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玉石 > 投资珠宝玉器不得不知道的几点
1、“捡漏需要知识和经验”
珠宝玉器界和古玩界都喜欢“捡漏”。但是捡漏需要知识和经验。这种知识除了对历史、文化、加工工艺、美学、珠宝鉴定、宝玉石的其他相关等知 识以外,还需要经验,经验是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对各个时期的珠宝加工都有一定的造型、纹饰、加工规制、加工工艺、加工痕迹等。翡翠在上个世纪80年代 开始,各种各样的注胶、充填、漂白、改色方法都孕育而出,于是翡翠的A货、B货、C货、B+C货悄然而现。产于马来西亚的绿色玉髓,就使相当多的人当作 “翡翠购买”而上当受骗。珠宝界的旧的方法翻新、新的方法呈现,速度之快、各种高、新技术也运用而生,以至于改色辐照技术的应用、翡翠化学清洗、激光去 杂、镀膜覆盖等层出不穷。所以要相信科学、相信仪器、不要相信眼力、不要相信能够捡漏。
2、“收藏要有耐心”
收藏品一般情况下3代以后再现在市场,西方国家在珠宝、尤其是宝石的收藏都形成了一些规制。如对于著名的钻石和有色宝石,加工成为共多少 块,每一块是什么琢型、每一块是什么款式、每一块的具体尺寸,每一块的具体重量等都有严格的记录,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出处”。什么地方产的宝石、什么品 种的宝石、什么颜色的宝石,是我们通常说的“出生”。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收藏一般至少在30年以上,所以,以投资为目的的,和以收藏为目的的差别,投资为目的珠宝玉器,以大众化消费为核心、绝对不一定是奢侈品。但是收藏品一定是奢侈品。
3、“传说不美丽”,“历史”也会开玩笑
珠宝玉器市场的诡异现象很多,许多假冒的珠宝收藏品几乎每个都会杜撰一个“美丽的传说”。但是假冒的就是假冒的,杜撰“传说”一定是个“传 说不美丽”的故事。“古玉”经过历史与沧桑,总是带有历史的痕迹,每个有“出处”的玉器,必然有一个故事,从而有收藏价值。可以从几个方面考量:年代、是 否稀有、是否经过历史名人的使用、是否参加过拍卖,或者有拍卖记录、是否出于名家之手。
在大多数情况下面名家的作品、尤其是名家代表的作品,由于艺术性比较高,保值增值的潜力大一些,但是不是所有名家的作品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水平,尤其是应酬之作更加如此。一般情况下升值空间小一点。
4、“照猫难画虎”
“古玉”是收藏的热点。无论是“古玉”的任何仿制品都是“照猫画虎”。但是“照猫难画虎”。“古玉”是收藏的热点的核心是“古玉”的价值在 于文化、“古玉”的价值在于“雕刻工艺”,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古玉”的价值在于科学研究。雕刻工艺、造型、纹饰、器型等反映当时社会、历史、文化、宗 教等。“古玉”的价值在于反映当时的理念、美学思维、美学理会、服饰等。“古玉”的价值在于历史厚重感、反映一个民族的习惯、民族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贡 献。许多人认为:仿制品有收藏的价值,本人认为:仿制品无论是高仿制品,还是低级仿制品,只是那个说有一定价值,但是没有收藏价值。脱离了当时的加工工艺 和水平、脱离了历史赋予光泽、脱离了历史的厚重感觉的东西。只能够是投资品种,而不是收藏品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11月8日,在即将迎来一代伟人诞辰伟大时刻之际,重温革命辉煌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谱写时代篇章,新时代大国玉玺《丰功伟业·国玺》捐赠仪式,在香山革命纪念馆报告厅举行。
2021年10月13日,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北京玉器厂、北京工美文化共同主办的“‘袁氏玉器’立派认定会暨袁氏玉雕艺术成就全国巡展”在北京懋隆艺术大厦隆重开幕。
5月21日,玉雕《国宝五牛图》发布会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石林艺术见面会在收藏天下艺术馆隆重召开,来自玉雕行业的专家、学者一众出席,本次见面会还特别邀请到了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中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玉文化委员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和田玉文化形象大使、尊敬的袁广如大师于2021年4月5日17时在家中不幸逝世,享年80岁
2021年3月18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8年奥运徽宝创作者王希伟见面会暨《双奥·中国尊》授权仪式在收藏天下艺术馆隆重举行,收藏天下副总裁张琪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此次授权仪式。
如何懂玉、玩玉、养玉、藏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玩肉,追求纯净,细腻,油润,不偏色;玩皮,追求各种皮色包括各种浆。
古往今来,和田玉深得人们的喜爱,是具有灵气的玉石,一块质地细腻,温润含蓄的和田玉几乎是每一个藏友的标配,而觅得一块质地上品的和田玉并非易事,所以很多优化处理的和田玉开始充斥市场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玉的民族,拥有世界上独特的玉文化。自古以来,人们视玉为吸天地之气,凝日月精华的圣物,是天人交流的媒介,是能为佩戴者带来吉祥如意,为其辟邪祛病。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
玉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人来说,玉不仅仅是晶莹美观的装饰珠宝,也是蕴含人生哲理的艺术载体。与中国相邻、被称为玉石王国的缅甸在历史上便因此与中国结缘,出产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