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艺术 > 佛造像:宗教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佛造像:宗教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图文 收藏天下 2014-07-31 08:37:05

在第一个高潮阶段,内地有很多家拍卖公司都加入了佛像拍卖这一板块,如保利拍卖、嘉德拍卖等,其中瀚海拍卖设立的佛像专场的表现很有代表性。2006年,是内地佛教艺术品市场开始运作的初期。北京翰海推出的“永乐气象——明初宫廷鎏金铜佛像和法器”金铜佛像专场,成交的7件拍品中,有6件成交价过百万元;2007年,又相继推出“经辩”和“菩提主义”金铜佛像专场,成交率均在80%左右;2008年的“拈花微笑”“善乐之邦”金铜佛像专场和“大势至——中华宗教雕塑艺术瑰宝”汉传佛教造像专场,共推出307件拍品,总成交额1.3亿元,其中一件“明代铜漆金西方三圣佛立像”以918.4万元成交。2008年整个内地艺术品市场因国际金融危机的牵累遭遇严重冲击,加之大量赝品冲击市场,造成市场混乱,使得整个艺术品市场处于盘整阶段。佛像板块能在这种环境下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证明内地藏家对这一板块的接受度很高。

  
  2009年无疑是市场的休整期,2010年至2011年,佛造像拍卖开始稳中有升,终于在2012年出现了以金铜佛像为代表的市场逆转,其中以瀚海拍卖和嘉德拍卖为代表。2012年秋季翰海推出“金粟神光——比利时私人珍藏佛造像”专场,35件藏品源于藏家40余年的收藏,成交率高达100%。同年,中国嘉德秋拍“盛世佛缘——金铜佛造像精品”专场的成交率也达到了82.48%,给处于调整时期的艺术市场带来一丝暖意。
  
  而2013年春拍,翰海推出“五觉-金铜佛像”专场,95件拍品100%成交,总成交额为9103.4万元。北京保利推出“自在菩提”——中国金铜佛造像、唐卡专场,成交额为5777.03万元。中国嘉德的“盛世佛缘——金铜佛造像精品”专场成交额为5083.69万元,成交率为84.08%,从中可见市场的稳步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市场中关注佛像的人越来越多,这得益于多年来的市场培养。虽然之前2006年至2008年市场曾出现一轮高潮,但一些藏家是跟风购进,他们觉得带宫廷款的明清宫廷造像价格应该高,实际上还没有真正领会佛教艺术品的真正价值。这几年,国际藏学研究兴盛,艺术机构、学者所做的研究为艺术品市场提供了专业的理论基础。各大拍卖行也通过不同的专题拍卖对藏家进行引导和培养,帮助人们认识什么样的佛教艺术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因此如今出现第二轮市场高潮也在情理之中。
  
  有别于国人审美喜好的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的佛教国家比较多,这些地区佛像收藏市场的收藏人群和审美文化与国内均有所区别。根据一西平措介绍,东南亚的佛教艺术收藏在国际上一直比较稳定,现在市场稍有滑落但是仍有其市场空间,国际市场将其看作纯艺术品的比较多。“因为中国人对东南亚佛教艺术还不是特别了解,而且东南亚佛像的面相不是中国人所熟知和喜爱的,普遍是高挑的眉毛,脸型较瘦,与中国人了解的佛与菩萨丰腴、圆润、慈悲的面相有一定的视觉差距。所以,东南亚的佛教艺术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广泛的市场,收藏人群以欧美为主,如柬埔寨吴哥的石雕艺术。泰国的金铜造像在泰国本地和欧美有一部分收藏人群。对于国人比较熟悉的藏传佛像的收藏,从全世界范围看实力最强、收藏数量最多的则是瑞士藏家。”
  
  从地区上看,南亚把印度作为主要的线索,以早期佛教艺术为主。但我们今天讨论东南亚艺术的时候,不见得是佛教艺术,对于印度来说反而印度教雕塑更多一些。如今常见的东南亚艺术主要包括印度、尼泊尔、孟加拉、柬埔寨、泰国,缅甸也涉及到一小部分。
  
  从欧美国家历史悠久的东南亚艺术品拍卖中可以看到,纽约苏富比从1967年就开始有东南亚的造像专场,纽约佳士得紧随其后,大概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此后两大国际拍卖行的类似东南亚专场一直在纽约延续下来,常见的说法不是“佛像艺术专场”,而是类似“印度、喜马拉雅和东南亚艺术专场”的称谓。直到今年,纽约苏富比中断了这一专场,将其改为展销活动。一西平措认为:“这样做首先是资源枯竭造成的,如果不能达到一定的数量,举行拍卖会比较辛苦;再者因为作品价位较高,拍卖行可能也把握不太准。之前,拍卖行也以这种形式做过当代水墨等类作品的展销,效果非常好,但是秋季推出的佛教艺术品展销收效甚微。”
  
  而纽约佳士得2013年秋拍“东南亚及中国西藏造像”专场仍在继续。其中,23厘米高的尼泊尔立像以29万美元成交。一件银质大威德金刚以26.7万美元成交。全场最值得期待的一件9厘米高的斯瓦特造像以17万美元成交。132厘米高的尼泊尔木雕,以15万美元成交,从中可见尼泊尔佛像涨势喜人。
  
  对于国内收藏界而言,元代以后的佛像仍然是收藏的重点,比如前些年人们热衷的明代永乐至宣德时期的佛像艺术品,或者16至18世纪清代宫廷金铜佛像。收藏早期具有汉地特色作品的人较少,比如11至13世纪帕拉时期的金铜佛像和产自克什米尔、达拉克一带的佛像,原因在于大多数人对这类佛像不太熟悉,对其价值不够了解。看来,国内藏家对于高古佛像文化价值的认知仍有待提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类金铜佛像的收藏形势会更加明朗。
  
  艺术银行VS一西平措
  
  艺术银行=ARTBANK一西平措=一西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佛教艺术部主管
  
  ARTBANK:受国内藏家欢迎的拍品都有哪些?
  
  一西:在北方市场,明清佛像比较受欢迎,藏家对这类佛像见得最多,最熟悉;南方市场对明代之前的佛像比较喜爱。市场上主要还是宫廷造像尤其是清代宫廷造像居多,因为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如在第一轮成长期就可以看到明代永乐佛像价格较高。在去年底,兴起了一波以西藏等地为中心的造像艺术的高潮,以丹萨替寺庙遗留的佛像为主。现在,早期造像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市场也逐步稳定上升。
  
  ARTBANK: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有哪些区别?
  
  一西:在国际市场上,真正具有很高价值的佛教艺术品最终还是被外国人请走的多。在欧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对喜马拉雅宗教艺术品的拍卖。大约3年前,香港苏富比拍过一尊底价为6000万港元的度母,虽然流拍,但是在拍场外还是被外国人请走了。2011年,美国佳士得上拍的一尊真武大帝和一尊大理的阿嵯耶观音也拍出了高价。
  
  ARTBANK:佛像的材质、年代对收藏有哪些影响?
  
  一西:对于收藏者而言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首先,形式的精美,如线条、形状等是收藏的第一个要素;第二,关注的是佛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第三,关注不同材质的特殊性,材料的美感有时体现在翡翠、玉石、纯金银、木雕等材质上;第四,关注佛像的工艺,有很多少见的工艺制作如错金银、镶嵌宝石等。目前国内追捧的仍然是金铜造像,因为铜质的、鎏金的看起来比较华丽且易于保存。去年底在法国拍出约合7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木雕造像,可见国外在这方面的行动力是超前的,国内对于木雕以及老的作品的关注度要比国外差一些,在一些重要品类上还未能达到国外的价位。
  
  ARTBANK:2013年秋拍纽约佳士得推出“东南亚及中国西藏造像”专场,您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一西:纽约苏富比从1967年就开始有东南亚的造像专场,纽约佳士得大概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此后这种专场一直在纽约延续,常被称为“印度、喜马拉雅和东南亚艺术专场”。直到今年,纽约苏富比才中断了这一专场,将佛教艺术品做成展销活动,其中有中国、喜马拉雅艺术的佛像和唐卡等,但是效果一般。
  
  ARTBANK:您对今年秋拍市场有何预测?
  
  一西:今年秋拍市场一定会很好,11月8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是国内最好的展览之一,能使大家对佛像有一个新的认识,推动市场走向新的高点。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