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俞越:根植传统 九十求变——访花鸟画家朱颖人
当记者敲开朱颖人的家门,迎面是朱老师及师母灿烂、温暖的笑容。现年90岁的朱颖人仍然笔耕不辍,年纪大了,他习惯在自己的家中画画,家,也成为最好的画室。屋子不大,书桌和书却占了半间房子;书桌不大,不妨碍他勾画心中丘壑。
就在前不久,他将不同时期艺术代表作57件和教学示范及课徒画稿68件,师辈陈摩、潘天寿、诸乐三书画手稿5件,共计130件捐给家乡,由常熟博物馆永久收藏。在他看来,这是他回馈家乡、将艺术传承下去的一种方式。
朱颖人丹桂香从天上来局部
为师:
艺术不能藏私
90年的生涯,朱颖人与艺术结缘76载。从13岁开始,他跟随蔡卓群学画,17岁那年考入苏州美专,随颜文樑、孙文林学习油画;19岁考入杭州国立艺专,随林风眠、倪贻德、关良等学习油画,练就了坚实的绘画艺术功底。30岁时,在学校安排下,他跟随吴茀之先生学习国画,并得到了潘天寿、诸乐三等名家的指导。一路走来,朱颖人很幸运,得到众多名师的指点,而在多年的教学生涯里,他也选择成为一位“不藏私”的老师。
在他长达67年的教学生涯中,不乏像刘文西、张立辰、吴山明这样的名家弟子。中央美院原院长潘公凯称他为“很熟悉很尊敬的老教授”,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称赞他是“庄正蓄风骨”。
有学生和他开玩笑,说“朱老师你都教会了他们,我们怎么办?”听到这话,朱颖人温和地笑了:“他们来问我,那我就尽我的能力指出他们的缺点,看到他人进步,我感到很高兴。”没有华丽、夸张的辞藻,感受更多的是朱老师的朴实真诚。不少后学者在其他画家前辈、老师那儿碰了壁,求教到朱颖人这里,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会亲自示范,帮助他们理解,在他看来,绘画是大家的,不需要保密,“我的老师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等人,他们都是画给我看的。人家要学,我也应该画给他们看。”朱颖人不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反而觉得“我一直是教书的,这是我应尽的责任。”
在鲐背之年,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的画作和珍藏的老师的作品,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这些精品力作,这亦是他的不藏私。“绘画的各个画派是需要交流的,浙江有浙派,江苏常熟有虞山画派,我一直在思索,虞山画派这一路的传承,变化不大,总想给他们一些浙派的气息,便想到拿我的和我老师的画回去,让他们能做些参考,如果有喜欢的,吸收一些,使画派的风格产生一些变化,推动绘画的发展。”这个想法盘旋在他的脑海许久,2016年,他就向家乡捐赠了60多幅自己的精品力作,今年又捐赠了130件作品,“我选比较好的作品给家乡的博物馆,让大家看下浙派的画和虞山画派有什么不同,希望能引起一些思考。”
朱颖人 丹桂香从天上来(全图)
为艺:
画出“再想一下”的作品
细观朱颖人的画,同样是牡丹、鸡冠花、梅花、鱼儿、小鸟,在他笔下,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只小松鼠,却总是活灵活现,仿佛就要跃出纸面来。
在朱颖人看来,近些年国内画坛上偏重于工笔画,画得很写实,有些作品就像是相片,鸟就是鸟、树就是树,无法让观众产生联想。“这是一个大问题,绘画一路发展下来,画得‘像’很容易做到,但还应该要有一些更深的感悟。”他觉得,要使作品凸显写意花鸟画最重要和根本的品质——精神性。
朱颖人的作品《四顾无人欲下来》,画面中,一只正要从树上跳跃下来的小松鼠,张大圆圆的眼睛,左顾右盼,查看周围环境是否安全,那机灵劲儿令人忍俊不禁;同样是《鱼乐图》,画中的鱼儿不再是跳跃的、运动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悠闲的栖息在莲叶下亦是一种快乐。
如此生动的花鸟,充满了朱颖人对生活的感性和逸性。“我平时喜欢观察有情趣的、吸引我的东西。”求学时,从孤山的宿舍窗口里向外望去,小松鼠一会儿上蹿下跳,一会儿“滋溜”一下从树干正面绕到了背面,这样逗趣的画面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人们常说出门旅游“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朱颖人可不这样,“别人说你睡一会儿吧,我可睡不着。树的颜色什么样,鸟飞过是什么样的动态……无论是色彩还是动物,它们给我的感觉,都萦绕在脑海中。”
带学生下乡写生的时候,他就告诫同学们,看到喜欢的事物,先想一想,如何用一篇短文章来描写这个情节,或是用诗来表达这个场景,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画面表达才会更深一些,富于联想,他自身也从中得益。在他看来,好多画失败之处就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感觉,“画坏了也挂起来看看,不好在什么地方,再回想,再考虑,再画。”
突破:
传统转向新水墨
在笔墨形式语言和自然花鸟生命之间,朱颖人建构起了一种通畅而有机的关联,一种极强的形式感,一种多变的生动性。“朱颖人先生用笔精到,对于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深有研究,表现题材非常广泛,造型能力非常好,可以画各种各样山石环境、花木飞禽,笔墨和对象的形态结合得非常贴切。”潘公凯这样评价道。
传统花鸟画对朱颖人而言是信手拈来,但他却不甘于就这样一直画下去,抽象的水墨当成他今后思考的方向:将笔墨和意境拆分开来考虑,如何把笔墨往前推,把意境更深入下去。可喜的是,在此次的回乡展中,他展出了8张吸收抽象画派风格的作品,将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成果。
早在多年前,他就有这样的想法,到如今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深刻,“现在画的,好多都是10多年前的印象,现在回过头重新再考虑:过去是怎么想的,感动我的是什么内容,感动在什么地方,该怎么去表现?”“我想到了八大山人的鸟,这在生活中是没有的,但我们又能明显感觉到这是一只鸟,八大夸张了鸟的几个特点,在似与不似之间,画出了精神气。”朱颖人觉得,他现在的作品,笔墨和形象紧密地纠缠在一起,得先把笔墨和形象分开来研究,把笔墨放开来,胆子再大一些,用简练的笔墨来表现特征、精神,跳出形而入精神。
采访结束,朱颖人坚持送我们下楼,目送我们离去。年逾九秩,从艺76载,然而,在这条路上,无论是回报家乡、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寻求自我突破,朱颖人始终保持着拳拳赤子之心,如孩童般探索艺术的未知世界。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本文由收藏天下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仅供阅读;如需侵删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李志强(老强),1982年毕业于中国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研究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国摩海德州立大学荣誉、客座教授李志强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
2022年12月16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发布讣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逝世。他的离去,是景泰蓝艺术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巨大损失。张同禄大师与作品《鸟杯》张同禄大师1942年2月出生,第
2022年9月24日,“京冀联谊相倚为强——收藏天下第七届篮球联赛”开幕式在主场篮球公园隆重举行,来自单位参赛队员、工作人员及观众参加开幕式。参赛队员合影颁奖留念收藏天下总裁董文星致辞篮球赛是收藏天下
【艺术人生】永远怀念清华美院教授黄国强。
清美三大巨匠之一——黄国强教授的艺术之路。
吴冠中,1919年出生,2010年6月25日逝世。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大师,杰出中国国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性画家之一。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画家吴冠中声名显赫,他的艺术风格特立独行,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个很有争议和话题性的人物,主要是因为他所提倡的艺术之法。吴冠中曾说过:“我的一生就是做两件事,一是油画的民族化,一是中
2021年6月,清华美院为其功勋元老何镇强举办“画如江山·妙笔丹青”展览。据悉,2022年将再次为其举办展览。清华美院四老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家清华美院作为我国的最高艺术学府,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贯彻落
3月19日下午,“羽”诚信为伴,“羽”健康为舞——收藏天下第一届羽毛球赛正式在国际体育中心羽毛球馆拉开帷幕。受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影响,此次比赛更是极大的燃起了整个团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在增强身体素质
2021年9月26日,收藏天下副总裁张琪一行拜访了对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做出重大贡献的艺术家马汉跃先生。马汉跃先生回忆了自己的从画历程,从早期吸纳黄宾虹“五笔七墨”笔墨技法,到师从龙瑞,将太极皴法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