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艺术 > 新观念让传统文化与观众更亲密

新观念让传统文化与观众更亲密

图文 收藏天下 2014-04-18 10:30:19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如今已成为越来越热门的话题,由此展开的各种尝试和努力也时有见闻。国家博物馆日前启用新版门票便是其中一例。新版国家博物馆门票一经推出,就以其印制成本大幅降低、科技含量显著提高、承载更多新的服务内容等特点,受到游客的普遍好评。所以,在社会各界广泛探讨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背景下,国博此举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厚,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凝聚在各地或各级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之中。因此,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存储着文化历史记忆,是激发人们创新的源泉之一,更在于它是国民终生受教育的场所,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在博物馆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而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走进博物馆也逐渐成为当下民众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如何让更多人以简单、愉快的方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动人的一面在人们尤其是在青少年内心生根发芽,吸引青少年主动探索,博物馆依旧任重道远。

“三馆免费开放”政策实施几年来,在提高全民文化素养上收效显著,人们出入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逐渐日常化。但要真正拉近民众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对于博物馆而言,仅靠免费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国家博物馆新版门票启用前,民众虽然可以通过现场领取和电话、网上、短信预约等方式获得免费参观票,但由于门票实施实名认证,赶上参观高峰,领票窗口常常排起长队。如今,经过升级改造后的新版门票由于在技术手段上有了大幅提升,出票、检票速度快了很多,大大减少了观众排队领票的时间,有效提高了观众进馆速度。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一经提出,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号上线、南京市博物馆将馆藏的40余件一级文物打上二维码、甘肃省博物馆将10余件国宝级文物以图片、文字、声音的模式进行全方位展示和介绍,以及国家博物馆新版门票的启用,这一系列举措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博物馆在自身角色定位上,实现了逐步由重“物”到重“人”的观念转变。但总体来看,囿于服务理念、管理意识、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欠缺,这样的转变尚未形成规模。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既要激活、养活传统文化,更要用活传统文化。而如何用活传统文化,作为博物馆,如何扮演好生动、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的角色,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尽可能地避免让馆藏文物成为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让它们走出“深闺” 、走近民众,以更加丰富、新颖的方式焕发生机与活力。只有文物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博物馆的社会效益才能真正体现。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