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造梦者夏加尔
“人们指责我反现实。我不反现实, 我的画是现实。我的画比现实还现实。”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在上世纪如是说,这位超现实主义画家时常被人们称为“造梦者”。
近日,马克·夏加尔的大型回顾展在意大利米兰热那亚皇宫开幕,展出了其1908年至1985年之间220件作品,按照年代顺序,摆放了整整15个展厅。这个展览将是近半个多世纪,意大利展出的夏加尔作品的最大的回顾展。此次展览将持续到明年1月18日。
作为现代绘画史上的伟人,马克·夏加尔的画风游离于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等一切流派。为了形容他的作品,人们创造了“超现实派”的形容名词。在20世纪波谲云诡的历史变迁中,他的作品中烙下了俄国民间故事和犹太人宗教的深刻印记。
展览主题聚焦在夏加尔的绘画语言,这种语言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是三种文化生发出来的绘画语言:犹太教文化(华丽的、装饰性的审美传统影响了夏加尔的绘画常常是有表现力的,非透视性的、甚至还有些神秘元素)、俄罗斯文化(民间和宗教中的图像)、西方文化(夏加尔从西方绘画传统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从古典大师伦勃朗到他交游的前卫艺术家)。
马克·夏加尔,用他绚烂的笔法,梦幻般地勾勒出爱的主题,以诗意的力量表达出来自个人经验的意向。他所用的颜色虽然偶尔很浅,但已开始具有错综复杂和交相辉映的最终特性。形象往往稀奇古怪,常上下倒置,任意放在画布的某个地方,产生的效果有时类似电影蒙太奇,并显然故意使其能暗示出幻梦的内容。一般气氛可以含有一个意第绪语笑话、一段俄国神话故事或一场滑稽歌舞剧的表演。主要人物常常是风流英俊、一头卷发、面孔颇像东方人的青年画家自己。
1887年7月7日,马克·夏加尔出生于俄罗斯西部一个犹太人大家庭。
家境虽然寒酸,从这个家庭里,他获得了大量的俄国和犹太民间故事为背景的文化传统,这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源泉。
夏加尔在1907年去圣彼得堡进行学习。三年之后,也就是1910年,夏加尔前往巴黎。法国为当时世界的艺术中心,但初期夏加尔却厌烦于过多的社交生活。直到其受到卢浮宫中前辈们画作的启发。
在巴黎的日子,他结识了先锋派诗人以及表现主义派和抽象彩色派等青年画家,他的任何的绘画想法都受到鼓励,他的作品也更加地大胆而自由。
马克·夏加尔著名的《乡村与我》,于1911年在巴黎完成。这件作品再现了夏加尔的故乡威特斯沃斯科郊区的场景。在这个村庄里,人和牲畜相依为命。夸张大胆的色彩,立体几何的运用,对于夏加尔来说,逻辑和阐述都不重要,对于一个立体主义者,一幅画就是用各种形状按照一定秩序组织起来的表面。
1914年,夏加尔回家乡,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将夏加尔困于俄罗斯,当时他刚刚在柏林举办完第一个画展。由于已经小有名气,此间夏加尔被邀担任了美术馆管理员,但艺术和政治天壤之别注定了这个单纯的艺术家不适合政坛。这段经历让夏加尔充满了挫败感。
夏加尔最著名的作品《生日》,即在此期间完成。夏加尔的妻子贝拉,作为他艺术灵感的缪斯,常常出现在他的作品当中。而1915年创作的《生日》,勾画的就是贝拉手捧鲜花,为夏加尔庆祝生日的场景。绚烂的色彩,漂浮于空中的幸福的一对璧人,充满泥土芳香的鲜花,混杂着热烈的爱情。
1923年夏加尔最终回到巴黎,在俄罗斯受尽挫折后,他也留下了那句著名的话语:“或许,我的俄罗斯会在欧洲之后爱上我。”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夏加尔开始学习雕版,开始了他长期从事版画的经历。 随着第二次世纪大战的爆发,夏加尔一家前往美国避难。而1944年贝拉的逝世,带给夏加尔无以名状的伤痛同时,也让其绘画的主题更多地以其家乡为背景,以对贝拉的回忆为题材。
巨大的花束、悲哀的小丑、私奔的情人、奇异的动物、圣经的先知和屋顶小提琴演奏者以及贝拉等丰富的形象,让夏加尔成为20世纪巴黎一派卓越革新家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
他用丰富的色彩和流畅的画笔表现了这种有如梦幻的主题。他独特的画风,却同时也展现出各种流派的影子。虽然时不时批评家们对其画作质量好坏不等,主题重复过多等颇有微词,但他多数作品中拥有的视觉隐喻技巧,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造诣。
1985年3月28日,夏加尔在法国阿尔卑斯圣保罗去世。夏加尔曾说过:“即使来到巴黎,我的鞋上仍沾着俄罗斯的泥土;在迢迢千里外的异乡,从我意识里伸出的那只脚使我仍然站在滋养过我的土地上,我不能也无法把俄罗斯的泥土从我的鞋上掸掉。”这就是夏加尔。虽然他86年的生涯中只在俄罗斯待过32年,但这些日子的回忆,却是极大地启发了他,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浓浓的乡情愁绪。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陶瓷研究员、陶瓷世家、教授王怀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4日晚上6点28分不幸逝世,享年82岁。王怀俊先生的辞世,是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重大损失,更是景德镇陶瓷文化
4月8日下午,北京市工艺美术技师学院成功举办“匠心筑梦·技启未来”首届非遗文化节暨大师收徒仪式。这是学校升格为技师学院后,举办的首个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北京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领导、国家级及北京市工艺美术
李志强(老强),1982年毕业于中国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研究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国摩海德州立大学荣誉、客座教授李志强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
2022年12月16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发布讣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逝世。他的离去,是景泰蓝艺术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巨大损失。张同禄大师与作品《鸟杯》张同禄大师1942年2月出生,第
2022年9月24日,“京冀联谊相倚为强——收藏天下第七届篮球联赛”开幕式在主场篮球公园隆重举行,来自单位参赛队员、工作人员及观众参加开幕式。参赛队员合影颁奖留念收藏天下总裁董文星致辞篮球赛是收藏天下
【艺术人生】永远怀念清华美院教授黄国强。
清美三大巨匠之一——黄国强教授的艺术之路。
吴冠中,1919年出生,2010年6月25日逝世。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大师,杰出中国国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性画家之一。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画家吴冠中声名显赫,他的艺术风格特立独行,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个很有争议和话题性的人物,主要是因为他所提倡的艺术之法。吴冠中曾说过:“我的一生就是做两件事,一是油画的民族化,一是中
2021年6月,清华美院为其功勋元老何镇强举办“画如江山·妙笔丹青”展览。据悉,2022年将再次为其举办展览。清华美院四老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家清华美院作为我国的最高艺术学府,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