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艺术 > 水盂被古代文人称为文房第五宝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水盂
这件小巧精美的北宋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水盂(图1),水盂高3厘米,口径3.8厘米,足径2.4厘米,口微敛,圆鼓腹,矮圈足。胎壁薄而轻盈,器型规整,做工考究,器物内外均施青白釉,釉面肥腴而匀净,是典型的景德镇湖田窑“湖水蓝”釉色,用“温润如玉”来形容,毫不为过。水盂的足底部(图2)不施釉,可窥其胎体,洁白、坚质而细密。
水盂,又名“水丞”,是传统文人书房中盛水的小器具,以便研墨时向砚池内注水,类似的还有带有流口的砚滴、水注等,因为研墨时需要的水是很少的,所以这类器皿都十分小巧。据考,水盂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至迟到西晋时,瓷质的水盂已相当流行,如西晋较为常见的蛙形水盂,将水盂塑成青蛙造型,有的还可从蛙口中注水,颇有意趣。
在收藏界有人称“水盂”为“文房第五宝”,是古代书房中除笔、墨、纸、砚外最常用的文房用具。因其多小巧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们的审美情趣,故而在文玩类中属于高品位的收藏品。就这件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水盂而言,虽无任何纹样装饰,但却以圆润的器型和极纯正雅洁的釉色取胜,代表了宋代文人的审美风尚,宋瓷的至纯、至雅尽显无遗。所以,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器物,依然被专家们评定为二级文物。
这件青白瓷水盂,1954年出土于安徽省肥西县小浦乡的一座宋代墓葬中,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与其一起出土的还有墓志一盒,墓志盖面上刻“宋故宣德郎冯君墓铭”9字篆书,墓志内容是其女婿,也是北宋较有名气的书法家李图南所书。根据墓志记载:冯君名安国,慎县知县,元祐二年(1087)闰八月二十四日卒于维扬,大观元年(1107)九月一日葬于合肥县小蜀山太平乡。”查宋代郑樵的《通志》可知:宣德郎为隋代创置的官名,唐宋时期沿用,为七品官员。依墓志所记,冯安国为慎县知县,这与宣德郎七品官员是相衬的。
这件水盂制作精细,显然不是专为陪葬的明器,而应该是这位宣德郎生前文房中所使用的心爱之物。因为这是一座纪年墓,那么可确知此青白瓷水盂的生产时间不迟于元祐二年(1087),这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提供了很好的断代标准。景德镇窑是宋代专烧青白瓷的窑场,北宋前期青白瓷生产处于初期阶段,其釉色往往泛黄,釉面较干涩,不是特别美观。而进入北宋中晚期以后,景德镇窑青白瓷质量大为提高,特别是这一时期景德镇湖田窑产品,釉面极其滋润,青中泛白、白中闪青的湖水蓝釉色极具玉质感,而这件明确纪年的青白瓷水盂就是很好的例证。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2023年9月6日上午,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敦煌文博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2013年9月,国家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秉持和而不同,倡导美美与共,坚持共商
张婧婧|在传承与交流创新中发扬景德镇陶瓷艺术
收藏天下受邀助力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第19届杭州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为目标,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让亚运浪潮“席卷”世界舞台。国逢大事必以重器铭记,亚运
张同禄大师绝响之作品鉴会在收藏天下艺术馆举行
2023年1月15日,翰墨缘纪念荣宝斋350周年活动在北京正式开幕。荣宝斋邀约范曾先生,在其从艺四十年以来的作品中遴选部分精品力作,荟萃一堂,再度为展。
1月6日,由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指导,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组委会主办的“六合共生 盛世国缘”第二届“一带一路”全球外交官非遗文化交流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
【教师佳作】为“80后”艺术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