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艺术 > 巴黎圣母院失火,我们该不该悲痛?

巴黎圣母院失火,我们该不该悲痛?

图文 收藏天下 2019-04-29 16:08:39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重。

圣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们的女士”,这位女士不是指别人,正是意指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

1160年时,巴黎主教发起教堂的重建计划,开启了这座法国哥特式建筑代表作的建造工程。经由法国几代各式各样手工艺师傅们的前赴后继,圣母院最后在1345年完工,耗时近两个世纪。

走进这座教堂里,四处可见虔诚的信徒双手交叉合拢抵住下巴,闭眼凝神虔诚的祈祷,更突显巴黎圣母院的庄重肃穆。

走近巴黎圣母院,可见雕有基督教经典之作—《圣经》的三个桃状大门圣母门、审判入口大门和圣安娜门依次排列,雕刻栩栩如生。圣母院共三层,顶层风景极佳。矗立在塞纳河畔,巴黎圣母院是对古老巴黎历史的承载。

木刻圣经故事《天库》

数百年来,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法国艺术品和文物的重要收藏地,其中包括三部管风琴、大钟以及一些油画和雕塑。巴黎圣母院之于人类文明已超出了建筑的物理意义,在艺术的高度上它亦对后世影响深远。

命运坎坷:改为圣殿,沦为仓库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教堂的大部分财宝都被破坏或者掠夺,处处可见被移位的雕刻品和砍了头的塑像,唯一的大钟幸免没有被熔毁,此时圣母院已是千疮百孔了。之后教堂改为理性圣殿,后来又变成藏酒仓库,直到1804年拿破仑执政时,才将其还为宗教之用。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在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对圣母院做过最充满诗意的描绘。这本小说写成于法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时代。1831年书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回响,许多人都希望修建当时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并且发起募捐计划。也引起当时的政府当局对圣母院建筑惨状的关注。

维克多·雨果

修复计划于1844年开始,由历史学家兼建筑师奥莱·勒·迪克主持,重现了圣母院久违的光彩。在今日,圣母院依然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旷世杰作,并几乎保持了最初的原始风貌。圣母院也展现了哥特式教堂的发展史。

磨难再临:失火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傍晚发生大火,其标志性尖顶在烈焰下倒塌。数百名消防员赶到现场抢救,最终成功控制火势,保住圣母院的主体结构 。16日早上,在大火燃烧了近15个小时后,巴黎消防员宣布火灾已全部扑灭。虽然主体建筑骨架和两座钟楼在大火中幸免于难,但圣母院的塔尖坍塌,三分之二的屋顶被毁。法国文化部长表示,巴黎圣母院的艺术品将被转移到卢浮宫保管 。

2019年4月1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希望5年内重建巴黎圣母院,但建筑师坦言,维修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

据外媒报道,来自全球对巴黎圣母院大教堂重建工作的筹款金额已接近10亿美元大关。

巴黎圣母院发言人安德烈·芬诺表示,目前的捐款可能无法支付这些费用。“我们不知道它是否足够,你可以说拥有10亿欧元真是太疯狂了,但也许修复成本是20到30亿美元”,芬诺说。

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可以说暂时告一段落了,远在他国我们只能静待结果,

但是,从新闻刚发布开始国内却出现两种对立的声音……

“世界的文化艺术财富,太可惜了。”

“烧的好!谁让法国人烧我们圆明园,活该!”

那么,巴黎圣母院失火我们到底该不该悲痛?

百年之前,圆明园首次遭到劫掠时,雨果写的那封长信,许多人都曾读过。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尽管事情发生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圆明园属于一个古老国度的贵族,与这位文豪毫无关系。

但雨果却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

这样建筑的存在,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百年之前,当作为东方文化象征圆明园遭受掠夺时,雨果为我们仗义执言。

今天,他心爱的巴黎圣母院遭遇同样命运时,我们却回以冷漠的嘲讽。诚然,国家诞生之初,每个人生而具有民族性。但这世界上总有些事物,拥有超越国家、民族、地域的,普世的价值。

比如文化,比如艺术。

圆明园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清朝皇帝为了避暑建了圆明园,然后开始寻思着北京附近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地方比较清凉,后来呢就选在了海淀这边,本来就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圆子,叫畅春园,后来经历了几个皇帝的不断扩建之后就变成了圆明园,因为里面当初各种园子很多,还仿照苏州园林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园子,所以还被誉为万园之园。

厄运初章

这就涉及到导致“火烧圆明园” 的直接原因:清政府囚禁英国谈判团事件。1859年,英法公使各率领一支舰队从天津北塘登陆进京,与清政府谈判。因驻华公使巴夏礼拒绝行跪拜礼,清政府将英使团一行39人扣押。

巴夏礼和驻华专使额尔金的秘书被关押在刑部大牢,其余37人就被关在了皇家园林圆明园。不久之后,清军在八里桥战役中失败,咸丰皇帝仓皇出逃,这些使臣就被捆绑着遗忘在关押地中。

1860年10月,在英方的持续施压下,清政府将俘虏的使臣归还给英国。

然而这时39人的使臣团中,仅有19人生还,其中一位《泰晤士报》记者的尸体变成了七到八块。

后来的幸存者回忆:《泰晤士报》记者鲍尔比第四天死去,尸体在牢房里放置三天,后被扔到野地里,让野狗吃了;安德森中尉,手脚被勒得生出了蛆虫,他看着手上的蛆虫满身蔓延,精神错乱,大叫三天,死去;一位法国犯人,蛆虫进了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疯了……

10月14日,英国专使额尔金决定烧毁圆明园,作为对清政府虐杀使团的报复。

他在北京张贴告示,公开宣告要火烧圆明园,告示内容如下:

“宇宙之中,任何人物,无论其贵如帝王,既犯虚伪欺诈之行为,即不能逃其所应受之责任与刑罚也。兹为责罚清帝不守前言及违反合约起见,决于十八日焚烧圆明园,所有种种违约举动,人民既未参与其间,决不加以伤害,惟于清室政府,不能不一惩之也。”

概括一下,就是官府有罪,不伤百姓。

159年前,也就是1860年,英国法国悍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当时的清政府进行了野蛮的侵略,他们不仅烧杀抢掠,还火烧圆明园,将无数中华瑰宝付之一炬,大火三日不灭,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直至今日,英法仍然没有就此道歉,也没有进行赔偿,甚至连当年抢夺的宝物也没有归还。

抢夺

1860年10月17日,联军司令部下达命令,士兵可以随意入园抢劫(此前也有抢掠行为)。

10月18日,英国第一步兵师米其儿骑兵团在圆明园中各处纵火,同时焚烧了静明园、畅春园等皇家园林。

这里,清人汪康年在《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中记录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邻近乡民及海淀贫氓,纷至沓来,与在营华役互语,华役携有梯,遂架以登,络绎越墙而入。”

“为驱逐此类华人,复鸣号传令,整齐队伍。军队尚未齐列,复传令纵火。检视各军并无火器,惟有水桶水锅而已。”

“于是海淀华人暨华役,将携来之火线秫秸一切引火之物,齐集以待,一俟纵火之命下,即可施其技矣。”

总结为两点:

一、大量乡民和工人赶来圆明园,参与抢掠。

二、联军没有火种,是海淀地区的贫民积极借出火具,在民众的帮助下,火烧圆明园。

续章

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慈禧太后和光绪逃亡。

混乱中,圆明园附近的清政府驻军和民众又一拥而上,将珍宝抢掠一空。

这一次,历经光绪、同治两代修葺的圆明园荡然无存,甚至砖瓦木料都被民众搬运到附近清河镇出售。

1904年,清政府下令裁撤了圆明园的官员,附近的民众陆续搬入园区内进行耕作生产,民众在园内平山填湖、毁林还耕,仅剩的遗址又一次遭到破坏。

1912年,清帝退位,清政府历时276年的统治宣告终结。

然而圆明园的噩梦却还没有结束,进入民国时期,园内残余的太湖石、青片石等石料多次被各地军阀搬走修建私人园林,围墙也被拆掉修路。

其余的圆明园遗物也大量被搬运到其他场所,如水木明瑟碑1937年被移往颐和园,安佑宫华表等被移送燕京大学。

1928年,著名的大水法遗址被拆,将石料用于修建绥远阵亡将士墓,到这里,已经数不清是圆明园第几次罹难了。

但圆明园的苦难仍未结束。

1960年,伴随着生产活动的开展,园内的土地多半被生产队改为田地,剩余的三孔桥等建筑相继被拆毁,连园内残存的唯一一株花神庙古树也未能幸免,随后,仅存的遗迹几乎全部被毁,建筑基址和山形水系仅存轮廓。

历经百余年的摧残,圆明园如今只剩荒地,所谓“万园之园”的辉煌,只能依靠画卷和寥寥记录在脑内想象。

园内大量的珍宝,在欧洲各大博物馆均有收藏,其余的都已无处寻觅。

感受历史

除了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世界上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见证了人类历史文化繁荣发展的建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当美军准备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时,曾派人咨询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日本哪些地方有珍贵的古建筑。

梁思成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圈,一个在京都,一个在奈良,无数珍贵传统建筑因此得以保留。

直到今天,都有日本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向梁思成致敬,奈良县政府更是在2009年树立了梁思成铜像。

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是一组建筑群,位于莫斯科心脏地带,是俄罗斯联邦的象征、总统府所在地。

克里姆林宫的“克里姆林”在俄语中意为“内城”。蒙古语中,是“堡垒”之含义。位于俄罗斯首都最中心的博罗维茨基山岗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

保持至今的围墙长2235米,厚6米,高14米,围墙上有塔楼18座,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上,其中最壮观、最著名的要属带有鸣钟的救世主塔楼。

5座最大的城门塔楼和箭楼装上了红宝石五角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克里姆林宫红星。

卢浮宫

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

现为卢浮宫博物馆,占地约198公顷,分新老两部分,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面积为24公顷,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

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的万宝之宫。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当时修建的宫殿有999间,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间,后因雷击和战乱遭严重破坏。如今的布达拉宫只尚存有当时的法王洞和帕巴拉康。

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虽然这些宏伟的建筑已经存在了几百上千年,虽然我们都希望它们能够一直屹立在那里。

但天有不测风云,各位,如果你有时间,有精力,早一些去亲自感受一下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总会是一件好事。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KEFU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