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艺术 > 钧瓷的“八美”指的是什么?
美是钧瓷的基本特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独具特色的烧造工艺、凝聚着人们辛苦劳动的智慧结晶,构成了钧瓷美的主体。
我们在欣赏一件钧瓷作品时,常用美来形容其内心的感受。但是,美在哪里,似乎又一下很难说清。一件钧瓷的创作烧制过程,就是钧瓷之美的凸现过程。多年来,人们根据自己的内心体验,不断发现钧瓷之美的各个层面,并将其总结为“八美”,认为集难之美、独之美、型之美、玉之美、纹之美、音之美、釉之美和景之美于一身,钧瓷才处处闪烁着与众不同的美丽。
难之美,是指钧瓷烧造之难所造就的不易之美。古人云:“共计一坯之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可见钧瓷烧造技术的精细,每一道工序都影响着一个新的艺术生命的诞生。尤其是烧造之难,常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其烧成品不仅与烧造者的内在因素有关,还与诸多原材料、地理环境、温度、风向、湿度等外部条件有关,难以常规推算,故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说。
独之美,不仅是说钧瓷为神垕独特的矿产原料而烧造,更因“钧不成对,窑变无双”而独立于世。神垕境内大龙山、凤翅山秉天地之灵气,得自然之造化,自成五色瓷土,为钧瓷烧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特色独具的烧造工艺,使每件作品在“窑变”的形态下变得难以复制,均以唯一性而面世,故曰“钧无双”。
型之美,是指钧瓷造型以粗放明快的线条,勾勒出朴实丰润的体态,配以简练的耳饰所构成的基体,给人以独特的艺术美感。
玉之美,是指钧瓷晶莹剔透、光滑玉润的釉面所产生的玉感之美。古语曾有“官瓷作土玉作泥”的精彩描述,认为只有把精美的官府瓷器碾碎成泥胎,把宝玉击碎做釉药提炼,才能产生如此绝妙的“钧玉”。著名书画家范曾曾以“千秋艺苑传钧窑,白玉为魂艳不妖”的诗句,赞美钧瓷的莹光玉润。
纹之美,是指钧瓷开片所产生的美。这种看似破碎实则一体的纹饰,为钧瓷增加了神秘自然的情趣,如鱼子纹、珍珠点、冰片纹、蟹爪痕、蚯蚓走泥纹、袈裟片、蛛网纹等,被称为钧瓷最显著的特色。
音之美,是指钧瓷开片的音质之美。它的开片在静态之中富含了一种动态的音乐美,如筝之丁零,如琴之婆娑,如铃之清脆,似乎可以洞穿心腑,有豁然开朗之感。
釉之美,是指钧瓷釉色绝妙,丰富多变。钧釉色彩有主色调、过渡色、复合色,各色各层次巧妙融合,成为美不胜收、难以言表的五彩世界。国际陶艺学会主席珍妮特曾形容一件色彩斑斓、釉色浑厚的鸡心罐为“中国花园”。
景之美,是指钧瓷釉色呈现出的巧妙景致、朦胧奇观能激发人们更多的想象力,如暮沉霞飞、紫翠生烟、白云悠悠、寒鸦归林……这些在窑变中形成的绝妙奇观会引起人们更多的审美情趣,其内涵非一首诗、一阕词、一曲歌、一幅画所能涵盖。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2023年9月6日上午,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敦煌文博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2013年9月,国家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秉持和而不同,倡导美美与共,坚持共商
张婧婧|在传承与交流创新中发扬景德镇陶瓷艺术
收藏天下受邀助力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第19届杭州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为目标,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让亚运浪潮“席卷”世界舞台。国逢大事必以重器铭记,亚运
张同禄大师绝响之作品鉴会在收藏天下艺术馆举行
2023年1月15日,翰墨缘纪念荣宝斋350周年活动在北京正式开幕。荣宝斋邀约范曾先生,在其从艺四十年以来的作品中遴选部分精品力作,荟萃一堂,再度为展。
1月6日,由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指导,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组委会主办的“六合共生 盛世国缘”第二届“一带一路”全球外交官非遗文化交流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
【教师佳作】为“80后”艺术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