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连创“六个一”:真·名副其实“钧一代”
瓷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世界印象”,瓷器英文和中国的英文几乎对等,而钧瓷是中国第一陶瓷,钧瓷以“如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举世闻名,以200多道工序,极低成品率傲视群瓷,从唐宋开始逐渐被帝王“御用”,平常老百姓别说使用,家里私藏钧瓷就是杀头之罪,素来就有“千年皇家御用,玛瑙翡翠烧制”的盛誉,这正是钧瓷作为“帝王之瓷”的最好见证,但后因战乱等原因,钧瓷技艺逐渐失传。
新中国建立后,在周总理亲自关怀下,钦定“钧瓷五老”复活钧窑,经过多年艰苦努力,钧瓷技艺最终得到恢复,并逐渐形成当代中国钧瓷工艺科技、近年来,随着“文化兴国、文化强国”国家战略的兴起,钧瓷再次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文化名片”,钧瓷最高市场拍卖价格也从370万元一路飙升至5800万元,成为陶瓷收藏新的风向标。
北宋-钧窑窑变釉花盆
成交价:5800万元
唯一在世的“复活钧窑” 国宝大师
而中国复活钧窑五老中:刘富安、晋佩章、孔铁山、任坚四位已仙逝,目前四位作品拍卖价格均过百万,而今唯一健在的仅剩89岁的苗锡锦大师,他被誉为“钧瓷活化石”。
作为钧瓷界的泰斗级大师,苗锡锦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挚爱的钧瓷事业,为钧瓷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苗锡锦
苗锡锦,1930出生于钧瓷故乡河南禹州神垕镇,至今从事钧瓷创作已整整70年,可谓与新中国同岁。70年来,苗锡锦一直从事对钧瓷的研究,参与了钧瓷恢复的全过程,对钧瓷的发展历史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并有不少新的发现,特别是在神垕境内的下白峪村首先发现了唐代黑釉花瓷古窑遗址,为钧瓷“始于唐”在神垕境内找到了可靠的历史依据,并载入《中国陶瓷史》。苗锡锦平生酷爱钧瓷事业及钧瓷文化,先后收集古钧残片2万多片。
苗锡锦著作
第一位为“钧瓷”立传者
在苗锡锦的艺术生涯中,他除了重视考古研究,还坚持著书立说,1999年,苗锡锦主编的《钧瓷志》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我国第一部钧瓷志书、首部钧瓷历史的专业文献,填补了国内五大名瓷志书的空白;2000年苗锡锦又在禹州市磨街乡发现底部有“钧州西吴镇周家造至元七年”字样的钧瓷残器,为钧瓷“盛于宋,发展于金”找到了实物证明。
苗锡锦考察古代钧窑遗址
2001年苗锡锦与山东硅酸盐研究所所长刘凯民合作,发现了唐花瓷同后世出现的宋元钧窑系分相乳光釉的源流和传承关系,为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找到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唯一荣获 “中国陶瓷艺术终生成就奖”的钧瓷大师
为表彰为工艺美术事业作出贡献的老工艺美术工作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设立“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荣誉奖项,“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是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设立的一个奖项,获得者必须一直在陶瓷艺术领域辛勤耕耘,为传承陶瓷事业做出很大贡献,年龄在70岁以上,苗锡锦是钧瓷界唯一一位获得者。
“苗家钧窑”成为唯一一个入选 国家非遗保护研究基地”的窑口
2013年1月16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在京命名并颁牌。这是继2011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命名后,又一项国家级非遗保护基地诞生,同时也意味着非遗保护实现了实践创新与理论研究的两轮并进。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出席仪式并为入选单位颁牌。
韩美林大师拜访苗家钧窑
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4个传承单位中,禹州市苗家钧窑便是其中唯一一个制瓷窑口。据介绍,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中遴选出的保护成效好、具备一定研究能力,并已推出初步成果的传承单位。
唯一承担 世博、奥运双国礼制作的国宝大师
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被两代国家最高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无论是举国欢腾的北京奥运会、还是大国崛起的“一带一路”国际领导人峰会,均用苗家钧瓷作为国礼。
苗家钧窑奥运国礼瓷
2008年,苗家钧窑《长城鼎》作为奥运第一国礼赠送204个国家元首,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海博格收藏苗长强作品“双龙瓶”和“和平友谊鼎”;2010年3月,苗家钧窑《双龙瓶》作为国礼赠予俄罗斯总统普京;2010年3月,《三阳开泰》作为国礼赠予芬兰总理玩哈宁;《泰尊》作为国礼赠予韩国总统朴槿惠;《八方进宝瓶》被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定为对外友好交流的高端国礼。
萨马兰奇代表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
收藏苗家钧窑长城鼎
钧瓷界唯一荣获 “建国70周年纪念勋章”的当代大师
2019年,时值祖国70华诞,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表彰苗锡锦对于中国钧瓷发展所做出的的杰出贡献,国家为其隆重颁发“建国70周年纪念勋章”,礼赞在苗锡锦大师的引领下,当代钧瓷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面对冬日暖阳,89岁高龄的苗锡锦感慨:“我始终感念我有幸出生在神垕,有幸进入瓷厂,有幸与国内外陶瓷人士结缘,最终有幸为钧瓷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我感到很荣幸!”悠悠70载,苗锡锦大师于耄耋之年,依然保有对钧瓷的满腔热情,继续书写着当代钧瓷的不朽传奇。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陶瓷研究员、陶瓷世家、教授王怀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4日晚上6点28分不幸逝世,享年82岁。王怀俊先生的辞世,是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重大损失,更是景德镇陶瓷文化
4月8日下午,北京市工艺美术技师学院成功举办“匠心筑梦·技启未来”首届非遗文化节暨大师收徒仪式。这是学校升格为技师学院后,举办的首个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北京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领导、国家级及北京市工艺美术
李志强(老强),1982年毕业于中国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研究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国摩海德州立大学荣誉、客座教授李志强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
2022年12月16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发布讣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逝世。他的离去,是景泰蓝艺术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巨大损失。张同禄大师与作品《鸟杯》张同禄大师1942年2月出生,第
2022年9月24日,“京冀联谊相倚为强——收藏天下第七届篮球联赛”开幕式在主场篮球公园隆重举行,来自单位参赛队员、工作人员及观众参加开幕式。参赛队员合影颁奖留念收藏天下总裁董文星致辞篮球赛是收藏天下
【艺术人生】永远怀念清华美院教授黄国强。
清美三大巨匠之一——黄国强教授的艺术之路。
吴冠中,1919年出生,2010年6月25日逝世。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大师,杰出中国国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性画家之一。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画家吴冠中声名显赫,他的艺术风格特立独行,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个很有争议和话题性的人物,主要是因为他所提倡的艺术之法。吴冠中曾说过:“我的一生就是做两件事,一是油画的民族化,一是中
2021年6月,清华美院为其功勋元老何镇强举办“画如江山·妙笔丹青”展览。据悉,2022年将再次为其举办展览。清华美院四老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家清华美院作为我国的最高艺术学府,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