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民国艺术之魂叶浅予:最专一的多情人

民国艺术之魂叶浅予:最专一的多情人

图文 小墨 2018-06-08 14:47:46

(一)

美好的事物总是能够让人们赏心悦目,而人们也总是希望那些美好的事物可以永恒不变。于是,有些人将回忆用笔墨记在纸上,想要用文字的组成代替美好的画面,可难免苍白无力。而叶浅予,选择了绘画。巧妙的一双手将五颜六色的颜料编制了一个又一个的唯美梦境。

他为画而生,终生不曾舍弃艺术的灵绪。

他为情而生,执着一份真挚的感情。

童年的时光,叶浅予是有艺术伴随的,或许那艺术不够专业,不够精细,但却是叶浅予的一切。

没有柔软的纸张,没有匹配的画笔颜料,叶浅予只能用厨灶烧剩的炭块勾勒自己喜欢的图案。从厨房到厅堂,都是叶浅予的杰作。

有些东西,天生就能够充分展现,这是后天无论怎样努力也学不来的,就像是叶浅予的艺术情感。

童年时光倏忽即逝,父亲将叶浅予安排到了杭州进盐务中学。原本父亲是想让叶浅予日后依靠盐业谋个生计。但却没有想到,“盐中”的教导主任是一位画家。许是天意安排,让从小就有艺术天分的叶浅予走上了绘画的道路。那时候的叶浅予经常背起画架,追随着美妙的景象,走遍西湖大小角落。

西湖的水,养育了灵性的人。风景宜人的江南水乡,孕育着叶浅予的那颗灵秀之心。那里碧波荡漾飘香,垂柳传情,湖水逶迤,绿草青青。彼时的秀美景色,如同艺术之心,美好而纯真,可爱而轻灵。执笔轻描,顿挫自如,那画卷上的每一笔都流露着男子对于今天的感怀,对于明日的憧憬。

从国画到速写,再到漫画,都有叶浅予的足迹。

他是活泼幽默的,认识叶浅予的人都这么评价。幽默的细胞,无处不在激发着漫画的创作灵感。

乐天派的叶浅予说过:“漫画使我习惯于用夸张的眼睛去看周围的形象,包括自己在内,常常想把周围的形象漫画化,获得有趣的效果。我画了一阵国画之后,有时总想作一两张有趣的漫画,说这是条件反射也好,是玩世不恭也好。”那不是玩世不恭,而是随性自在。

从两手空空,只有一颗坚定的心,到后来的一路开垦,硕果累累,叶浅予的艺术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传奇的开始,从来不顾及年代岁月。可那些传奇的人,却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经历着世间的温情冷暖,爱恨离别。

(二)

走在婚姻中的人,大抵都尝过那爱情的味道,它可以是一见钟情的闪婚,也可以是日久生情的磨合。可如果婚姻里少了那让人煎熬的爱情,就算是温馨的话语,浪漫的结局,就算是皆大欢喜,却也因为少了些起承转合,跌宕起伏而容易让人遗忘,因为这样的婚姻就像是一个枷锁,一个囚牢。就算是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两颗心还是不曾亲近半分。

没有爱情的婚姻,如果表面上有着甜蜜和温馨,似乎还能走下去。如若是连这些都没有,婚姻也就变成了坟墓。

1930年冬天,二十三岁的叶浅予回到老家,按照父母的意思,与出身桐城望的罗彩云完婚。结婚后,叶浅予打算去上海,可罗彩云不依不饶地也要跟去。不得已,叶浅予只好带着罗彩云一同去了上海。

陌生的人们,陌生的土地,一切都被冠上了陌生的标签。他乡异地,初来乍到的罗彩云有些生疏,原本淳朴踏实的性格让这个新娘子还能本本分分地过日子。虽然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可言,但至少生活上安稳无恙。如果这样的日子细水长流,叶浅予和罗彩云会日久生情,也就不会有了后来的爱情悲剧。

想象总是比现实好。现实中的罗彩云在生完小女儿之后,也从朴实艰苦的少妇变成了上海滩的少奶奶。她的生活不再是做家务,照顾丈夫孩子,而是打牌和逛街。她最常说的也不是体贴安慰的话语,而是“钱用完了,拿钱来!”

细节打败爱情,虽然他们没有爱情。可现实中的琐碎总是会将人的本性发掘。叶浅予要的是上进,是发展,而罗彩云要的是吃喝玩乐,穿戴打扮。

时代的弊端假借父母之手造成了叶浅予婚姻的悲剧。这样悲剧,究竟应该怪谁?

一道伤痕印刻在两个人的婚姻中,沉重而又痛苦,再难愈合。

(三)

五个春秋的婚姻,还没能走过七年之痒,就已经遍体鳞伤。

在叶浅予最失落、最孤寂的时候,同为画家的梁白波闯进了他的生活。

梁白波所在的女子公寓离叶浅予的家很近,自离开菲律宾回到中国之后,梁白波就依靠拿稿费生活。

1935年的春天,叶浅予和梁白波一同参加了卫生宣传列车活动,这是叶浅予终生难忘的日子,也是两个人情感升温的日子。互有好感的两个人白天游览名胜古迹,晚上观看京剧名角儿的演出。长久的相处,再加上事业上的相通,让叶浅予和梁白波有着聊不完的话题。有了心爱女人的作陪,叶浅予也是画兴大发,精力充沛,十几天的时间就画出了许多速写作品,后来则被编成了《旅行漫画》。

说来就来的爱情,就好比那春天盎然的气息,在你还没有察觉的时候,便悄悄来袭,也许细心之余,你会在某个一个瞬间感觉到它的存在,才恍然大悟:原来,它已经来过了。于是,便有这样一句“千年修得共枕眠”的痴情话语。

正在享受幸福爱情的叶浅予不会想到,不久之后,自己会被世俗“人言可畏”的唾液所淹没。凛冽的目光与言论,宛如一条无形的绳索,紧紧捆绑住人们的手脚,成为失眠的理由和痛苦的根源。

一则《“王先生”失踪》的消息彻底打破了叶浅予安宁的生活。而消息的出处,则是罗彩云。消息上说“王先生”的作者,因为感情问题而离家出走,不知所踪。原本是个人的感情问题,如今却被扩大成为了社会焦点。而罗彩云的做法也激怒了叶浅予,索性带着梁白波在南京安了家。

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存在的矛盾必须要解决。可是叶浅予却没有同罗彩云顺利离婚。身处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总要接受一些不成习惯的习惯,例如离婚后要付一笔终身性质的赡养费。这是一笔巨大的支出,以叶浅予的能力是不足以支付的。而传统的封建思想也让人们不会轻易选择离婚,更何况罗彩云还为叶家传宗接代。既然已有儿女,有家庭,离婚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叶浅予采取了妥协的办法,暂时分居生活。没能当机立断也让两个人都承受着难熬的困苦,每个月叶浅予都会付给罗彩云一笔赡养费。义务,责任,这就是两个人的关系,没有爱情。

1938年的武汉,是抗战的神经中枢,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聚集到了这里。叶浅予和梁白波在这里组成了漫画宣传队,他们白天为抗日努力工作,到了晚上或者闲暇时则交流感情。那时候的武汉,各色各样的人都有,梁白波也就在这个时候和一位空军英雄有了频繁的接触。

春去夏来,叶浅予准备到香港去监印《日寇暴行实录》一书,他舍不得留下梁白波一个人在武汉,便提出了同行。可让叶浅予没想到的是,梁白波一口回绝了。

相爱的人总是希望能与爱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一起,然而梁白波却不是。叶浅予意识到,那份最初的爱情或许已经变质了。这对于叶浅予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他一时还不能接受爱人的变心。可他没有被冲昏头脑,冷静下来,叶浅予倒也觉得释然,原本让梁白波承受世俗的议论,不能给她一个名分,心中是有愧疚的,如今她自己改变了心意,那么自己也就不欠他什么了。

一段感情走向分离,梁白波离开了漫画这个集体,同普通女人一样,追求了自己安稳家庭的幸福。而叶浅予也开始了自己重新的生活,没有梁白波的生活。

(四)

1940年的春季,一位从英国来的华侨舞蹈家在香港举办表演会,因为需要大力宣传,所以叶浅予给予了支援。

印象里的舞蹈家都是身材曼妙,高挑纤细,可这一位却不然。身材矮小,但舞技却十分的精湛娴熟,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与这样的舞蹈家沟通,叶浅予只能打手势或者画图。

半个月的交流相处,让两个人的关系从社会人变成了生物人,两个人交流的话题也不再是舞蹈宣传,而是痴缠浓情。

后来,这位舞蹈家成为了叶浅予的妻子,她就是戴爱莲。

结婚那一年,叶浅予三十三岁,戴爱莲二十四岁。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那一年的盛夏七月,举办了全国首届文代会。此时的叶浅予和戴爱莲已经回到了北平。几个月之后的深秋,叶浅予受命去参加民族访问团,在北平短暂的停留之后,叶浅予又不得不去往新疆。

再一次回到北平之后,叶浅予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如此意外,如此之快,让他意想不到。戴爱莲告诉他,自己已经爱上了别人,要与叶浅予离婚。

爱情是无私的,爱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可爱情也是残忍的,如果不爱了,即便是再深切痴情的挽留,也会无动于衷,因为曾经心尖上的人,早已经不是自己。

亲密的爱人,那颗心却时远时近,忽明忽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模糊了双眼,朦胧了内心,他心里所想的,怕是她也不曾细心斟酌过。距离远了,心也就远了,情也就淡了。

从1940到1950年,整整十年,共同生活了十年的夫妻,如今却要各奔东西。叶浅予的心里该是怎样的酸楚?那张时常挂着笑容的脸上,露出的该是怎样的表情?无言代替了一切,即使心中有怎样的委屈,怎样的不满,也不会轻易的说出口。

那个艺术的灵魂没有了坚实的依靠,那执着的情没有了专一的寄托。生活上的孤单和寂寞让叶浅予做了一个决定,与王人美结婚。

慢慢变老的心,也不在如年轻时激情满怀,叶浅予要的不再是炽热的爱情,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所以尽管与王人美没有交往,也没有见过几次面,叶浅予还是与王人美组成了家庭。

王人美是个大明星,之前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同叶浅予一样,王人美也已经独居多年,相似的两个人,让周围的朋友都极力撮合他们在一起。或是叶浅予也觉得自己的生活中需要有一个伴,才与她结了婚。有朋友开玩笑说,叶浅予发了妻财,因为了解叶浅予人都知道,他是不攒钱的。显然,结婚置办的家具都是王人美的。

年岁过半,各自有各自的定规,突然生活在一起,就会产生磕磕碰碰。可生活不就是如此,相互的磨合,相互的理解。叶浅予和王人美的这段婚姻,磕碰了三十年,却也不曾分手。或许上天还是公平的,叶浅予经历了一段段失败的爱情,失败的婚姻,在生命的晚年,还只找到了一个知疼知热、懂得关心照顾他的一个女人。

“叶浅予是个好画家,却不是个好丈夫。他除了懂画,别的什么都不懂……有好多好多让我恼火的事……叶浅予是个过于沉浸在事业里的人,当这种人的妻子,真不容易!”这是王人美对丈夫叶浅予的评价,看似是埋怨和斥责,但这也是浓浓的亲情,是甜蜜的象征。

(五)

民国的烟雨,氤氲着半个世纪,潮湿着的朦胧,环绕着那个绮丽芬芳的梦境。迷蒙的梦境中,是叶浅予笔墨爽利、造型夸张富于装饰感的画风。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叶浅予由漫画转向了中国画。在五、六十年代,叶浅予迎来了自己艺术生涯的高峰时期。彼时的叶浅予不过人到中年,旺盛的精力和丰富的生活阅历,叶浅予都通过自己的画笔展现在了纸上。从中国画《中华民族大团结》、《夏天》,到《头等羊毛》,再到《北平解放》、小说《子夜》的插图,都成为了叶浅予艺术创作中的经典佳作。

正在叶浅予走向自己事业鼎盛时期的时候,一场“文化大革命”让他的创作生涯生生给打断。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叶浅予关进了牛棚。两年之后,被捕入狱。

1975年,叶浅予从秦城监狱出狱,王人美带着他到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一对夫妻庄严正经,仿佛是一对部队老干部的结婚照。两个人之间,流露的是不离不弃的相守,是相濡以沫的陪伴。只可惜这样的陪伴没能坚持到生命的尽头,王人美意外病逝,只撇下了叶浅予一个人,在世间孤独终老。

艺术的生命不会轻易的枯萎,它就像是沙漠里的仙人掌,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叶浅予是属于艺术的人,封笔十年之后,他再度拿起了自己的画笔,依旧一身正气,苍劲有力。他要坚持自己的理想,直到自己走向死亡。

耄耋之年的叶浅予,似乎已经感受到了生命的衰萎,他想要做些什么。于是,在1988年,叶浅予将自己全部的作品都赠给了家乡,一并把七十件藏画和八百册藏书也都送去了。

人老心不老,虽然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可叶浅予的心还不曾老去。从1990年起,叶浅予三次发起组织叶浅予师生艺术行路团。祖国的各个角落,都有属于他们的足迹。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绘画更是如此。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社会,才会创作出更好的艺术画作。叶浅予深知这个道理,生命的末尾,他只能发挥自己的余热,言传身教。

没有遗言,没有佳作,叶浅予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坚持一生的绘画创作。身体已然仙逝,但精神长留人间。他是美术界的宗师,专一如他,在爱情里,他也是简单明了。

专一的男人,就算是情路坎坷也要披上专一的外衣;多情的男人,即便是多情也会有炽热的时刻。就像是叶浅予的水墨丹青一样的淡雅,他的归去也是安静而平和。宛如一束幽谧的薰衣草,散尽了自己最后的一缕芳香,也仿佛是一片老去的树叶,经历了枯萎衰败而盘旋纷落于土地,润物于无声。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KEFU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