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行情 > 邮票收藏之巅 第一轮生肖邮票单枚大全
生肖邮票是以中国古老干支纪年的十二种生肖动物为图案的贺年邮票,中国自1980年开始发行第一轮生肖邮票。生肖文化源于中国,并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此套《第一轮生肖邮票珍藏册》汇集全部12枚第一轮生肖邮票,以精美古书形式装帧成册,同时每枚邮票附以对应十二生肖的美好寓意及精美画作,彰显中国文化,极具收藏鉴赏价值!
旗舰地位 问鼎邮票收藏之巅
《第一轮生肖邮票珍藏册》将包括“1980年猴票”的所有第一轮生肖邮票汇集一册,其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不容质疑,足以成为邮票收藏中的顶级藏品。
由于第一轮生肖邮票的带动,生肖邮票逐渐成为邮票收藏领域的一个主流版块,特别是1980年猴票,一直是收藏界备受瞩目的焦点,可谓是整个生肖邮票版块的“旗舰”,是整个邮票收藏市行情强弱的风向标。1980年猴票培养和带动了无数邮票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收藏投资理念和风格,而艺术大师黄永玉也被邮迷们尊称为“生肖邮票鼻祖”。
升值航母 演绎“换楼”传奇
1980年2月15日问世的“庚申年”猴票,是中国邮政发行的首枚生肖邮票。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提供的数据显示:1980年猴票的发行量为500万枚,但是实际发行量是415万枚,而估计其存世量还不到120万枚。1980年猴票发行之初,香港邮商蔡芳详果断购买了1250版合10万枚,面值人民币8000元。此后1980年猴票持续升值,1986年5月,他将30版猴票售出,所得19.5万元买下原来租用的铺位,从而演绎了“猴票换楼”的传奇故事。
生肖文化 影响深远的世界瑰宝
生肖文化源于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及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有华人、华裔生息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亚及东南亚,生肖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
在收藏投资领域,生肖题材人气亦是经久不衰,很多收藏投资者每年都会定期去购买生肖邮票,而此套《第一轮生肖邮票珍藏册》特别以精美古书形式将所有12枚第一轮生肖邮票装帧成册,同时每枚邮票附以对应十二生肖的美好寓意及精美画作,彰显中国文化,极具收藏鉴赏价值!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在艺术收藏的浩瀚星空中,你是否渴望拥有一件景德镇名人名家瓷器,却苦于渠道有限、价格高昂?是否梦想与瓷器名家大师近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创作魅力?能帮助达成以上需求的景德镇名人名家陶瓷交易平台有哪些?每当
2025年11月14日上午,“胜利与和平”主题创作陶瓷艺术展捐赠馆藏仪式暨座研讨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启动,同期主题展览将持续至11月28日,展览地点位于纪念馆中厅。本次活动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10月28日上午,"紫禁瓷韵器承匠心——故宫文化IP赋能陶瓷非遗创新发展交流研讨会"在官窑研究所非遗馆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以"让文物活起来"为核心主题,聚焦故宫文化IP与陶瓷非遗的深度融合,
▲“胜利与和平”主题创作陶瓷艺术展在京开幕2025年8月1日,“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创作陶瓷艺术展”启动仪式在北京陶瓷艺术馆举行。本次展览由中国陶瓷工业
展览信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胜利与和平”主题创作陶瓷艺术展主办单位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收藏家协会支持单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协办单位全国产瓷区政府省
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九万里山河锦绣未央。2025年7月26日,“承时代荣光铸盛世铭尊”献礼中华民族伟大胜利之大国重器《海晏河清・祥瑞和尊》首发仪式,在中国政协文史馆隆重举行。中国政协文史馆是全国政协办
在文化交流的广阔舞台上,陶瓷艺术正以独特的魅力连接着世界。其中,赖德全的陶瓷艺术更是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与载体,熠熠生辉。印象彩《花语》印象彩2025年6月6日,景德镇赖德全现代美术馆迎来了一
2025年7月11日,收藏天下全体员工来到河南禹州中国钧瓷博物馆,开展以“探寻钧瓷文脉,感悟匠心传承”为主题的文化研学活动。此次参观旨在深化员工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理解,汲取非遗文化精髓,为推动当代工
6月15日,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主办、收藏天下承办的“红色艺术瑰宝·致敬伟大胜利”——《绣画双绝》作品发布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文化艺术界领导、专家、收藏家及媒体代表,
6月7日,“浩瀚与永恒”国际当代名家戈鲁西班牙皇家艺术家协会出版作品特展在京开幕。作为本年度最受瞩目的国际艺术盛事之一,展览汇集了这位被好莱坞资本签约的首席艺术家100余幅代表作。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