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郭润文:我在做我喜欢的事情
苏轼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之一:“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在此之前,武汉美术馆两大跨年油画展之一于12月28日盛大开幕,本次主题为“写生二十年“。开展以来备受市民追捧与喜爱。此展聚焦属于“二月写生”艺术家群体二十年如一日对于写实油画的追求。 “二月写生”缘起于每年春节的朋友聚会,却渐渐的演变成了美术界里一个定期的活动,前十年写生的地点不断变化,后十年艺术家们都一起在冷军的画室(原李维诺夫公馆)里画画。这个持续了这么多年的传统不仅使分散各地友人重新相聚在一起,它还给了艺术家们一个场所去“切磋”想法,更重要的是正是这些年的坚持让这项活动有了强大的影响力,给武汉这座城市增添了丰富的文化记忆。 “写生二十年"展览既是一个事件发展脉络的记录,毫无疑问的也成为武汉这座城市的一个独特社会文化现象及记忆。在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本次参展艺术家之一郭润文。
郭润文的参展作品展示图
郭润文的参展作品展示图
艺术家简介
郭润文 生于1955年,籍贯浙江。 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获学士学位。 198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班。 现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造型学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评委。
《黑眼睛》布面油画 63cm×49cm 2017年
二月写生 1995年,我从广州回武汉过年,与冷军等朋友一起相聚,觥筹交错之后,大家尽显失落,总感觉缺了点什么,“过年在一起总是吃吃喝喝,觉得浪费时间”,冷军不禁说起来,我们也深表认同,大家商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从那时开始,我们这一帮老朋友就在春节期间写生画画,自得其乐,情感交流与绘画创作都未丢下,如此写生聚会竟持续了二十多年,形成了传统,从未间断。 二月写生,最初是几位投缘的画家朋友聚在一起写生,实际只是朋友聚会的一种形式,这个活动持续至今,已经在美术界或社会上造成了影响力。然而,于我来讲,也就是一份情节。 二十年前的城市没有现今的嘈杂与喧嚣,人们安详而淡然地生活着,陈旧却整洁的街道,温情而悠然的小巷,小巷尽头的红砖房屋。那时的朱晓果家是我们常年春节聚会的地点。我们一群人涌入他家,一起做饭,一起谈天说地,这样的镜头在昏黄的灯光下格外温馨,每个人在酒精的燥热之后脸庞泛起微红的光,额头与鼻尖上的高光不断在空气中跳跃……
对于理想,人们都会觉得高深或遥远,其实,如果从你感兴趣的事情做起,你就会慢慢接近理想。当年,我们只是一群热爱画画的青年,利用春节聚会的时机来做点事情,由此发生、发展。当年的写生也不是一成不变,也经历了很多波折,最初大家就是出外踏青,我们有一个朋友谭晓辉,一个收藏家,热情好客,因为他有车,他便经常开车带我们去玩耍,武汉周边的农村,如黄陂、通山等地方,我们都去过。慢慢地,大家在野玩的基础上偶尔带上工具,画画风景写生,后来由于天气原因,从1997年,慢慢就固定下来在室内画人物写生,一直持续至今。
那些年我们画过很多不同职业的模特,画过空姐,画过人民大会堂的服务员,画过演员、银行的职员等。我们对模特的选择标准,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漂亮,而是要符合或接近我们的审美品味。
最初,我们对服饰也没有过多要求,你穿什么来,我们就画什么着装,慢慢挑剔起来,才逐渐形成了现在成熟的想法,对模特、服饰等有了我们自己的要求。 对于模特形象的描绘,也是一个变化、学习的过程。前十年基本是针对模特本人的气质进行表述,她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是学生或者职员,她的穿着肯定符合本身的职业要求,后十年就有了比较严格的要求,带有了一定的主题性。写生既要再现,更要表现,表现不是从你落笔的一刻起,而是从你摆模特的那一刻就已开始。每一次对于模特动作、服饰或配景的思考,都考验着画家的审美情趣。有的画家喜欢描绘本质的形象,我更喜欢将模特形象进行改造,通过动态、服装、发式与配景等,以期达成或接近心中理想的标准。 前十年写生地点变换了很多地方,有冷军文联的画室、画院的画室,也有他的私宅。
从2007年到现在刚好十年,我们就一直在这座老建筑里画画,地点不曾变换过。这座建筑于1902年由俄罗斯茶商李凡诺夫修建,它具有浓郁的俄罗斯建筑风格特色,冷军把这里租下来之后,依据异域情调重新进行了装修,陆续购置了许多国外精美的雕塑,并添加古典家具以及其他配景,使整个环境呈现出一种古典怀旧的艺术氛围。
所以,写生二十年,最重要的时间是在后十年,前十年还处在一种比较松散的状态,后十年就相当严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我们的写生之所以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与我们二十年来的坚持分不开,也与各种力量参与进来分不开。其中一个有心者叫鲁静,他是武汉荣宝斋的老板,他组织了多次活动,其中就有三次国外的活动,两次是写生,一次是展览。两次国外写生,一次在俄罗斯,那是2007年,我们这批人,加上其他几个人,到俄罗斯画了20多天,风景写生和人物写生交替进行,回来以后举办了一个展览,出过一本书;另一次是去年在法国的写生,我们到法国画了20多天的画,在武汉举办了一个展览。一次国外的展览是2013年,地点在意大利维多利奥美术馆,维多利奥美术馆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它位于意大利的罗马,我、冷军、朱晓果、刘昕、庞茂琨、徐芒耀、王心耀、忻东旺、马林、陈子君、罗敏都参加了,总共加起来大概有五六十张画,取得了非常好的展览效果。
其实,这个活动是通过多方面的人一起来共同参与,才使得它变得有意义起来。对于艺术活动本身,我们普通的画家可能没有太多的察觉,它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影响,慢慢就广泛传播开来。现在每年都有很多人从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看我们画画,似乎感觉这帮艺术家很幸福,也许,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艺术家就是这样的生活。
我们在一起画画的感觉很惬意,所以才能坚持20年。
我们这个活动有很强的正面文化传播的性质,它把过去艺术家完全独立的状态解放出来,以往的艺术家大多数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面画画,没有参与这样的群体活动,如今,我们却给很多人制造了一个艺术的环境,使他们在生活中得到了一种新的艺术体验。
写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如同儿时的情节,回到最初的原点,每一年的“二月写生”如同自己又回到原点。
虽然,我们的写生活动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文化现象,但于我们心中,我们依旧只是做着我们喜欢而愿意去做的事情,这就够了。
我们可以把这种很特殊的一个群体现象当成艺术事件来传播,一个艺术家的艺术活动也可以传播,当然不是一次,它是20年,等于是20次,这样就有价值了,在全国没有过这种情况,它很接近于西方美术史上的印象派、巴比松画派那种形态,它们都是自发的群体活动,最后被美术史认定为一个学派、一个流派。
我们这个群体常被传媒叫做二月画会,我始终认为不甚妥当。二月画会这个名字当然很准,就是二月份画画,从直观的意义来讲没有错,但是如果把它形容成一个画会,就必须有很强的组织性在其中,我们只是聚在一起画画,传播我们对绘画的感觉,无意中对公众起到了一个美学上的普及。
辽宁美术出版社主动提出来,给我们这个活动做本画册,暂定的名字就叫《写生二十年》,我觉得这个名字甚好,它是一个事件发展的脉络,《写生二十年》很朴实,有一种安静低调的张力。
武汉美术馆也要做一个展览,也叫“写生二十年”。
“写生二十年”很好,事件和时间都齐备,很有说服力。
如同落叶一般,我们散落于不同的城市,每一年的二月我们又将重新相聚。
《李老头》布面油画 50cm×30cm 2009年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陶瓷研究员、陶瓷世家、教授王怀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4日晚上6点28分不幸逝世,享年82岁。王怀俊先生的辞世,是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重大损失,更是景德镇陶瓷文化
4月8日下午,北京市工艺美术技师学院成功举办“匠心筑梦·技启未来”首届非遗文化节暨大师收徒仪式。这是学校升格为技师学院后,举办的首个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北京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领导、国家级及北京市工艺美术
李志强(老强),1982年毕业于中国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研究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国摩海德州立大学荣誉、客座教授李志强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
2022年12月16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发布讣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逝世。他的离去,是景泰蓝艺术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巨大损失。张同禄大师与作品《鸟杯》张同禄大师1942年2月出生,第
2022年9月24日,“京冀联谊相倚为强——收藏天下第七届篮球联赛”开幕式在主场篮球公园隆重举行,来自单位参赛队员、工作人员及观众参加开幕式。参赛队员合影颁奖留念收藏天下总裁董文星致辞篮球赛是收藏天下
【艺术人生】永远怀念清华美院教授黄国强。
清美三大巨匠之一——黄国强教授的艺术之路。
吴冠中,1919年出生,2010年6月25日逝世。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大师,杰出中国国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性画家之一。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画家吴冠中声名显赫,他的艺术风格特立独行,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个很有争议和话题性的人物,主要是因为他所提倡的艺术之法。吴冠中曾说过:“我的一生就是做两件事,一是油画的民族化,一是中
2021年6月,清华美院为其功勋元老何镇强举办“画如江山·妙笔丹青”展览。据悉,2022年将再次为其举办展览。清华美院四老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家清华美院作为我国的最高艺术学府,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