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浅析著名书画家雷鸣东的艺术特色

浅析著名书画家雷鸣东的艺术特色

图文 艺术范儿 2019-11-25 16:31:36

雷鸣东

【艺术生涯】

雷鸣东,字天雷,号三乐庐主,满族。书法家,国画家、文化部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司法部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法律援助基金会艺术家委员会主任,国学家,收藏鉴赏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隶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学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艺术报社社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画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旅游联谊中心副理事长、北京道教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美国洛杉矶大学特聘教授、美国中国艺术学会终身顾问、中国民间文物藏品专家鉴定委员会顾问等。曾出访九十多个国家,在国内外举办大型书画展二十余次。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画三百家》作品展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任组委会主任,我任秘书长。出版大型画册《中国画三百家》刘大为任主编,雷鸣东任执行主编并由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2009年中国文联出版大型书集中国画《六十年六十强》被列入其中。

2009年9月30日在钓鱼台国庆招待会被授予“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特别奖”。

2009年10月1日,作为建国60周年大庆观礼代表在第一排观礼,并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慈善爱心书画家”荣誉称号。

2010年元月一日由长城出版社出版《中国书法大家》在全国发行,与欧阳中石、张海同列其中。

2010年度1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当代艺术大家》在全国发行,与黄永玉、喻继高、范曾、沈鹏、王明明同列其中。

2012年代表中国画家出席联合国第三届《中文日》活动开幕式,并上台剪彩。

2013年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美术作品集》在全国发行,与戴泽、刘文西、刘勃舒、刘大为、陈克永同列其中。

把佛理融入笔墨 将禅意嵌入线条

——浅析著名书画家雷鸣东的艺术特色

在我国,佛教作为一种信仰,自古至今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把“慈悲”作为核心理念,提倡知恩图报、积德行善、慈悲为怀等价值观念,最大限度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佛教和禅宗与书画艺术自始至终都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透过中国绘画史不难发现,历史上许多绘画大家都曾与佛教结过缘,有的甚至本身就是佛家弟子。即便是在当今社会,信奉佛教、推崇禅宗的书画家也不在少数。本文的主人公,著名书画家雷鸣东先生便是这样一位。

位于京西金沟河畔的雷鸣东工作室,坐落在一个大院的深处,是一个院中院。表面上看这里是一个幽静而又略显隐秘的处所,然而由于主人的豪爽和好客,这里经常是宾朋满座。上至政界高官、商界精英、艺术圈的大腕,下至普通百姓、一介贫民,在他这里皆为座上嘉宾。按理说百余平米面积的工作室,对一般书画家来说应该是比较宽绰的创作环境了,可雷鸣东先生的工作室给我的感觉并不宽敞。许是环创作室一圈的展示柜内外摆满的藏品占用了太多空间,造成了视觉上的错位。除了必不或缺的大画案外,好客的主人还特意辟出一块作为品茗谈艺的场所。当然,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间专门用于礼佛的房间,这里不仅收藏有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的数十尊佛像。数十平米的面积,除了供奉佛像、舍利子外,室内摆放的一切皆与佛教和禅宗有关。

我不知道雷鸣东先生算不算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内心深处的善念是不言而喻的。雷鸣东先生为自己设定的人生宗旨为:“淡泊为怀、豁达处世、情谊无价、笑对人生。”他将自己的工作室取名“三乐庐”,则更进一步彰显了他的人生理念和艺术追求:“恪奉父训,助人为乐;遵循母训,为善最乐;固守己训,知足常乐。”这是他“三乐庐”的内涵。雷鸣东先生告诉我:父母信佛,虔诚并践行,母亲教导他‘以德为贤,先做人,后做事’,这一切自小深植于心,长大后为人处事也不敢走形。他深信善心善行,必将福报。

细数雷鸣东先生的人生经历,我想用“传奇”二字来形容应该是恰如其分的。的确,这位经历过部队的锻炼、在企业当过工人、干部,在机关担任过领导。精通艺术和许多体育项目的中原汉子,其人生真可谓是非同凡响。我粗略浏览了一下他的履历从15岁被部队特招为体育兵开始,凭借着在体育方面的天赋,他先后获得河南省以及开封市的短跑和跳高少年冠军。转业到郑州晚报社工作,当时担任郑州晚报社乒乓球队队长,连续3年获得郑州市职工比赛冠军。在郑州市群众艺术馆做美术干部时,为了提升自己,他考取了河南大学美术系,进行了系统的专业学习,为他以后的书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凭借着对乒乓球运动的挚爱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通过严格的考试而先后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国家级乒乓球裁判和当时中国仅有的十九名国际乒乓球裁判员之一……

提及雷鸣东先生,人们的脑海中首先闪现的是一位著名画家、书法家。岂不知除此之外,雷鸣东先生在许多方面亦造诣不凡。收藏家、古玩鉴赏家。国家级乒乓球裁判和国际裁判等等。就如同他的多才多艺和爱好涉猎了本不搭界的领域,他的人生经历也几经反复,跨度甚大。雷鸣东先生出身书画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便对绘画和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基本功扎实,且天性聪慧,令他的绘画不论是工笔,还是写意几乎样样皆精。

就绘画而言,雷鸣东先生的思想和他的画两者相得益彰。他的画,墨色间流淌着佛的理念,线条中潜藏着禅的意境。其用笔用色可谓独具匠心,画面色彩浓烈中透着清雅,细腻严谨中又富含着大气奔放的滋味。透过墨色乃至线条等不难看出,画家在构图方面十分严谨,讲究少中育多,简中充繁。用最精练的笔墨,表达最高深的思想。立体感、透视效应等西画的创作元素,也都被其纳入到自己的绘画体系当中,这无疑使他的画视觉冲击力很强,能够很轻易的吸引观赏者的目光。应该承认,雷鸣东先生的绘画韵律感十足,他那清新、恬淡、超脱尘俗的理念流露于笔端,恰到好处地把“禅思”的宁静融入其中,给人以自然适意、平淡幽远的艺术气息。

《和谐和平富贵昌盛》

在雷鸣东先生的绘画作品里,可以说佛理和禅意始终伴随其中。雷鸣东先生用禅意的视角,探寻人类的内心世界,关注人类的生命和心灵。我们知道,禅的精髓是智慧,而禅的智慧也就是宇宙的真谛,就是自然规律,是人类内在生命的本源。说白了禅就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智慧。禅可以滋润我们的慧根,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与机趣。禅意入画不但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感受,更可以在思想层面对观赏者施以影响。一幅画能否蕴含着无限的禅意和佛理,其关键就在画家的内心世界是否充盈,而这正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

雷鸣东先生告诉我:禅意画是中国禅宗特有的艺术。亦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修禅者用笔墨来表达禅道,思索如何引人入圣。他们借用笔墨,写出蕴藏在心灵深处的声息,将有限的人生岁月,描摹成广袤的多彩世界。禅意画的特点在于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在脱尘境界的简远笔墨开示中,体现一种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直观简约主义思想和卓尔不凡的禅境风骨。这种基于儒,染于禅,归于道,空而不虚,寂而不灭,简而能远,淡而有味,高古脱尘的特色,正是中国画家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了解中国绘画史的人都清楚,禅意画在中国有着较长的历史渊源,自唐代王维从真正意义上首开禅画先河之后,中唐和晚唐禅与诗画开始出现融合的趋势;到了宋代,禅画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而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更是通过他们的简远笔墨,将儒、释、道并融的本土禅画推向无可质疑的艺术巅峰。雷鸣东先生认为:禅意画必须要体现笔中有禅,墨中有禅,禅在笔先的理念。笔墨作为中国画的主要元素,是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的两个主体,在美学的含义中,它们承载着不同的审美功能。在禅画中“笔”与“墨”能否体现“以笔为宗,以墨为法”的最佳表现,最终要看画家笔墨语言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能否达到一定的境界。用笔墨抒情言志是中国艺术有别于西方艺术的本质所在。雷鸣东先生深谙中国画的绘画要点及精髓,在对笔墨的把控上具有极高的驾驭能力。

雷鸣东先生认为:好的绘画作品几乎都是创作者心路历程的写照,亦是其顿悟抒怀的载体。“禅意”作为美学范畴,是对禅学精神审美艺术表现的一种概括。它以“不离不染”和“妙悟”为其精神本质,以易简疏淡而不拘形色、莹彻玲珑而寓意深远和富于机趣之美为文体特征。故“禅意画”亦有“画禅”之说。雷鸣东先生的作品在追求自然笔法的基础上,力求将佛理和禅意融汇其间;他的画意境多种多样,有的画面显露着一种质朴和简约,于真挚的情感中传递出一种超然和悠然自得的情态。有的则是线条细腻明朗,画面充溢着一种端庄的神情和严谨的态度。他的作品内涵丰富,彰显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那一幅幅清雅的画面不仅令人心生清静,而且会倍感舒畅。令观赏者悟出禅机意境,起到“视而能思,思后能悟”的神奇效果。

我们知道,禅意画是文人画家对自己生活点滴的一种提炼,画家要想把自己的生活感触及创作思想通过笔墨表现出来,就需要思而有悟的哲理精神。因为深邃的思想,需要娴熟的绘画技巧和精湛的绘画功力来表达。佛教讲求悟境,故作者的人生轨迹通常都会与佛教沾边。雷鸣东先生早在童年时便与佛结缘,在画艺成熟的基础上,更是大胆创新,他运用国画手法,大胆的吸纳西洋画的用色等技法,实现了具有东方神韵与现代西方艺术的完美结合。他的花鸟画作品《神怡心旷听涛声》、《紫气东来安居乐业》四条屏等都属这种带有创新意味的作品。前者描绘的是几只鸬鹚,在几片竹叶、几缕茜草的点缀下所展示的画面。画家透过鸬鹚那侧耳倾听、怡然自得的神态,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大自然与人类情景交融的意境巧妙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后者则是画家最喜欢和擅长的紫藤系列,那婀娜多姿的紫藤在几种不同鸟类的点缀下,为我们营造出安居乐业、宁静和谐的生态氛围。而这也正是禅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此外《兰香吉祥》、《秋韵》、《鹤岁图》、《芙蓉情思》以及他临摹的《八十七神仙卷》等均形象地表现了禅意气象与禅趣风采。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去欣赏雷鸣东先生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画作中处处充溢着佛理禅机,似乎每幅作品都可以参悟。 

美学家宗白华曰:“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的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二是流动这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大自然的内部节奏。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的艺术画面。” 从雷鸣东先生的作品中,我们感悟到的是那种纯净、空灵、超脱、和谐、自然……他蕴含禅艺的画作,既是艺术的凝练与突破,也传递着人性中本具的清凉、宁静与圆和。他用墨色和线条,展示其对佛法、人生的感悟,为观赏者带来一缕清香、一丝明亮和无限感悟。我想这也许就是宗白华先生所说的“气韵生动的艺术画面”。当然,也就是禅的真正意境和佛学的至高境界吧。

明代大画家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禅僧石涛和尚的:“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以及当代著名画家黄宾虹先生所说的“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等,都是在论证一个道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禅宗追求的最高境界,在这种境界里,山河大地、自然物我都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充满生命活力、无限的、永恒的空灵世界。纵览唐宋明清乃至当今画坛,凡有大成就者无不深得禅学思想的启迪和熏陶,其作品无不透着深遂、宁静、庄穆的禅境。在雷鸣东先生看来,一个优秀的画家必须勤奋,要广泛交友,多探寻名山大岳,饱览经史子集,只有丰富自身阅历,方能成就艺术的高格局。近年来,雷鸣东先生先后出访过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他勤奋的足迹更是踏遍了祖国的五湖四海、山山水水。我留意过他在微信朋友圈中的动向,雷鸣东先生几乎每月都有三到五次的出访活动。也许正是这勤奋而又频繁的活动开阔了他的视野,成就了他的艺术。

除绘画外,雷鸣东先生在书法方面亦颇有成就。他的书法涵盖了真、草、篆、隶诸体,且各体皆精。他的骨法用笔,潇洒飘逸,章法布局亦十分严谨讲究,自有一种飘逸潇洒的大家之风。值得一提的是,他对禅宗和佛理的认知在他的书法创作中亦处处显露。透过抄写经文和创作,他把自己对禅宗的感悟渗透在创意里,融汇在笔墨中。2015年《海峽两岸首届佛教书法展》, 雷鸣东先生用金粉书写十三点五米长,五千多字的小楷《金刚经》被评为唯一金奖,并当场以60万元的价格被请走。

雷鸣东先生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中原汉子,他善结交,是一位爱憎分明的艺术家。坦率讲,无论从人生还是艺术的角度,雷鸣东先生都绝对是一位成功者。当然,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是否也有佛法的雨润我不得而知。但他的虔诚和善良一定是它腾飞的助力。有道是“天雨虽宽,只润有根之草;佛法虽广,只渡有缘之人。”从佛学的角度,我想雷鸣东先生与佛一定是有缘的。他的善心、他的善念、他的善举令他与佛结缘。雷鸣东先生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每当哪里发生了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他都会第一时间捐款捐物、或参加义卖;他捐资在西藏建造了几所希望小学。多年来,他资助的几名贫困生,从小学一年级已读到高中。他常对学生们说: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有了朋友才能顶天立地。做人对国家要忠,对父母要孝,对老师要尊,对朋友要义。做人以孝为先,正是他为人处世的准则。

雷鸣东现任中国名人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国学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书画艺术报社社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旅游联谊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隶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特聘教授,政协委员,研究员,中国民间藏品专家鉴定委员会顾问,中华集邮书画研究会顾问。近年来他在国内外举办书画大展20余次,其中在欧美等国及北京荣宝斋举办个人书画展影响较大。其书法作品曾获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国画作品在美国纽约世界艺术中心荣获金天鹅奖,书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书展,并被收入《中国美术家宝鉴》、《两岸中国名书画家》、《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画三百家》等,出版有《雷鸣东画集》、《雷鸣东书法集》、《雷鸣东郭中强师生白描精选》、《雷鸣东书画作品集》、《雷鸣东中国画选》等。

冷传训

2017.08.02

人生广结佛缘 笔墨尽显禅意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