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毕沙罗:他让印象派真正成立,却被常被世人忽略
艺术领域和公众对印象派歧见纷纷。画家们亦意见不一,印象派大师毕沙罗始终是其中最坚定的,他努力不懈地筹备展览,最终使得印象主义得到接受并赢得尊敬。比起绘画技巧,他更向往温和平雅的趣味。他的温暖和韧性,他所呈现的生命的质地,最终决定他的艺术质地。
毕沙罗《自画像》(1903),收藏于泰特美术馆
印象主义(Impressionnism),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锋芒直指陈旧的古典画派,成为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但是,这个名称最初其实来自充满敌意的尖刻取笑。
1874年4月,法国巴黎纳达尔展厅。“艺术家无名协会”举办了首次展览。包括德加的《舞蹈课》、雷诺阿的《包厢》、莫奈的《印象·日出》、塞尚的《缢死者之屋》、西斯莱的《玛丽港塞纳河》、毕沙罗的《白霜》和摩里索的《摇篮》等165幅作品。展厅像狂欢节一样热闹。观看者拥挤在这些画作面前:“荒唐!无耻!亵渎!”《喧嚣》周刊记者路易斯·勒鲁瓦随后以“印象派画展”为主题,发表了嘲讽的评论文章,认为这些作品潦草无比,只能给人一点印象,甚至不是完成品。
毕沙罗作品《戴帽的农村少女》
画家们极其沮丧,他们围坐在卡米尔·毕沙罗(1830~1903)家的壁炉前,忿忿不平地抱怨。唯有毕沙罗心平气和,他对同伴们说,不如把这个名称看做是荣誉的奖赏,我们该做的就是把自己对所见事物的感受、印象,画下来。后来,1874年的这次展览被视作印象派的第一次集体亮相,意义非凡。从1874年~1886年间,同样的展览先后举行过八届。但在当时,这些展览在大部分时间里收效甚微,艺术领域和公众对印象派歧见纷纷。画家们亦意见不一,怀疑落寞者有之,改弦更辙者有之,毕沙罗始终是其中最坚定的。他是唯一参加了所有八次展览的画家,他努力不懈地筹建这些展览,最终使得印象主义得到接受并赢得尊敬。
美国传记作家欧文·斯通向来是艺术家的知音。他以《渴望生活》讲述梵高,以《痛苦与狂喜》讲述米开朗基罗,他们疯狂奔腾的、无法驾驭的艺术创造力,以及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生,在斯通的笔端喷涌而出。两部作品都充盈着热烈的气质。或许晚年的心境趋向平和,明悟返璞归真的奥义,斯通的绝笔之作《渴望风流》相较之前那两部艺术家传记,要从容淡然许多,倾向于以朴素的手法展现人物的经历。
米开朗基罗和梵高是同一类型的人,他们是天才,孤僻、古怪、执着,沉浸在自我的世界。毕沙罗的个性没那么鲜明,他温和、宽容、亲切,他的才华在同时代的艺术家群体里也算不上最耀眼。我们如今一旦说起印象派,便孜孜不倦地谈论马奈、莫奈、塞尚等等,但毕沙罗呢?给予他的位置要小得多。我们忽略了毕沙罗。这一次,斯通为什么不再选择那些戏剧冲突强烈的传奇人物呢?如果说梵高传、米开朗基罗传聚焦艺术家的个体命运,那么,《渴望风流》则侧重以毕沙罗牵连起印象派的群像,有着较完整的艺术史整体轮廓。就这个角度,毕沙罗无疑是斯通的最佳人选。
毕沙罗早期作品《热带植物园》(1853),收藏于卡拉卡斯国家美术馆
比起莫奈等人,毕沙罗要年长几岁,他的性格也更加稳重。他在1855年从家乡加勒比海地区的圣托马斯岛来到巴黎。眼界大开的毕沙罗先后遇到了很多知名的艺术家。德拉克洛瓦怎样自我评价《自由引导人民》?他说:“我并没有因绘画技术出名。哦,不,真的!这是宣传价值。”毕沙罗在19世纪60年代曾经师从柯罗,同时研习库尔贝和夏尔·多比尼的风景画。柯罗告诫他:“在一切景物面前,必须使自己服从你的第一印象。”这里指明了印象主义作为现实主义后继者的沿袭。毕沙罗后期的主要画商之一是提奥·梵高,毕沙罗经由提奥和高更、文森特·梵高成了朋友,有一段时间他将文森特接到家中,代替提奥照料他病中的哥哥。借助这一场场相遇、一场场交往、一场场谈话,借助全书先后登场的数十位艺术家之口以及他们的生活遭遇,斯通串连起了这大半个世纪的艺术的衍变。
毕沙罗作品《瓦赞村口》(1872),收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毕沙罗作品《蓬图瓦兹风景》(1874)
毕沙罗拥有很多师友,在被定义为“印象派”之前,他们的交际构成了松散的“巴提纽尔流派”。毕沙罗是这个圈子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承上启下、左右连横,他固然不是圈子里的显眼灵魂,但他恰如一颗“螺丝钉”,在某种程度上界定了这群艺术家的存在价值和发展方向。毕沙罗热爱自然和乡村生活,很多画作都是农民主题。比如,他的《戴帽的农村少女》描摹了女孩莫名的忧伤神态,《瓦赞村口》则以清新明净的乡村风光俘获人心。《詹森艺术史》赞赏毕沙罗绘画创作中的抽象特质,说他将平面与立体、几何直线与无结构的有机体并置。在《蓬图瓦兹》系列画作里,毕沙罗将透过平涂树木看到的深景和画布前端的树木并置,使彼此较量、抗衡。这种复杂而又极具结构性的构图极大地影响了保罗·塞尚,塞尚又转而影响了毕加索和20世纪兴起的立体主义。
毕沙罗和妻子,1877,拍摄于蓬图瓦兹
毕沙罗是一个柔软的人,也是一个坚守自己原则的人。这部传记的另一条主线是毕沙罗的爱情和家庭生活。艺术家的情感经历往往风花雪月、蝴蝶翩飞。但是,当毕沙罗握住女仆朱莉的手,尽管被父母放逐,尽管被贫困包围,尽管需要承担一群孩子的养育责任,纵有柴米之悲,向无声色之虑。茱莉操持家务,尽力劳作,用微薄的收入奉养艺术;毕沙罗埋头创作,期望卖出画作改变生活。执子之手,静水流深。一幅幅、一堆堆,卖不出去的画,偶尔有买主的喜悦,每一次画展之前的蓝图,以及随之而来希望的落空。毕沙罗的困境,更贴近庸常的我们对自身迷茫处境的究诘。他是在情感上更让我感到亲近的人。他的辛勤,他的责任心,他的不惮付出,渐渐聚拢一批志同道合的友人。
毕沙罗作品《对话》(1881),收藏于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
毕沙罗作品《收获干草》(1887)
毕沙罗作品《蒙马特大街》(1897),收藏于东宫博物馆
印象派画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风景与市景。他们不在画室里闭门构思,而是倾向于在户外以直接感受的方式作画。左拉的小说《杰作》描述了一位青年画家克洛德,他充满热情地呼喊:“太阳、外气,与光明,新的绘画,是我们所欲求的。放太阳进来!在白昼的日光下面描写物体!”光是色的乐章,色是光的史诗。印象主义记录风景与气候的敏感变化,见证时间中飞逝的瞬间,捕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灵光。艺术家在考虑画什么和怎样画时,首先依从自己的敏感性,动与静、光与色、线条与构图,活泼的生命和抽象的秩序,相互交汇,达到圆满。印象主义后期过度走向了技术理性,毕沙罗也曾加入点描派即新印象派,但他的表现要比莫奈等人自由得多。比起绘画技巧,他更向往温和平雅的趣味。他的温暖和韧性,他所呈现的生命的质地,最终决定他的艺术质地。
毕沙罗的作品,初期描农妇,中期描风景,后期描市井,描青苔掩映的桥,描车马杂遝的街。纵使景象变更、技法转换,安然淳朴的气息始终未变。毕沙罗在65岁以后逐渐被公众广泛接受,此时留给他的时间业已不多,深受眼疾困扰的他仍然笔耕不辍。全书的末尾,斯通以毕沙罗走进1900年“伟大世纪博览会”的场景作结。这次博览会将安排一个大房间展出印象派8次画展中最优秀的代表绘画。这意味着什么?“那是长长的路程的真正开始。”毕沙罗在微笑,“毕竟,20世纪会是他们的。”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李志强(老强),1982年毕业于中国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研究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国摩海德州立大学荣誉、客座教授李志强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
2022年12月16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发布讣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逝世。他的离去,是景泰蓝艺术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巨大损失。张同禄大师与作品《鸟杯》张同禄大师1942年2月出生,第
2022年9月24日,“京冀联谊相倚为强——收藏天下第七届篮球联赛”开幕式在主场篮球公园隆重举行,来自单位参赛队员、工作人员及观众参加开幕式。参赛队员合影颁奖留念收藏天下总裁董文星致辞篮球赛是收藏天下
【艺术人生】永远怀念清华美院教授黄国强。
清美三大巨匠之一——黄国强教授的艺术之路。
吴冠中,1919年出生,2010年6月25日逝世。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大师,杰出中国国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性画家之一。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画家吴冠中声名显赫,他的艺术风格特立独行,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个很有争议和话题性的人物,主要是因为他所提倡的艺术之法。吴冠中曾说过:“我的一生就是做两件事,一是油画的民族化,一是中
2021年6月,清华美院为其功勋元老何镇强举办“画如江山·妙笔丹青”展览。据悉,2022年将再次为其举办展览。清华美院四老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家清华美院作为我国的最高艺术学府,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贯彻落
3月19日下午,“羽”诚信为伴,“羽”健康为舞——收藏天下第一届羽毛球赛正式在国际体育中心羽毛球馆拉开帷幕。受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影响,此次比赛更是极大的燃起了整个团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在增强身体素质
2021年9月26日,收藏天下副总裁张琪一行拜访了对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做出重大贡献的艺术家马汉跃先生。马汉跃先生回忆了自己的从画历程,从早期吸纳黄宾虹“五笔七墨”笔墨技法,到师从龙瑞,将太极皴法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