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 > 沈寿亲绣《马头》与名画绣作联展

沈寿亲绣《马头》与名画绣作联展

图文 收藏天下 2014-02-08 11:18:46

一段注定引起中外艺术界轰动的佳话昨起在南通上演,三位艺术大师精心创作的以马为题材的传世之作:沈寿亲绣的《马头》与取材于徐悲鸿名画《奔马图》、范曾佳作《飞马图》的绣作,齐聚于濠河之滨的南通沈寿艺术馆,共迎马年的新春佳节——

沈绣艺术馆内,绣娘根据徐悲鸿的《奔马》进行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沈绣众多精品中,以马为题材的作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沈寿艺术馆收藏的一批刺绣艺术精品中,由沈寿亲自设计、绣制的真品真迹《马头》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开馆20多年来,这件沈绣精品吸引着无数刺绣艺术爱好者前来“朝圣”。春节前,外交部订制的徐悲鸿的《奔马图》和范曾的《飞马图》,再次由沈寿艺术馆担纲。马年春节前夕,记者走进沈寿艺术馆,探访这“以针代笔”的马的杰作。

沈粹缜捐赠出珍藏70多年的镇馆之宝《马头》

作品完成于1918年,是其姑妈沈寿绣了送给邹韬奋的。

在沈寿艺术馆收藏的一批刺绣艺术精品中,有两件不得不提的镇馆之宝——《马头》和《蛤蜊图》,它们均是沈寿亲自设计、绣制的真品真迹。这两件沈绣精品的捐赠者,都是沈粹缜。沈粹缜是邹韬奋先生的夫人、原国家副总理邹家华的母亲。 1914年,张謇在家乡创办女工传习所,刺绣艺术家沈寿应聘来到南通,也正是那个时候,年仅12岁的沈粹缜离开了家乡苏州吴县,来南通学习刺绣与绘画,一直陪伴在姑妈沈寿身边。“《马头》完成于1918年,是姑妈绣了送给韬奋的,因为他属马。 ”沈粹缜回忆,当时沈寿处于刺绣艺术巅峰的阶段,她把一根根细细的丝线再劈成八丝、九丝,甚至十二丝来刺绣顺风飘拂的马鬃,使人一眼看去是那么空灵、飘逸;马的眼睛则用擞和针法,掺杂深浅不一的黑白丝线,由外眶往内圈逐渐收拢,从而使瞳孔显得更加炯炯有神。

这幅颇为传神的沈绣精品《马头》一直得到邹韬奋、沈粹缜全家的喜爱,后来一直挂在邹家华的书房。“建馆之初,空空如也。沈老先生听说后,二话不说,立即把珍藏了70多年的《马头》和其他一批珍品捐赠给了馆里。 ”至今回忆起那一幕,沈寿艺术馆馆长卜元依然感动不已。

1992年,在女工传习所旧址上,沈寿艺术馆正式建成开放,邹家华题写馆名。一组组历史照片以及《马头》《蛤蜊图》等刺绣实物,详细再现了中国近代刺绣大师沈寿的艺术业绩及其弟子的刺绣艺术精华。

卜元介绍说,《马头》是一幅写实的绣品,沈寿用手中的针线将马头的每一个部位都表现得惟妙惟肖,就连缰绳都好似动了起来。绣品采用满绣的手法,整个绣面显得更加厚重。“这幅作品代表了仿真绣最成熟、最高超的技艺,一针一线都是沈寿用最美妙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的。”

2000年,在南京第六届全国艺术节上,这幅沈寿当年绣制的《马头》,荣获金奖。

卜元说,虽然这幅《马头》原画的作者已经不可考,但是经过沈寿以针代笔的再创造,这匹马仿佛有了生命。尤其是马的眼睛,特别传神,就像是在说话。“人们常说老马识途、马通人性,说的就是这匹马。 ”

2012年,著名主持人、表演艺术家、收藏家王刚在沈寿艺术馆看到这幅精品后,惊叹道:“看,它活了,会说话!”

沈绣作品《飞马图》

外交部定下徐悲鸿的《奔马图》作为沈绣国礼

马年绣马均是大师级作品,它是从徐悲鸿7幅画中选出

春节前夕,李锦云、印俊平、冯丽等几位沈绣工艺大师正在赶制最后一幅国礼——现代绘画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图》。

在中国,徐悲鸿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在继承中国绘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西画之长,创造出自己独特风格,其中最能代表和体现徐悲鸿艺术水平、最能反映他的个性、也最能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于他对马的描绘。徐悲鸿笔下的马,千姿百态、豪迈奔放,或奔腾跳跃、回首长嘶,或腾空而起、四蹄生烟,不仅外形逼真,而且神态生动。

卜元告诉记者,去年9月,外交部向馆里定制一批以马为题材的沈绣国礼。“中国画坛几乎历代都有画马的高手,但徐悲鸿的马更具有精神和动感,散发着英雄主义的精神,被誉为‘天下画马第一人’。 ”卜元说,就像说到齐白石,人们自然会想到虾一样,徐悲鸿的马已经成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典型代表和象征。“外交部下了订单之后,我们很快组织人员上绷开绣。 ”卜元介绍道,在徐悲鸿众多以马为题材的作品中,他们初选了7幅作品,单马为主、双马为辅,一共9匹。11月份外交部看样后,定下了其中的《奔马图》作为国礼。

徐悲鸿画马多写意,水墨淋漓,结构准确,对绣师的要求因此更高。为了赶制“国礼”,卜元组织了沈绣传人李锦云、印俊平、冯丽等南通资深绣娘亲自绣制。“绣的过程相当于一次再创作的过程。 ”卜元告诉记者,沈绣是用针和线来表现出艺术形象,与绘画在手法、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完成后的作品看似和原作相差无几,但这两者的创作并不是一个概念。根据每一幅书画作品的风格,要考虑采用哪种针法、选用哪一种质地的底料进行上稿;在整个绣制过程中,不仅要求刺绣者耐心细致,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首先你要看得懂画,理解作者的意思,把精、气、神用针线表达出来。 ”

卜元说,徐悲鸿不像古人那样热衷于画鞍马,他喜欢画野马,瘦而有力、更有豪放不羁的气质。“这源于他身处的环境,他想通过一匹匹充满斗志的马,来激励人们一致抗日、奋勇杀敌。”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