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 > 中国花鸟画的“节点”与“结点”

中国花鸟画的“节点”与“结点”

图文 收藏天下 2014-07-04 09:41:43

中国花鸟画在近30多年的发展中,有两个最为突出的现象:一是“节点”——发展的瓶颈;二是“结点”——创新的基石。如何突破“节点”与融合“结点”将是未来花鸟画发展的两大主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节点”的解释是:“电路中联接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点”。由此可见,“节点”是一个起着相当关键作用的点,可谓承上启下;而“结点”则是“结合”、“融合”之意。如何在花鸟画的创作中,继承传统并大胆吸收姊妹艺术如雕塑、戏剧、舞蹈、电影电视等,抑或是西方近现代艺术如印象派的色彩与光感等方面的表现技巧,融会贯通,并在构图、光影上等加以突破是值得每一位画家思考的。

李采姣 金风携贵来 68×68cm 2014年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花鸟画要超越“节点”,画出新意来很难,因为“年年岁岁花相似”;更有部分人认为花鸟画要画出大格局来,必须借助于工笔、依靠制作才能完成。因此,各大展览上,工笔花鸟作品占绝大多数比例,且大多是恢宏巨制,而真正的写意花鸟作品尤其是大写意花鸟作品却难觅踪影。即使有出现,也往往不尽人意,要么用笔草率,内容空洞;要么乱涂乱泼,没有法度。其实大写意作品是在对“形”的精准把握、高度概括基础上的洒脱与放开,看似无形,实则形藏其中;近看抽象,远看则具象毕现。这种在各大展览上出现工笔花鸟作品一边倒的倾向,实际上就已经昭示出了花鸟画存在的“节点”现象。

任何画家创作,都绕不开并以之为追求的“精神指向、格调、技法”三个方面。在我看来,这三者是一个倒三角的关系,为大多数人所倚重的技法处在最基层。因为对任何一个画家而言,技法仅仅是基础而已。而“格调、精神指向”才是画家品格、学识、秉性等综合素养在画面上的全面体现,是判断作品优劣高下的主要风向标。博导何水法先生就曾对我说过:“一个人的作品是否超凡脱俗,从他的第一笔下笔就可以判断出来了。”我仔细咀嚼他的话语,感觉说得非常精辟。看似普通的落笔,实际包含着画家的审美诸如“俗”与“雅”、“高”与“低”、“清”与“浊”等问题。回想自己结缘花鸟画,得益于母亲从小的熏陶。我的母亲是一位绣花高手,她用长短针刺绣出的蝴蝶、喜鹊、牡丹、梅花等物件是我儿时最为崇拜的作品。我常学母亲的样子,拿着白绸布比画描摹自己心中的一花一草。也或许是性情使然,7岁开始拜师临帖习字的我,15岁那年蒙老师指点,学习花鸟画。而这一选择,就成为了终生的追求。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个具有自己个人面目的花鸟画家,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尤其在破解花鸟画的“节点”与“结点”上,需要穷毕生之力而为之。纵然这样,亦无怨无悔。

纵观近30多年来的中国花鸟画坛,真正画得好的、颇具深厚功力和独特个性的花鸟画家寥若晨星。我常在想:对现在的画家来说,条件是如此的优越,外出写生又是如此的便捷,哪怕是走出国门,去美洲、欧洲、拉丁美洲等世界各国观赏奇珍异卉,也不足为奇。加上还有浩如烟海的临摹范本,但为什么就出现不了“大家”呢?归根结底,一方面是看不清功利社会的误导;他们一部分人为了迎合社会的喜好,醉心于形成所谓的自我风格与流派,从此固步自封,坚如核桃,再也吸收不了来自各方的养分;而另一部分人则随着探索之路的深入,在寂寞难耐之时,放弃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走上了求新求怪之路。另一方面,那就是对传统中国花鸟画作品的继承与临摹问题。因为要想充分领悟传统花鸟画大家的精髓,就必须要在临摹上下足功夫。有人认为临摹就是要等同于原作,要“像”。事实上这是一个表象,应该对“临什么、摹什么、继承什么”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我们临摹的作品都是花鸟画领域的某个“节点”的大家作品,他们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都把某一方面推向了前人未有的高度。而我们的临摹就是要在源头活水的基础上去探究各大家的创新之路,然后汇各家之长为我所用,找到与自己合拍的“结点”。所谓的“先师古人,继师造化”说的就是临摹与继承的关系问题。只有扎扎实实地去临摹过古代大家诸如文仝、王冕、崔白、法常、宋徽宗、林良、吕纪、陈洪绶、任伯年等人的作品,才能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去体会这些大家的立意、构思、创新等问题,然后对其进行消化、吸收,再转化为自己的笔墨语言。就像黄宾虹先生所说的“集大成而自创新格者为上。光学古人者为次之,不学古人只学当今者为次次之”。这是告诫我们不论学习任何东西,从其源头入手是最为理想的方法,也就是要“取法乎上”。对每个花鸟画家来说,用古人的笔墨画当今的感受,是成功的捷径之一。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在经历过“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重境界的心路历程后,才会深刻感知到在破解花鸟画的“节点”与“结点”的问题上,不仅需要画家有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考力、非凡的创造力,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因为对“节点”与“结点”的把握,是衡量未来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参照。而这两方面也会在纷纷扰扰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在中外艺术文化的融合、交流、互补中,兼容并取。寄希望每个画家都能找到自己的“节点”和“结点”,继而在某方面实现突破,为花鸟画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

  • “胜利与和平”主题创作陶瓷艺术展启动,“瓷说抗战”传承历史记忆

    ▲“胜利与和平”主题创作陶瓷艺术展在京开幕2025年8月1日,“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创作陶瓷艺术展”启动仪式在北京陶瓷艺术馆举行。本次展览由中国陶瓷工业

    资讯 2025.08.02 浏览:381
  • 展览预告 | “胜利与和平”主题创作陶瓷艺术展

    展览信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胜利与和平”主题创作陶瓷艺术展主办单位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收藏家协会支持单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协办单位全国产瓷区政府省

    资讯 2025.07.31 浏览:732
  • 献礼伟大胜利《海晏河清・祥瑞和尊》首发仪式在京举行

    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九万里山河锦绣未央。2025年7月26日,“承时代荣光铸盛世铭尊”献礼中华民族伟大胜利之大国重器《海晏河清・祥瑞和尊》首发仪式,在中国政协文史馆隆重举行。中国政协文史馆是全国政协办

    资讯 2025.07.26 浏览:613
  • 赖德全陶瓷艺术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在文化交流的广阔舞台上,陶瓷艺术正以独特的魅力连接着世界。其中,赖德全的陶瓷艺术更是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与载体,熠熠生辉。印象彩《花语》印象彩2025年6月6日,景德镇赖德全现代美术馆迎来了一

    资讯 2025.07.19 浏览:382
  • 收藏天下受邀赴禹州中国钧瓷博物馆参观学习 ·共鉴千年瓷韵传承

    2025年7月11日,收藏天下全体员工来到河南禹州中国钧瓷博物馆,开展以“探寻钧瓷文脉,感悟匠心传承”为主题的文化研学活动。此次参观旨在深化员工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理解,汲取非遗文化精髓,为推动当代工

    资讯 2025.07.12 浏览:394
  • 严正声明:关于冒用我司名义进行诈骗活动的澄清与警示​​

    声明方:收藏天下(北京)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司”)发布日期:2025年7月8日近期,我司发现并确认存在多起恶意冒充我司身份进行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伪造我司公章及各类文件(如《邀请函》、《

    独家 2025.07.08 浏览:435
  • 红色艺术瑰宝《绣画双绝》首发仪式在京盛大举行

    6月15日,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主办、收藏天下承办的“红色艺术瑰宝·致敬伟大胜利”——《绣画双绝》作品发布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文化艺术界领导、专家、收藏家及媒体代表,

    资讯 2025.06.15 浏览:861
  • “浩瀚与永恒”国际当代名家戈鲁全球巡展在京开幕

    6月7日,“浩瀚与永恒”国际当代名家戈鲁西班牙皇家艺术家协会出版作品特展在京开幕。作为本年度最受瞩目的国际艺术盛事之一,展览汇集了这位被好莱坞资本签约的首席艺术家100余幅代表作。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

    独家 2025.06.07 浏览:612
  • 悼高振恒教授:艺魂永驻·灿彩长存

    2025年6月3日,津门山水画派黯然失色,画坛同悲。原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津门画派山水画之当代领军人物高振恒教授,驾鹤西归,享年85岁。这位以"灿彩山水"名震画坛的艺术大家,用毕生的丹青生涯绘就了中国

    资讯 2025.06.07 浏览:913
  • 收藏天下 × 嘉德 | 迈出战略布局的关键步伐

    2025年4月23日,第四届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在王府井大街北京嘉德艺术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中国艺术品领域的领军企业,收藏天下与嘉德首次达成合作,呈现高端艺术珍品及文创产品,推动当代艺术收藏的国际化传播。

    资讯 2025.04.23 浏览: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