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吴作人——法由我变、艺为人生

吴作人——法由我变、艺为人生

图文 小墨 2018-06-15 15:05:34

皖南吴作人美术馆

艺术首先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

——吴作人印象

文:江海滨

“艺术首先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这是吴作人先生28年前题词,至今难忘。作为先生故里晚学,见过作人老常用印,“泾川吴氏”、“家在茂林”,也走访过吴作人老家茂林三吴纪念馆采风写生,集藏过老人的国画徽骆驼邮票,今年先生110岁了,怎么样也要说点什么以为怀念。

吴作人(1908-1997)名之寿,字作人,祖籍安徽宣城泾县,祖父早年迁居苏州,是当地著名的花鸟画家,去世得早,他的父亲也在他小小年纪就被人毒害,家庭给他带来的是艺术才情的继承和人情世故的了解,所以他是站在人生观的顶端画下那些作品的。

1927年4月徐悲鸿从法国回国,同年8月,19岁的吴作人看到上海艺术大学招生广告中,校董的名单里有徐悲鸿的名字時,便毅然报考了该校美术系,20多天后他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一天下午,徐悲鸿在田汉的陪同下來到上海艺大美术科一年级教室了解学生的情況。当他走到一张素描前時,他停下了脚步问:“这张画是誰画的?”沒人回答。徐悲鸿又大声问:“谁叫吴作人?”素描上写着吴作人的名字。当时吴作人还不到20,羞涩地站了出來,徐悲鸿却是叫他在一张桌前坐下,夸奖道:“你虽很年轻,但你很有绘画天才,如果照這样发展下去,你会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随后徐悲鸿还把自己的住址告诉吴作人,让他可以随时到家里來做客。

吴作人艺术起步阶段有两位重要的老师对他影响巨大。第一位在艺术上就是那位大声问“谁叫吴作人”的徐悲鸿,“我第一次见到徐悲鸿先生,是在一个演讲会上。记得有一句话的意思是真诚,诚是从事艺术的重要品质。”

而另一位在思想上影响他的则是田汉。他回忆田汉讲到“普罗艺术”,普罗艺术就是要求艺术反映劳苦大众,反映无产阶级。诚的品质和普罗艺术,这为吴作人后来致力于写实主义的艺术创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1930年4月,吴作人由上海启程赴欧留学。他抵欧洲后先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考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王家美术学院白思天院长画室学习。入学第二年,即在全院暑期油画大会比赛考了第一名,获桂冠生称号。

老师白思天看到他的习作,把班上所有的学生叫到一起,指着画作说:“请大家记住这个中国人,他日后必将得享大成!”吴作人勤奋学习,很快熟练掌握了专业技能,临摹并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油画作品,表现出极大的艺术才能。

1935年,吴作人收到徐悲鸿信函,询问学业与生活外,关键词是邀请他学成归国,担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的教职。吴作人征询爱人李娜的意见后便收拾行李物品,特别是旅欧期间临摹创作的作品,能带的尽量带回中国。

自古苦难成就了天才。吴作人在李娜难产去世后一度精神颓废、感到无力拿起画笔作画,后在恩师徐悲鸿的鼓励下,重新振作精神,以坚韧的笔触创作了油画《空袭下的母亲》、《不可毁灭的生命》等作品。一段时间后,吴作人创作了油画《自画像》、《碉楼旧居》等,但思念亡妻的痛苦时时在啃噬着他的内心。徐悲鸿敏锐地觉察到弟子情绪上的变化,为了让其摆脱痛苦,他让吴作人带队赴兰州、西宁、敦煌莫高窟等地旅行写生、临摹古代壁画。

20世纪40年代深入大西北荒漠的艺术考察和藏区的生活体验,成为其艺术生活的重要转折点。长达两年的生活与艺术实践,使他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受到民族精神与审美意识的洗礼。更可喜的是他开始尝试以中国水墨画形式抒情表意,使他的艺术创作观念更向中国审美体系回归,更加注意艺术的写意性。

吴作人在西风东渐中登上美术舞台。他创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中国的诗意带入油画,另外是他把透视技巧、准确度、写实光影质感等西画的元素融入国画里。徐悲鸿一直提倡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周恩来曾问吴作人是不是学国画的也应该学习素描?吴作人肯定地回答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再也不能以画野逸高士的笔墨画工人农民解放军,也不能用山林茅屋的旧图式画新中国的新气象了。

吴作人不仅是著名画家,还是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他在数十年间辛勤耕耘,所培养的人才遍布全国,发挥着建设新中国美术事业骨干力量的作用。他又是深孚众望的美术活动家,不断地提携富有才华的美术青年。除此,他还是杰出的书法篆刻家,作人书法虽属画家书法体系,但有他作为一个书家的专业素养和正统传承,有不拘一格的碑帖融冶的气质,法度严谨又脱俗自我,又没有纯粹书家的刻意沿袭撞衫,多字书卷气浓郁少字金石气盎然,且是早年的西泠印社社员,不能不叹服先生多元的蕴含赡博;吴作人亦然平易近人,不少知名的文艺界人士都愿意和他结为探讨艺术和学术的挚友。

记得当年全国最年轻的原福建省美协副主席、忘年友人汪易扬寄赠刘海粟题签的《易扬画集》,内彩有吴作人题赠给易扬的《求吾所好》四个篆书以求正,感觉很亲切,字也温润古拙又天真,像他画的熊猫般烂漫可人,一直记忆犹新。缘于同老舍夫人胡洁青先生有过笔墨因缘,曾在深圳阎正主编的《中华收藏》封面见过胡洁青、萧淑芳画展的标题消息,由此也就关注到这位一手清新百花的作人夫人萧淑芳,看到那些花儿,也就格外放心作人老一定生活充满了温馨和体贴。印象中先生独特的“作人”签名也别有洞天,写的松活而挺拔,看似文瘦却劲健,看来还是立德立言立行才能让“作人”真正可以站立起来吧!

很早闻知苏州建有吴作人艺术馆,唯憾未及走访如此人文胜境,不过,前几年得悉餐饮业实业家章勇经得吴作人外孙商宏友情授权下在宣城建立【吴作人美术馆】,分别担任馆长和名誉馆长,吴作人学生丁雪郁担任艺术总监,馆名出自吴作人手笔,当然我没有确证是否集字还是生前特意题署。丁酉冬季,我特意走访了这家安徽省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公益性美术馆。

吴作人美术馆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前进和发展,以其现代艺术视野、数字信息化平台、整合规范化运营,力求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民营美术馆的生存发展之路。该馆古典与现代设计风格水乳交融,徽风皖韵遍布馆内,美术馆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氛围与审美气质。

感谢工作人员东升先生在休息日特意为我开放,门额嵌有“古昭亭”的石碑,打开所有的灯光任我随意拍摄撷取图文资料,也算作人老对我冥冥之中的特别关照了。进门中堂是吴作人肖像简介屏风,右边门隔间墙上有吴作人1985年78岁时偕夫人萧淑芳女士回祖籍泾县茂林看望族人,登魁山、谒大宗祠,临行前至魁山见魁峰旖秀,独耸一峰,近处苍山翠海,修竹擎天,先生感慨良多遂作七言:

一别故园百几年,茂林修竹竞擎天。

魁峰两劫屹空翠,子弟驻歌四化篇。

墨迹洒脱流落,自然而然,与廖静文、叶浅予、陈叔亮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左手门壁上有作人所题:“法由我变、艺为人生”,手迹更率性自如,此处可以寻觅到悲鸿意象,看得出作人一生所追求的志趣、自信、淡定和执着。作人曾在谈艺录中言及:“美是人类文化的共同理想。它的存在,从来不因艺术个性的存在而消失,什么才是艺术品?一件艺术品就是他能够表现一个民族,表现一个时代,表现一个环境。惟其因为他有这些要素,才可以从一件艺术品里看到一个民族,看到一个时代,看到一个环境。没有艺术不是时代的,不是民族的。若再加之以正义感,那就更光明了。”

一侧徽派木雕格局墙体布置着系列吴作人活动剪影,进入隔间是吴作人萧淑芳作品展呈,书法水墨油画水彩一应俱全。右侧是诸如小型演示报告会议厅,有侯一民老先生题署《宣城吴作人美术馆》行书馆名,厚拙老成。玻璃橱柜里展示着一些关于吴作人萧淑芳的资料文献,有楚图南题签的《吴作人文选》、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作人——吴作人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吴轩出版《吴作人艺术馆藏品集》,最让我留意的是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吴作人画集》和《吴作人萧淑芳画选》,我一看书签很有齐白石的金石风度,就与东升先生聊起来,问他可否白石老所题,他说不是,言及吴作人是徐悲鸿学生等,其实我也看出是吴作人自署,因画集题名下钤印“作人”,但题签委实和白石乱真,只是作人自己签名字样是他独有的模样,如同白石题“白石”,也了解过作人既是悲鸿学生更是白石弟子,他在东方国画领域尤其金鱼的水墨韵味是从白石墨虾哪里汲取开来的创意,风情万种;而其游学西方涉及油画世界后则倾向于悲鸿视野的探索,在刻画人物和风物写生方面又有自己更广阔的拓展,使得自己艺术语言更适应时代气息和学院教学的需要。

《吴作人画集》

东升先生也如实与我解释这里展示大凡还是复制品,也有二三成真迹。我觉得还是可以体悟到其中微微差异,只是希望全都真迹就更过瘾了,但即使复制还是作人不二的韵味自在。印象中吴作人的骆驼是出过邮票的,馆里有《任重道远》和《千程未尽白日低》等都很豁远,几帧鹰击长空造型别有洞天,不同天寿苦禅,没那么霸气也没那么悲切,是有定力和弘毅的那种,给你不同的遐思和寄托;油画《纤夫》是与苏联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相映的作品,笔墨油彩很深刻情感沉重,逼迫你与对象和画者一起融入那些苦难的岁月,感知人间最真切最底层人民的水深火热,令人动情而共鸣生命生活的曾经艰辛;《战地黄花分外香》也是以油画手法写意中国本土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流露出作人参与战斗革命历程那缤纷多彩的苦乐芳华,与萧淑芳热衷画那些烂漫的彩墨蝴蝶兰一样赋予生活朝气和自然欢喜;尤其喜爱作人名作《齐白石像》,将这位名闻遐迩的大师描写得如此质朴慈祥又可爱,恐怕是现当代中国人物油画的巅峰之作,此后或许只有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黄宾虹》可以延续经典;其他更多更美出彩的祖国各地风景写生都有山河故人的浓烈情愫,全然作人梦与爱之承载和托付。

齐白石像 画布油彩 116x89cm 1954年作

为了促进东西方文化交往,吴作人在耄耋之年还多次抱病赴国外举办画展,遍访欧、美、澳及南亚等洲的许多国家,进行考察,作学术报告。他的艺术成就博得国际声望,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化在美术上的一个折射,鲜明地体现着中国传统的涵养和现代情感。

吴作人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沃土。他禀赋聪慧,学贯中西,刻意探求,大胆创新。他以“法由我变,艺为人生”的艺术观,循着“师造化,夺天工”的创作道路,继承和发展传统,为中国水墨画开拓了新的风貌,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获评20世纪中国杰出美术家和教育家;中国油画的开创者和卓越代表人之一;中国水墨画新风貌的创新者和实践者。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荣誉委员。1984年荣获法国政府授予的“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8年荣获比利时国王授予的“王冠级荣誉勋章”;1989年创建“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1997年4月9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9……

于敬亭山麓不厌庐

2017年11月27日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