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艺术 > 孙鼎:万千身价一张纸

孙鼎:万千身价一张纸

图文 艺术范儿 2019-12-09 11:25:52

sw3Xk7XNKrbTu6DAASLr047pXR8YySfU5uY9fIDa.jpg

孙鼎(1908~1977),字师匡,安徽桐城人。著名企业家、收藏家,爱国民主人士。

两大名门之后

孙鼎出生于官宦世家。

孙鼎的曾祖父孙云锦(1821--1892),字海岑,安庆府桐城县人。以诸生入曾国荃幕府,以军功仕宦。曾三任江宁知府,历官淮安知府、开封知府、二品顶戴三品衔江苏补用道。在担任通州知州期间,为少年张謇平反冒籍应试案,并由此与张謇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缘。1892年2月,孙云锦与世长辞,张謇“为位而哭”,在他的倡导下,通州士绅合词上禀督抚,请将孙事迹奏付国史《循吏传》,并以之配祀通州“名宦祠”。孙云锦生有二子六女,次子孙仲平又生有三子一女。孙仲平次子孙济任候选知县时娶建德周学海同知第四女周津午为妻,生有二子孙浔(字师白)、孙鼎(字师匡)。

孙鼎于1908年1月8日出生,但不幸自幼失怙,他3岁丧母,11岁亡父。父亲去世后,孙鼎与孙浔两兄弟及姐姐等,由上海赴天津舅父周叔弢家,与舅家孩子一起读书学习。周家也是名门望族。孙鼎的外曾祖父周馥,曾任两江、两广总督。外祖父周学海为清光绪朝进士,著名医学家。舅舅周叔弢(详情参阅:【收藏大家】周叔弢:实业大家与藏书的不解之缘)是一个著名的大收藏家、政治家。孙鼎另外几个舅舅也非常有名,周季木是金石学家,周今觉是集邮家,有“中国邮王”之称,周明秦为中国戏剧史学家。表弟周一良为著名历史学家……

1921年,13岁的孙鼎考入南开中学。1926年,他考入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回到上海。1930年,他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生平志愿是要在中国创建一个“东方的西门子企业”。

乾封泉宝(楚)(网络资料图)

一辈子勤奋的电机工程师

从交大毕业,踏上社会,孙鼎第一站是杭州电气局。在杭州电气局他从实习员开始做起。一年不到,有了个机会,美商上海亚洲电器公司高薪聘他,于是他回上海,到亚洲电器公司担任工程师,从事高压直流电机和无线电变压器的设计,后晋升设计室主任工程师。在亚洲电器公司干了2年,1933年春,他被华通电业机器厂聘任,年仅25岁的孙鼎,担任了总工程师。1938年后孙鼎升任为华通经理兼总工程师,直至1945年。在此期间,他还先后投资创办玲奋电机厂、中国电机厂、新业电化厂和天昌电化厂等企业,任厂长或顾问工程师。试制并生产电机、电石、炭化矽、人造石墨、金属钠等产品。1945年6月,孙鼎的另一舅父周志俊聘他为久联设计委员会机电组负责人。

1946年7月,孙鼎在亲朋好友的鼓动下,创建了新安电机厂,任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孙鼎平时人缘好,早年在母校交通大学电机系设立奖学金,惜“才”如命,从优招录高材生,当他自办厂后,自愿追随他到新安厂者甚众。他组织技术力量攻关,仿制英国40马力的变速电机,于1947年试制成功。产品畅销,可与英制产品媲美。从1946年至1954年公私合营前夕,上海新安电机厂从几十人小厂发展成700人中型企业。从生产小型电器发展到能生产中型交直流电动机、变压器、高低压开关设备、铁路信号装置等多种产品,其规模是当时全国私营电机厂中最大的一家。除上海外,1949年6月,孙鼎在天津开设新安电机厂分厂,天津分厂也有200多名职工。

1953年中共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孙鼎积极争取申请合营。1954年2月,新安电机厂成为机电系统第一批公私合营的企业,孙鼎任第一副厂长,负责技术工作。1956年11月,孙鼎被安排担任上海市旋转电机制造公司副经理。1961年2月,调任上海市电机工业局副总工程师。他先后对铸造、电机、电器、绝缘材料的质量升级进行调查研究,并组织革新攻关。1961年,他经过试验论证,提出以玻璃纤维代替棉纱绕扎电机线圈的设想,开辟了新材料使用新途径。

可以说,孙鼎是一位全心全意拥护共产党的爱国民主人士。他积极追求进步,在公私合营时起了带头作用,甚至将美国顺风牌绿色小轿车也上缴归公,而自己改坐三轮车上班。孙鼎还曾作为“先进典型”的代表在全市大会上作了发言。为此,他曾两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并且,早在1959年,孙鼎还捐献了一批自己收藏的珍贵文物给了国家。

但“文化大革命”中,孙鼎还是受迫害审查长达8年之久。1968年6月,在文化广场举行上海工交战线工人造反派召开的批斗“上海黑市委”大会。在文化广场的办公室里,几个造反派耀武扬威地对着一群蹲在地上的“旧市委”各部门的领导训话。孙鼎也在其内,他双手抱头,非常狼狈地蜷缩在会议室的角落里。第二天,上海《工人造反报》的头版头条还刊登了这次批斗会的内容。后来他回忆说:“有些事真是滑稽可笑……”1975年8月,孙鼎又被下放到上海第一汽车附件厂。处于逆境,他仍一如既往,手不释卷,孜孜以求,探索原子能、计算机、风力发电和改进绝缘材料等新课题。

1977年9月22日,孙鼎因胰腺癌逝世于上海,享年67岁。孙鼎生前曾任全国第三、四届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上海市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和市工商联常委等职。

zNviwMAGBwidpPMAf9s3J8mHQjtWfluTVv8RTAM5.jpg

孙鼎与朋友在一起

“有钱人”也无“钱”收“钱”

孙鼎自幼便受到舅舅周叔弢等人的熏陶,在二十多岁就对中国文物产生了兴趣,开始收集青铜器、甲骨文、印玺等,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开始对收藏中国古钱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认为这些古代文物都是他的精神食粮。他的藏品以青铜器、封泥、钱币最为珍贵。

孙鼎是全国收藏封泥的顶尖大藏家,2002年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中国古代封泥》图册中可以看到馆藏封泥总数达1000余枚,主要部分就是孙鼎的捐赠品……孙鼎旧藏封泥716枚,大部分曾著录于《封泥考略》和《续封泥考略》。

孙鼎有钱从不乱花,大多用在古玩的收购上。他的工资很高,每月有995元,这还不包括车贴、饭贴,比当时国家行政一级的工资还高许多!文革时造反派批斗他拿高工资,他后来对马传德(马定祥之子)说,“这可是国家特批给我的。”在当年福州路上古籍书店等众多特色书店里,齐白石等大师的书画挂得琳琅满目,已裱装好的白石老人的画仅售15至17元一幅。其时,白石老人还健在,毋需担心会买到赝品。

在50年代收藏界中,孙鼎是最有“钱”的人,却又被称为“捧着金饭碗讨饭”的人。平时,他很节俭,日常开销总是显得捉襟见肘,原因很简单,倒不是因为家庭日常开销要300多元,而是孙鼎不断地把可以流通的钱,都换成了不可以流通的古钱了。

他与钱币收藏家马定祥是要好的藏友,经常在一起切磋、研究,孙鼎很喜欢与马定祥聊天,两人经常相约在他南京西路秦兴路办公楼底下的沙利文西餐厅碰面,因为忙于事业,所以他委托马定祥代为收购历代珍钱,出于信任,孙鼎从不还价。

解放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收藏家经济拮据,特别是珍稀古玩,大多买不动,只能望“宝”兴叹!唯孙鼎收入高,仍然一如既往,只要看准了的,他会很爽快地买进。马定祥也摸透了孙鼎的脾气,助孙鼎收淘,不让稀绝古钱币外流。马定祥常到一家叫新龙古玩店淘古钱,孙先生也跟随而去,看到有好货,吃准了,将随带的支票一扯,果断地买下来。

孙鼎常常说,张叔驯(详情参阅:大收藏家351期:古钱大王张叔驯,500大洋捡到泉界第一大漏)、罗伯昭(详情参阅:大收藏家343期:罗伯昭,从跑腿伙计到桐油大亨再到万枚古币大藏家)、陈仁涛等人收藏古钱较早,他自己收藏古钱起步较晚,因此他给自己在收藏古钱方面的定位是“求精品”,马定祥认为他的收藏思路是独具风格,是正确的。孙鼎收藏的一些“少而精”的珍钱,也是被泉界赞誉的。

江南省造甲辰光绪元宝当制钱二十文(网络资料图)

他对清代制作精美的雕母钱最感兴题,尤其是宝泉、宝源等京局之外各省铸造的雕母钱(泉界称此类钱为“外局"雕母钱),因这些钱存世极为有限,十分珍罕。后来,孙鼎在马定祥的大力支持下,在收藏清代外局雕母钱上非常独到,种类多、珍品多、孤品也不少。

抗战时期,孙鼎委托丁宗琪代为寻找一枚北宋“靖康”古钱,出价二两半足色黄金。两个多月后,丁宗琪不负所望找到一枚“靖康通宝”古钱。孙先生立即郑重其事地将此钱系于身上,并说道:“国难当头,靖康系身,犹卧薪尝胆耳!”原来,他此举是效仿岳飞不忘国耻之事!

北宋 靖康通宝(网络资料图)

孙鼎收藏有一些极其稀罕的珍贵铜圆。20世纪50年代末,马定祥从一位收藏家手中收购到了枚“江南省造甲辰光绪元宝当制钱二十文”铜圆,爱不释手,当时就请助手方鹤林拓制了20份之多!孙鼎获知后来店恳求剖让,马定祥看在他们之间的情谊上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据说此钱存世仅两枚,而另一枚已由一位法国人携往巴黎。

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据川时,自称“大西王”,在成都建大西国,改元大顺,铸有“西王赏功”大钱,分金、银、铜三品,以奖励有军功者,存世极罕见。关汉亨在《中华珍泉追踪录》中指出铜质西王赏功钱曾发现三枚。首枚由成都龚熙台收藏,后售予张叔驯,应被张氏带去美国,现不知所踪。次枚即由孙鼎收藏,后捐献上海博物馆。第三枚则保存在天津历史博物馆。2015年,四川公安破获了涉案金额上亿元的张献忠稀世宝藏“江口沉银”被盗掘案,追缴回文物千余件,其中就包含金银材质的“西王赏功”钱币等,引发了钱币收藏界的震动。

铜质西王赏功钱 上海博物馆藏 孙鼎旧藏

孙鼎和马定祥在钱币拓本上加盖印章都十分讲究,他们两人认为一张好的钱币拓本必须配上一两颗小印章,显得更加高雅。当时,孙鼎都是请名家如童大年、王福庵、吴朴堂等篆刻的,他还配备价格昂贵的朱砂印泥,作为盖章时使用。

现在许多钱币爱好者把收藏的钱币放在密封的塑料盒里,或是秘藏在保险箱里,这是一种看得见但摸不着的玩法,是收藏者心理上的满足。而孙鼎却不然,他每天随身携带一枚心爱的钱币,系在裤带上,每隔几天换一枚,有空就拿出来把玩一番。他的办公室写字台上除了有机电产品模型外,还有两三件西周青铜器作摆设,他在工作空闲时,也会从身上拿出一枚古钱来看看,喝咖啡吃饭时也会取出来欣赏。有一次在沙利文西餐厅,孙鼎突然从裤袋取出一枚“咸丰重宝当五"雕母钱,对马定祥说:“定祥,你看这枚钱,漂不漂亮?"马定祥说:“这枚钱好极了……”孙鼎听后显出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态,多年后马传德对此事依然记忆犹新。

孙鼎一家原先是住在上海延安西路323弄33号(现上海戏剧学院所在地),邻近美丽园。这是一幢典型的英式大花园洋房,底层有一个大客厅、餐厅等,大客厅可用做舞厅。一楼客厅也很大,房间里面的布置极其讲究,玻璃橱里摆着几件珍贵的古代青制器外,还有价格昂贵的外国车料玻璃器皿。20世纪50年代有段时间,中国泉币学社例会移到他家举行,在会议期间,孙鼎的太太和佣人常送上茶水点心。参加者有罗伯昭、沈子槎、郑家相、戴葆庭(详情参阅:大收藏家352期:戴葆庭,善把人脉经营成钱脉的古泉大师)、赵权之、杨成麒、何雨霖及马定祥等人。记得当时也有人在练习簿上做记录,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钱币史料在“文革”中均遭散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孙鼎家被赶出花园洋房,搬到常熟路113弄19号,距离马定祥家倒是不远。

周季木、孙鼎旧藏青铜器全形拓四种

一家三口都捐赠

早在1959年4月,孙鼎曾响应国家号召,作为上海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向建国10周年献礼,将自己收藏多年的国宝级文物,捐献给北京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有乾封泉宝、天圣通宝等10枚珍贵古钱,西周御王良爵(上有铭文21字,为已知字数最多的铜爵)。另外,还有孙鼎收藏的镇宅之宝“堰王玺”等,共计13件。马定祥以及罗伯昭、王亢元(详情参阅:大收藏家439期:王亢元,愿以十幢洋房换一枚壹元银币)等多位泉界好友,参加了在外滩附近的上海大厦举行的这次小型捐赠会议。

孙鼎逝世后,国家落实抄家物资归还政策,孙家取回了当年孙鼎珍藏的文物。孙太太景俊士于1979年1月31日写了《捐献书》,决定将孙鼎的全部藏品,铜器、钱币、书画、甲骨等多达1193件,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这次捐献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五百多件。

1997年,孙鼎之子孙伯起又将孙鼎留下的收藏品作了第三次捐献,包括《善斋吉金录》、《师匡藏泉》、《季木藏陶》等文物参考和鉴赏书籍共1218册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孙伯起认为自己和他的子女都不是从事文物研究工作的,这些藏书长期搁置家中不能充分利用,非常可惜。因此,他将这些书籍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图书馆,让父亲珍藏的书籍继续发挥作用,这也实现了孙鼎的遗愿。

孙家有两张褒奖状,一张是20世纪50年代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沈雁冰(茅盾)部长颁发的褒奖状,另一张是1979年上海市革命委员会颁发的褒奖状。孙鼎、景俊士及孙伯起,一家三人,捐献了大量的国宝级文物,真可谓是爱国的一家人!

罗伯昭、戴葆庭等七家题跋孙鼎旧藏《泉拓集珍》

万千身价一张纸

1991年秋,马传德同国后特地去威海路拜访孙太太景俊士。那一天,孙太太独自坐在沙发上,她看到马传德后非常高兴,两人聊得很多。她讲到孙鼎当年为了喜爱的钱币、青铜器等不惜重金购买珍藏的一些情况,她说现在都已经捐给国家了。其间她突然问:“传德,孙家伯伯捐的那些钱币应该值几百万元吧?"马传德说:“不止,何止上千万元!"她笑了笑,并用手指着身后墙上一张奖状,说:“孙家伯伯捐献了那么多东西,就是得到了这张纸……”

第二天,马传德去上海博物馆,见到陈佩芬副馆长,将孙太太现在生活条件不太好、比较困苦的情况向她反映。后来据陈佩芬说,她将马传德反映的情况立即转达给马承源馆长。上海博物馆马上送去30000元,却被景俊士谢绝了。之后,上海博物馆打算给孙太太买一个电动按摩椅,又一次被她婉拒了。

后来,由于上海博物馆有一条规定,凡是曾向博物饰捐献过文物的家庭,必须给他们每家每户安装一台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孙太太终于答应了。

参考资料

马传德《钱币界名人逸事》

文舟《孙鼎先生二三事》

丁蘖《孙鼎身系靖康通宝》

朱浒《从江口沉银谈大西国钱币:“西王赏功钱”何以如此珍贵?》

其它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KEFU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