲传神,但西方绘画的“神似”是不能独立于“形似”的,即“神似”只是作为“形似”的最高阶段而存在。也就是说,在西方绘画传统中“神似”和“形似”都可以用追求真实这一标准来刻画。正如Edith Hamilton所指出的,在希腊人心目中,任何东西不可能跟现实一样美。(Edith Hamilton:The Greek Way.)而中国画则以和“形似”独立的“神似”作为绘画精神,最后表现为以求善为目的的修身功能。

庄乾梅作品

我们可以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理解中西方绘画大传统的巨大差别。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文明的审美范式必定和其终极关怀相一致。在轴心文明中,终极关怀给出生命的意义和正当性最终标准,它投射到人对真实的理解、道德的基础以及审美过程各个方面,维系着“真”、“善”、“美”的统一。虽然追求知识(爱智)作为古希腊文明的超越视野,一开始就把反映“真实”作为艺术的最终标准,但是随着希腊罗马的理性精神纳入基督教,西方绘画的大传统是被包含在其理性的宗教之中成长的。只是当天主教在入世转向中发生理性与信仰的二元分裂和社会有机体观念的解体,个人权利和工具理性成为社会行动正当性最终标准。西方审美范式和现代科学作为现代性的一部分都是在终极关怀和理性二元分裂中形成的。我们可以想象,当对上帝的信仰变成和理性二元并列的存在时,自然界风景和事物突然和信仰上帝无关,它们只是理性研究的对像。这意味着人把风景和静物作为绘画对象时,必须强调其认知的性质。也就是说,风景画和静物画是现代心灵以自然为视觉表达(研究)对象之结果,它和现代科学是同时出现的。该原则在艺术史中的典型表现是素描和写生被视为西方绘画的基础。素描和写生作为把握“形似”并通过“形似”达到“神似”的方法实为“求真”原则在美术上的彻底实行。

庄乾梅作品

中国绘画及其审美范式和西方的巨大差别在于中国文化以道德而不是“求知”和“救赎”为终极关怀。如果把春秋战国到汉代和与其相对应的西方希腊罗马时期作比较,可以看到,和古希腊以求知为终极关怀直接塑造了其绘画、雕塑模式不同,道德追求对中国古代绘画影响一开始是相当小的。原因在于绘画是一种把握及表达对象形象之过程,当“认知”是某一种文化终极意义时,“求真”立即成为把握形象的基本要求,即它自然而然地成为绘画的目的和相应审美标准。而以道德为终极关怀,其具有终极意义的行为模式是纯化向善的意志,它可以概括为“修身”。“修身”和“认知”不同,其目的是对伦理规范的遵循而不是表达真实。道德追求的“修身”和伦理规范的结合是如此紧密,通常很难想象它会从伦理规范中剥离出来,用于把握、表达形象,即绘画和以道德为终极关怀相距甚远,甚至是不相关的。如果不是魏晋南北朝的来临,我们很难想象道德追求会在如何作画中直接表现出来。即从深层意义上讲中国传统绘画的本质是求善而非求知。这种以求善而非求知为终极目的的中国传统审美范式起源于魏晋时期,随着儒学在随唐时期中兴而形成,并在融合佛学的宋明理学中成熟的。这是宋代以后宋明理学成熟后儒家道德文化融入绘画的一种体现,而且一直延续到现代。在本质上作为求善的中国绘画,强调的是“助教化,成人伦”,而非追求外形的似与不似。表现为一种学习方法,则是以临摹和师承为特征的传承性。

庄乾梅作品

乾梅是我二十年前的老朋友、老同学。上世纪九十年代求学于中国美术学院,得朱颖人、卢坤峰、马其宽、闵学林等先生的指导。在杭州求学期间,她一方面在老师的指导下潜心临摹明清之际的美院藏画,从古人中汲取养分,这是她得以成功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她积极向老师们学习,特别是朱颖人老师对她的教诲,使她的绘画很快纳入传统水墨画的轨道。虽然她寓居北京多年,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学习过。但在她的很多作品中时不时地流露出浙派水墨画的韵味,其率意的笔法在我看来就是朱颖人先生、闵学林先生绘画中的笔法;而如《和风》(《学术典范》庄乾梅卷第8页)中的石块画法则分明是马其宽先生作品中的线条。这就是庄乾梅在北京画坛一年比一年有影响的根本所在。

庄乾梅作品

同时,庄乾梅很重视写生。我从来没见过她作文议论,却看到了她的一篇题为《写生感悟》的文章,可见她对写生的重视和感悟。中国画家历来不愿长篇大论地发表艺术主张,有的只是片言只语,但能入木三分。她的这篇写生感悟悟到了杨巽斋的诗意“人间热恼谁医得,正要轻香净业缘”深邃哲理,这也是其二、三十年来为了艺术南北奔波的回味和体验。这一感悟也引起了史论家杨悦浦先生的共鸣。同时,她从写生中感受到“映入眼帘的一花一草、一山一石,就仿佛有秩序地融入了我的笔墨之中,让我的笔墨似乎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和“联想到山水精神、个性、风格、意境”等等,正是传统写生精神在其绘画中的表现。金观涛先生在拙著《花鸟画变体临摹技法》一书的序言中写道:“自1905年废科举以来,作为中国文化2000年来认识自然的方法“格致”就失去了正当性,它被科学取代了。100年来科学是如此深入人心,不那么“科学”的“格致”自然被国人遗忘了。虽然如此,作为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方法,格致在一个领域中一直顽强地存在着,这就是中国传统绘画。”从绘画的角度讲“格致”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写生”,即“写物之生”,思考的是道德倾向、笔墨内涵而非西方绘画所要求的“求真”。从这篇《写生感悟》也可以证明“格致”思想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中的顽强存在。

庄乾梅作品

对于中国画来说,临摹和写生是成就画家风格的基础。从庄乾梅学画的历程来看,其方法是正确的,其思想是合理的。经过这些年来自南向北的求艺历炼,已初具个人风格:其所画花草树木多水墨淋漓,枯湿浓淡尽在画家的掌控之中,率意的用笔大胆而有规矩,偶尔配以精致的草虫,似有白石老人的意趣;所画工笔造型谨严,意境清幽而有层次感。

有志者事竟成。传统绘画既是技法语言的磨砺和对自然生命的体悟,又是向善意志的纯化。只要她不断地努力,其笔墨功夫将会越来越精到,风格将会越来越彰显。

转载于网络,作者 张东华(中国美院博士)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