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让胡路区一居民李先生来到萨尔图公安分局。一推门,他就把一堆玉石扔在了民警的桌子上,说道:“太坑人了!上面粘着土,里面有沁色,谁能想到全是假的?”
民警了解到,李某于2013年11月17日至12月11日期间,先后三次从两名江苏籍男子手中购买了“古董”200余件。后经鉴定均为假冒品。“骗你多少钱?”民警问。“134万。”李先生坐在椅子上直叹气。
骗子用了什么伎俩,让李先生掏出如此巨款?古玩市场水又有多深?
134万买来200余件“古董”
去年11月的一天,李先生两口子在萨区一商场溜达,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地摊上摆着各种玉器、酒杯和铜器,十分精美。两名摊主穿着破旧,自称是农民,老家在南方,古墓多,盗墓的也多,这些东西都是从老乡手里收的,不仅保真,还便宜。
李先生愿意看央视“寻宝”栏目,学了很多古玩知识的同时,看很多人都有传家宝,自己心痒痒,也很想淘一些。摊主看出了李先生的心思,忙又说:“我们兄弟老家在江苏邳州,第一天来大庆,您还真赶巧了。”李先生一听心动了,他怕东西再让懂行的人收了,连忙讨价还价,最终花14万元全收了,双方还留了联系方式。
没几天,摊主又约李先生看古玉,说是春秋的,件件都是出土文物,个个都是传世宝贝。一顿忽悠下,李先生又掏了钱。
前前后后,李先生在这名摊主这儿买古董花了134万。他几乎每天都把买来的200余件宝贝摆一地,逐个把玩,觉得自己可捡大漏了。
“古玉”其实就是普通石头
去年12月,李先生家人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说是江苏邳州有很多骗子,专干卖假古董的生意。家人把这事告诉了李先生。李先生按网上辨别假玉的方法做了个实验,他把“古玉”反复洗,慢慢地光泽没了,而且越来越黑。
李先生懵了,忙带上这些玉器去哈尔滨找专家鉴定。经检测,这些“古玉”都是普通石头或廉价玉石做成的,原料不过几百元一吨。这些成品,成本也就在20万左右。
李先生报案不久,这名摊主又打来电话说:“从老家带来了大批‘古玉’,价值100多万元。”民警让李先生稳住骗子,约定地点交易。同年12月21日,民警在哈尔滨将这伙骗子一网打尽。
经审讯,两名嫌疑人都姓顾,他们交代,这些“古玉”都是在邳州一个小作坊通过模具灌注法制成的,然后又拿到山东进行做旧。民警已起获赃款60余万元,此案在进一步审理中。
行家淘古玉都可能“打眼”
1月8日,记者来到大庆古玩市场,走了一圈,发现卖玉器的店很多,但玉器都摆在精致的橱窗里,没有成堆放的。一位店主说,古玉难求,一是祖传的人家很少卖,二是出土的非常少,所以作假的就多了,手段层出不穷,专家都可能“打眼”。
记者给其看了警方拍摄的假玉照片,他一看便说是假的。他解释说,玉,石之美者。所以很多石头都可以仿制。从照片来看,这些玉石上面有“土沁”,像是出土的,但这种沁色很好弄,把黄土巧妙地用胶水粘在所谓的“古玉”上就行。再说这假玉的颜色,俗称“鸡骨白”,就像煮熟的鸡骨头,看似古老,却可能是把次等玉石放在火里烤,趁热时用冷水猛泼造成的。类似的方法还有“提油法”、“酸蚀法”、“石灰法”、“水坑法”等。
当这名店主得知有人买这些“古玉”花了134万时连连摇头,他说:“一块真正的春秋古玉可能就是这价。古玩这行需要很多知识,初级的收藏者还是慎重购买来路不明的东西,现在还想捡漏几乎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