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艺术 > 赏岁朝清供看古人如何风雅生活

赏岁朝清供看古人如何风雅生活

图文 收藏天下 2015-02-10 08:29:15
  居廉 《岁朝清供图》 1860年作 画中有菊花、水仙、玉兰、梅花、灵芝、柿子、绍菜、竹笋、竹叶、天竺子、月季、鸭等。其中水仙、玉兰、梅花、天竺子是岁朝花,应节盛放。而月季是四季常开,连绵不断,故而代表“长寿”之意,月季又被人们称为四季花或长春花。水仙的“仙”字、天竺子的“天”字,加上竹叶的“竹”字和“祝”字同音,如是这几样植物便传递了“
 
  都说广东人讲究“好意头”,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喜欢摆设插瓶桃花、迎春金桔,讨一个新春平安、大吉大利的口彩,可是你知道吗?这种习俗,其实是来自传统文人生活中的“清供文化”。2015年新春之际,广州艺术博物院精选了一批清供题材绘画作品,连同古代文人雅士案头清供中的精美器物,共计60多件文物展示,希望通过这些清雅的艺术品,给今天的观众提供一扇了解清供文化的窗口,也在生活方式急速发生变化的今天,让传统文化所提供的日常生活中的优雅情趣滋润我们的心灵。
  清供文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典范
  展览的名字叫做“清供无尘岁朝春——院藏清供绘画与器物展”,这既是因为展期横跨农历春节,更是因为,在历朝历代的“清供图”里面,“岁朝清供”——就是表现春节期间具有吉祥寓意摆设、用来挂在家里增色或者送给亲友为礼的画是其中一大类。
  本次展览中,以“岁朝清供图”命名的作品就共计13件之多——不要认为是那些艺术家们文思不佳起名雷同,其实这里面体现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绘画样式的形成。其中,海派名家任薰、任颐、吴昌硕,岭南名家居廉等画家分别以不同的吉祥物入画,寄托了对新春的祝福,充分体现了岁朝清供绘画的特点。
  什么是清供呢?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陈伟安介绍说,清供就是清雅的供品。古代的人在自然面前心存敬畏,于是以供品祈求免祸得福,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禅房香花素果为供”的礼仪也加深了这一传统。于是古人在逢年过节或者祭祀时,陈设清香、鲜花、素食等为供品,于是有了节日清供。再分细致点儿,春节期间的叫“岁朝清供”,端午期间的叫“端阳清供”,以此类推。
  再后来,清供不限于祭祀和供奉的意义,人们在日常生活里,也喜欢在室内案头上放置供观赏的各色清玩,如盆景、古器物、奇石、精美文具等等——没错,就是现在古玩市场中被分为“文玩杂项”的那些,也有些拍卖专场直接用“文房清供”来题名——以装饰家居,增添生活情趣,渐而形成案头清供的风尚。此次展览中,广州艺博院也专门布置了一些案头清供实物与文房复原展示,让观众们能直观地看到古人们到底是怎么风雅生活的。
  清供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单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同时也是糅合了文物鉴赏、绘画艺术、居室装饰艺术、插花艺术等多种文化艺术的综合体。清供器物虽然来源于实用器,但其实已经脱离了实用范畴,而成为纯审美的陈设器,而且对于“风雅”“意趣”非常强调。
  所以如果您家里餐桌上放一盘沙糖桔,那不叫清供,叫餐后水果,可是这盘沙糖桔如果漂漂亮亮地在大年初一摆在神位前,就可以叫“岁朝清供”了;您阳台上养了几盆花,那不叫清供,叫家庭绿植,可是要是在您平常练书法的书桌画案上陈设着一盘水仙——盘是钧紫蓝釉六瓣水仙盘,最差也得是个民国粉彩花鸟纹水仙盘,里面放几枚色泽形态都值得把玩的石子儿,再浅浅养上一泓清水,让水仙伴着砚台笔搁什么的暗渡清芬,这就能叫“案头清供”了。所以您看,玩意儿还是那些玩意儿,只要多出一份情趣来——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以艺术的方式审视与观照日常——生活立马也就艺术化了。
  雅俗共赏:雅致生活与吉祥寓意
  把“清供”画在画上,就是清供画。有读者可能要问了:我孩子学美术,素描课上画静物,也是摆一堆坛子罐子水果蔬菜照着画,这跟我们中国画里的清供画有什么不同吗?抛开表现技法的区别之外,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意义”与“观念”的差异。
  广州艺博院陈列部副主任陈志云介绍,从清供画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的角度来说,清供画兴起在物质文化发达的宋代,到清末民初达到鼎盛。宋代以前,清供只是作为人物画里面居室环境环节的呈现——基本等于背景板,而宋代开始,帝皇和士大夫都闲雅好古,这种文化风尚促使单独以清供题材为主题的画作开始出现。那些作品将视角投向欣赏器物的工艺之美,精致描绘青铜器的造型,成为清供画的雏形。
  而且,艺术家们有意选取具有吉祥象征的花果、器物来入画,例如牡丹与西府海棠同画,寓意“玉堂富贵”,月季插瓶,寓意“四季平安”——由物象本身的涵义或者谐音取义表达吉祥寓意,这是中国画清供题材独有的观念与文化传统,与西画中仅仅考虑视觉审美的静物画大不相同。
  元明时期,清供图的形制逐渐成型,明代文人以宋人为典范,追求雅致的生活情调,流行园林聚会,本次展览中有两张不属于清供图的“文会图”,表现的就是他们雅集品鉴的艺术生活。
  明代袁宏道写了一本《瓶史》,专门论述选花、插花、赏花,什么花要配什么瓶子,什么时节要看什么花,都大有讲究。这种雅致的生活在此次展览中苏六朋的一幅作品中有所表现——文人们聚在一起赏梅花,是把梅花折枝带回室内,然后根据花枝虬屈的不同姿态来选择不同器物来盛放,摆放的位置也大有讲究。
  到了清代,清供绘画发展至鼎盛,特别是清中期以后,帝皇的喜好推动了清供画的发展,富裕的市民阶层迎合时尚,对清供画需求旺盛,于是许多职业画家热衷于画这一题材。如赵之谦、虚谷、居廉、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风格多样,以民间常见之物入画,技法多以大写意见长。他们独具匠心的创作给这一世俗色彩浓厚的题材注入了清雅的气息。
  所以,在清供画里,同时蕴含着中国传统士大夫生活与文人生活中最雅致精微的部分,与庶民最朴素美好的祈愿,可谓是真正的寓雅于俗、雅俗共赏。现在您再回头看看家里摆着的年花年橘,是不是感觉它们立刻也高大上了呢?艺博院考虑到观众的此种需要,专门在展厅之外设立了清供涂绘板,观众完全可以临摹展品或者绘画自己家中的清供图,到这里来展出。
  在清供图式中寻找中国传统“文化密码”
  说回“岁朝清供”。前面说了,清末民初的画家们在创作节日清供图时,除了自己家里挂,更多是送礼,还有出售。于是画家在创作节日、礼俗类题材的清供绘画时,除了艺术形式以外,还要考虑如何通过各种物象的配搭传递出吉祥寓意。
  如想要表达“岁岁平安”的祝福,一般会选取稻穗、花瓶、苹果、鹌鹑等;想要表达“福气”,可选取佛手、香橼、蝙蝠等,想要表达“长寿”可选寿石、月季、菊花、松柏、蟠桃等;想要表达“多子多孙”可绘石榴、葡萄、葫芦、莲蓬等;想要表达“富贵荣华”多用牡丹、芙蓉、桂花等。
  这种巧妙的组合,吉祥的寓意,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达芬奇密码”,欣赏者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准确地解读出画面中的全部意义。比如画面中有一块“皱、瘦、透、漏”的太湖石摆件,又有松树盆景,那意思是松寿永固;有一串葡萄或者两个石榴,那是“多子多孙”;石菖蒲这种植物则因为被认为只需要很少的养分就可以生长,而兼具了廉、寿,淡泊自守等寓意。再比如,六颗百合与茶花同画,是“六合同春”,灵芝单独画是“如意长春”(形似如意),而与水仙同画,则是“天仙捧寿”或“群仙贺寿”……
  要看懂画中寓意,不光需要联想能力,还要对古典文化有基本的了解。这次展览中有一幅吴昌硕的《岁朝清供图》,画面中梅花折枝的姿态是横斜的,有些观众不懂得梅花代表中国文人的风骨精神,不懂王冕笔下倒枝梅花风骨侵凌之美,反而觉得有“倒霉”的谐音。
  又比如,展览中居廉的《岁朝清供图》里有一棵白菜,当代画家、师承于白石老人第四子的刘少白告诉我,古人爱白菜,为白菜题诗作画,甚至出了本书叫《菜根谭》,意为“嚼得菜根,百事可为”。对于白菜,古人有很多理解,因为中国是个农耕社会,耕读传家。子弟为官,也不可忘本,而是“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现代人看白菜,添了世俗意味,寓意清白、百财,原本也无可厚非,但不能不知道它原本的文化意义。
  恰逢春节,怎能不知道点我们先辈隐藏在画面中的“吉祥密码”?亲爱的读者,这里是本期留下的思考题——请参考本版配图说明里面对清供图解读的方式,到艺博院展览现场参与“解密”吧。
李凤廷 《献岁发春图》 1948年作
  您看出这幅画与其他的清供图最大的区别了吗?没错,中间那个瓶子不是画出来的,而是用古器物拓印下来的。这就要说到清末民初文化界的流行时尚了——当时不少文人、艺术家对金石学和古器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珍贵的青铜器、陶器等成为他们案头清供的首选物品。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清供绘画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样式,即在古器物全形拓本上加绘花卉,或以古器物为主体进行创作,这一风格在海派绘画中尤为明显,广东一些画家,如谈月色等,也创作了不少这一类作品。李凤廷的这幅《献岁发春图》也属此类作品。画中的古瓶上有铭文“大吉”二字,甚得器物主人喜爱,于是邀请画家以此作画。画家便画了一折枝柿子插在瓶中,并以牡丹压花脚,柿子和铭文组合成“百事大吉”之意。另外,竹叶和古瓶在一起,就有“竹报平安”的意思。水仙和松枝组成“群仙拱寿”之意。迎福纳祥的民俗和金石考据学通过绘画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亦成为晚清清供绘画的一大特色。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