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 > 86岁老兵跟他的邮票之间的故事

86岁老兵跟他的邮票之间的故事

图文 收藏天下 2015-09-01 02:27:31

抗日战争初期为上海地下组织放哨、传递信件,战争结束后又加入新四军,继续革命工作,一生几番坎坷,退休后仍然孜孜不倦研究民间信客和邮政史……家住宁波市的上海籍老兵郑挥,收藏有1600枚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邮票 ,实寄封更是不胜枚举。

日前,记者赶赴宁波,现年86岁的郑挥精神矍铄,向记者讲述起隐藏在邮票和实寄封里的难忘的抗战烽火。

藏有珍贵邮政特戳

郑挥家住宁波市中心一个小区内,家内光线略暗,最亮的房间便是他的书房。

记者走进书房,看到桌上摞着厚厚的好几摞集邮书刊,还有一台电脑。这两样物件,郑挥每天都要会亲密接触——研究集邮书刊上最新文献,以及上网写博客。“他今年86岁,玩电脑已经玩了20多年,这么大年纪还玩电脑的人真不多见。”他的侄女郑新对此非常佩服。

听记者询问起其抗战邮票收藏,郑挥不紧不慢地打开身后一个文件柜,里面摆满了收藏邮票和信封的文件夹,不仅摆放整齐,还分门别类地贴着诸如“抗日战 争”、“列宁”、“毛泽东”等标签。他抽出抗日战争时期的文件夹,摊开后,小心地取出里面的邮票,一张张地向记者介绍。“你看这张邮票,看上去是普通的3 角邮票,但上面盖了一个特殊的邮戳,上面写着‘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纪念’,还有日期和地点。就在当天,中国接受日本侵略军递交的投降书,据说盖邮戳 的时间离典礼只有几个小时,因此非常珍贵。”

“这些邮票大多都是从古玩市场上淘回来的,有些珍品还是从朋友那里置换得来的。比如这张‘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纪念’邮政特戳,非常难得。我收 藏邮票时间久了,越来越多身边人手上有‘好货’,会第一时间想到我,因此我的收藏越来越完善。”郑挥告诉记者,如今他收藏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邮票 多达1600枚。

收藏信函可作侵华证据

虽然邮票收集已成规模,但郑挥最得意的收藏却是各类实寄封(即已经寄递的信函封套或者其它邮政用品的总称)和邮政单据等,“邮票发行量大,这些信封却是独一无二的,很有历史价值”。

“实寄封反映了很多抗日战争时期的日常生活,也是日军侵华的证据。”郑挥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封港,甬申线轮船停航,邮路阻塞,致使邮电通信瘫痪,从上海到宁波一封平信原本只需要一至二天,海上仅半天的路程,当时却需要两个多月才能收到。

“官方邮政路线中断了,民间的信客便活跃起来了,他们冒着风险,利用帆船横跨杭州湾往返于甬申之间。”记者在一个信客投递的商号封上看到,发上海的 信函内书写着“你旧历九月初五日寄我之信于十一月十二日收到,路上要走二个月另七日……各处封锁……镇海封锁”,由此可见当年通邮之艰难。

10岁时因送信爱上集邮

郑挥介绍说,他出生在上海,由于共产党员的启蒙和动员,抗日战争期间他家5口人参加了上海的地下抗日救国活动。1939年,他大哥、大姐发起创办了 “海藻文艺社”并出版期刊,陆续培育了一批抗日战士和干部,诸如周苏峰、金敏等相继投笔从戎参加了新四军。他那时帮大哥送信打杂,从此便爱上了集邮。

当年他父亲工作的印书馆印制了一批精装集邮册,打算送给客户,后来剩下一本,父亲便拿回家送给了郑挥,这让他爱不释手。这本集邮册并没有跟随他太 久,等到他16岁时前往山东参加新四军,由于路费不够,他决定卖掉集邮册和收藏的邮票,不料遭遇奸商,收到了一笔假币,“后来在地下党的帮助下,筹到了 1000元,这才能最终成行”。

据介绍,郑挥1945年去苏北参加新四军,之后在大众日报社、鲁中南报社、前卫报社工作。南下后经华东局、上海市委组织部分配至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工作。1981年调浙江鄞县工作至退休。

郑挥退休后专门从事邮史研究和撰写论文、博客,展示各种邮票印制的版别、版式、邮资,邮路和邮戳,不乏珍品,现如今已是圈内著名的集邮家、邮资研究 历史学家。他现在仍然坚持每天撰写博客,并整理资料出版书籍。“我要通过研究邮票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段战争岁月,铭记历史教训。”郑挥说。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