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 > 林徽因梁思成与景泰蓝的生死情缘

林徽因梁思成与景泰蓝的生死情缘

图文 收藏天下书画馆 2018-04-18 00:00:00

今天的景泰蓝体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品位,超越了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足以告慰林徽因先生的在天之灵。

很多人都知道,著名建筑家梁思成为了挽救北京的古城墙而奔走呼号,却最终未能如愿;但是人们却不知道,梁思成夫妇还曾经为了挽救一种国宝级的手工艺而殚精竭虑,最终使之走出了濒危的境地而大发异彩,成为享誉世界的工艺瑰宝,它就是国家级非遗——景泰蓝。

位于景泰桥南的北京市珐琅厂里有国内唯一的一座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在这里,大家可免费参观景泰蓝制作工艺过程,并在大师、高级技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参与景泰蓝掐丝、点蓝工艺学习互动。在博物馆里细细浏览,如同漫步于数百年的历史长廊,比这些工艺珍品更加让人感动的,是几代大师挽救、恢复、传承景泰蓝的故事。

梁思成夫妇成立“抢救小组”

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于多年战乱,民不聊生,景泰蓝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使珐琅成本不断提高,加之海运汇价昂贵,致使珐琅艺人的生活难以为继,从业人员锐减,整个景泰蓝行业岌岌可危。1949年,北京有大小景泰蓝作坊200余家,最大的不过二三十人,小的只有两三个人,从业人员不足千人。当时的景泰蓝生产仍沿袭一家一户的作坊模式,规模很小,工人大都在低矮、昏暗的破旧棚屋内从事手工操作,这项红极一时的手工艺已经处于濒危的境地。

为挽救这一民族传统工艺,1950年北京市工业局局长张锦成委派北京特种工艺公司(即外贸出口公司)领导到清华大学聘请梁思成、林徽因做顾问,指导工艺美术创作设计。于是,梁、林二人在清华大学营建系成立了“工艺美术抢救小组”,从此与景泰蓝结缘。

林徽因极钟爱景泰蓝,她描绘景泰蓝有“古玉般温润、锦缎般富丽、宋瓷般自然活泼的特质”,她和她的学生们为了挽救这项民族手工艺开始了不懈的努力。

清华大学的景泰蓝抢救小组成员还有钱美华、常沙娜、孙君莲、高庄、莫宗江等人。当时,北京仅存的几家作坊和景泰蓝厂子大都处于倒闭边缘,新老艺人青黄不接,图案单调,缺乏创新。而要拯救这一濒临灭绝的民族艺术,最关键是调整生产结构,全面更新设计,才能起死回生。

当时用于景泰蓝的图案只有荷花、牡丹花和勾子莲等几种,几百年来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中国的装饰图案始终是在千变万化中发展着。林徽因找出了珍藏的历代装饰图案,让大家学习研究。

后来她又带着学生多次到景泰蓝作坊调查研究,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一道一道工序跟着老艺人们干活,熟悉每一个工艺流程,细心观察各道工序的操作,了解景泰蓝的工艺特点,提出改进方案,设计了新的纹样和色彩图,并反复调整修改,然后拿给工人们去试制。

在林徽因的指导下,美术组为景泰蓝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突破了以往单调的荷花、牡丹图。在梁思成的积极倡导下,特艺公司还在崇文门外喜鹊胡同3号成立了研究、制作景泰蓝的国营特艺实验厂,将许多散落民间的景泰蓝艺人请进厂参加实验。当时有几位老师傅被迫改行拉黄包车了,被请回厂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钱美华一生坚守林徽因的遗愿

1956年,北京市珐琅厂成立,它是由42家珐琅作坊合并组成的,1958年,国营特艺实验厂400多名职工并入国营北京市珐琅厂,全厂职工达2000余人。当时设计室负责人正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学生,景泰蓝抢救小组的成员,后来成为一代景泰蓝大师的钱美华。

1955年春,林徽因因病入住同仁医院,钱美华赶去看望。钱美华还记得,当时林徽因已极为消瘦,在听完近来手工艺品设计的介绍后,她脸上泛出愉快的神情,“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这是师徒最后一次见面。钱美华说,老师每吐出一个字,鼻子上的氧气管就跟着颤动,可字字都真切。这一句话,决定了钱美华一生的追求。

初入工厂的钱美华才20岁出头,她见识到了景泰蓝工艺的纷繁复杂。她把车间的每一道工序列出来制成了表,经她统计,车间大工序分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几十道工序。而每一道流程,又分为很多个细节。当时,为了解景泰蓝的发展历程,梁思成给钱美华推荐了一位老师,他就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沈从文先生。沈从文是著名的考古学家,当时在故宫博物院兼职工作,任陈列部织绣研究组业务指导。

沈从文告诉钱美华,故宫的景泰蓝很多,有几个房间甚至都摞到了房顶,他给钱美华出了个点子让她去故宫临摹图案。因为故宫存放景泰蓝的珍宝馆一般不对外开放,所以钱美华和故宫工作人员商量好把自己反锁在里面,清早进去,晚上出来,一干就是连续十多天,终于掌握了传统纹样的规律,找到了不少失传的图案。

上世纪50年代末,钱美华大师参与了人民大会堂北京厅的装饰设计工作,她设计的景泰蓝方盒、托盘等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周恩来总理看后非常满意,评价其作品“朴实大方”。

传统的景泰蓝以蓝色为主,然而从钱美华的手中,景泰蓝的色彩开始变得越来越丰富。1950年前后,敦煌壁画来到北京做展览,钱美华发现,敦煌壁画有很多装饰色彩的特点,颜色都是复色,不是大红大绿,很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她为此指导工厂分配来的两名美校学生进行配色,并与釉料车间的技术人员一道开发出了很多新的釉色,有珊瑚红、碧玉这样的仿宝石色,还有国画里的花青色,其中一种颜色叫“地儿绿”,似透非透,蓝中透绿,很美。

景泰蓝从最初的六七种颜色,到后来的二十多种,经过几代大师的反复调配实验,如今电脑光谱的色彩在景泰蓝的调色中都可以配制出来了。

林徽因与景泰蓝的四月天

林徽因虽然不是中国景泰蓝工艺美术大师,但她是中国景泰蓝文化发展史的一位杰出的驱动者,是景泰蓝这一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忠诚卫士、以命相搏为景泰蓝献出最后心血的第一人!

林洙女士(梁思成第二任妻子)一段关于介绍林徽因与景泰蓝“缘分”的一段文字: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两个精美的景泰蓝小罐,它们造型优美,图案简洁典雅,带着浓厚的民族风格。这是林徽因亲自设计的产品。有一段时间我把它视为纪念林徽因的珍贵物品,包好收藏起来。不想“文革”中被红卫兵抄出来,要作为文物没收,我再三解释说这是解放后的新工艺品,才被扔了回来。我久久地凝视着它,眼前呈现出林徽因为恢复濒于停产的景泰蓝手工艺呕心沥血的日日夜夜。

如果编写《中外历史之谜》的作者知道林徽因晚年的健康情况,一定会写一条“林薇因健康之谜”编入书中。医生们一次又一次地对她发出病危的“黄牌”警告,她都闯了过来。她不但活了下来,而且是怎样的活啊!她的肺已布满了空洞,肾也切除了一侧,结核菌已从肺转移到肾、肠。她一天吃不了二两饭,睡眠不到四五个小时,但却在梁思成陪同下,带着她的助手莫宗江、常沙娜等人,多次跑到景泰蓝工厂去调查,了解它的工艺程序及材料特点。

她很快就得出结论:工人师傅的手艺是高超的,但是由于传统产品的造型庸俗、色彩单一、图案繁琐,致使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濒于停业。于是她以惊人的毅力和她的助手们一起研究设计适合景泰蓝生产工艺的造型、图案及配色。为了探索和发展民族传统的优良图案,她对我国历代图案进行了研究。她已不能像设计国徽时那样亲自画图了,她的意图常常是由她最亲密的助手莫宗江来完成。我不止一次在林微因处看到莫宗江画的工笔图案,那真是一张张极美的艺术品。她如愿以偿了。

今天的景泰蓝无论是造型、纹样、色彩等各工序的技艺水平,还是设计理念,都在不断提升,体现出的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品位,超越了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足以告慰林徽因先生的在天之灵。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