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艺术 > 艺术与美食之间的千丝万缕
艺术家与美食,好像没有什么关系,这到底是怎样的趣事呢?
即便远走他乡,张大千也不曾亏待自己的胃。达利也不赖,70岁时还出了一本图文并茂的限量版食谱。
衣、食、住、行,是人生活的基本;视、听、嗅、味、触,则是人感知的基本。在“生活的基本”里头,也就只有这一个“食”,是需要“五感”皆备的。人们常说,吃什么,你就是什么——这是物质层面的;吃什么,也就能感知到什么——这则是精神层面。张大千深有体会,常常以画论吃,以吃论画:“一个人如果连美食都不懂得欣赏,又哪能学好艺术?”又说:“以艺事而论,我善烹调,更在画艺之上。”你瞧,这位艺术大家,怀着一颗多么热烈的“厨子的心”。
“吃是人生最高艺术!”这是张大千的名言、也是宣言。张大千不仅喜好吃,而且会品尝。常说判断美食家的重要标准有两条,既爱吃,又懂吃。“爱吃”好理解,“懂吃”就是要知晓这道菜的做法渊源,还要深谙这道菜的食材特点,并能下厨做出来,要色、香、味、形俱全才算得上全科素质。张大千不仅如此,还又画又记,留下丰富的“食谱”,字里行间都是颇为自信的满意。他便用这一颗吃货心、一手好厨艺,广结天下好友。
即便远走他乡,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敦煌,他也不曾亏待自己的胃。他在敦煌有一菜谱,菜式包括羊肉汤、糖醋牛排、三鲜蘑菇、酱豆腐、佛脚冰激凌等。食材常常出其不意,这个“佛脚冰激凌”所用的冰,取自佛像脚下。而千里沙漠,何来的鲜蘑菇?原来,张大千住地有一排杨树,他发现杨树下每年7月长出蘑菇,每天可摘一盘。离开敦煌的时候,他甚至画了一张野蘑菇生长地点的秘密地图送给常书鸿,地图上详细地标明了野蘑菇的采摘路线和采摘时间,还标明了哪一处的野蘑菇长得最好、口味最佳。这让常书鸿感动不已。
张大千并不知道此时在大洋彼岸,还有一位“知己”,那就是只小了他6岁的吃货大画家——萨尔瓦多·达利。这位超现实主义大师从小就有一个厨子的梦。他对食物的旺盛兴趣比对美术开始得还早,食欲是他巨大能量的来源,“我的雄心壮志一直不停增长,就像我对各种伟大食物的狂热迷恋一样”。1933年,达利的作品《思忆中的女人》在巴黎展出,使用了真正的面包和谷物。他把面包这种代表了营养和食物的符号变得不实用却富有美感,引起巨大轰动。最后据说那些面包被毕加索的狗偷走吃掉了。
70岁时达利还出了一本图文并茂的限量版食谱,里面的食物看起来也相当“魔性”:“秋季的食人族”,是一道龙虾大餐;“君王的肉”,这是鹅肉大餐;“闪亮的俄式人造卫星再度降临人间”,则是炭火烤出来的鸡……真想知道,品尝这些菜的人们是有怎样的表情和心情。这位味蕾十分强大的艺术家,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味道”,他在回顾一生的自传中写道:完整的达利像一种加了过多胡椒、难于吸收的调料,“撒一点儿‘达利’在云彩上、在风景中、在忧郁里、在幻想中、在谈话里,仅仅是一点儿,足以使一切产生刺激、诱惑味道。”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2023年9月6日上午,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敦煌文博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2013年9月,国家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秉持和而不同,倡导美美与共,坚持共商
张婧婧|在传承与交流创新中发扬景德镇陶瓷艺术
收藏天下受邀助力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第19届杭州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为目标,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让亚运浪潮“席卷”世界舞台。国逢大事必以重器铭记,亚运
张同禄大师绝响之作品鉴会在收藏天下艺术馆举行
2023年1月15日,翰墨缘纪念荣宝斋350周年活动在北京正式开幕。荣宝斋邀约范曾先生,在其从艺四十年以来的作品中遴选部分精品力作,荟萃一堂,再度为展。
1月6日,由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指导,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组委会主办的“六合共生 盛世国缘”第二届“一带一路”全球外交官非遗文化交流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
【教师佳作】为“80后”艺术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