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 > 我国曾发行多套抗震邮票

我国曾发行多套抗震邮票

图文 收藏天下 2014-08-08 17:35:41
  我国邮政曾发行了数枚抗震邮票,邮票生动地展现出我国悠久而丰富的地震资料,以及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东汉科学家张衡(78—139年)苦心研究多年,终于在132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北宋学者、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曾在《梦溪笔谈》中记下了许多对地学有价值的见解。明末科学家徐霞客(1587—1641年)用30多年时间游历我国广大地域,进行地理现象的考察,后人整理出版的《徐霞客游记》已成地学中的名著。这三位世界地震学的先驱和他们的研究成果,先后登上邮票。
  到了现代,中国又不断涌现像地质学家李四光这样的杰出地震学人才。1964年10月1日,原邮电部发行特67《石油工业》特种邮票一套5枚,其中第一枚为“地震勘探”,图案是一辆地震勘探车,生动说明地震学的重要性。1988年4月28日,原邮电部发行J149《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一套4枚,第一枚为“地质学家李四光”,图案是地质科研示意图映衬的李四光半身像。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我国河北省唐山地区遭遇了震惊世界的强烈地震。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举世罕见。为纪念唐山“7·28”大地震二十周年,原邮电部1996年7月28日发行1996—17T《震后新唐山》特种邮票一套4枚。“农舍”、“工厂”、“街景”、“海港”展示了地震摧不垮的人类精神。
  我国宝岛台湾也是地震频发地。1999年9月21日,台湾日月潭附近发生规模7·3级的大地震,台岛中部几个县市房屋全倒、半倒上千栋,数千人死伤。为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台邮政部门当年11月1日发行慈5《9·21赈灾》附捐邮票小全张一种。2000年9月21日,为纪念“9·21”大地震一周年,促进加强地震研究及防震教育,台邮政部门又特以“测震网络遍及全台”、“紧急救援全民动员”、“防震教育、防患未然”为主题,发行特415《地震》邮票一套3枚,采用张贴画的形式设计,具有直观、简明的宣传效果。
  2000年3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TP12《世纪之交千年更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种邮资明信片一套10枚。(10—8)“水利地学”片图、邮资图相同,突出展现王振铎上世纪50年代复原地动仪模型,以此代表中国既往数千年地学研究的伟大成就。
  2003年5月18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唐山抗震纪念塔》普通邮资信封1枚,邮资图里的纪念塔此前已出现在1996—17T《震后新唐山》(4—3)“街景”邮票图的远景中。1986年唐山大地震十周年之际,在市中心新华道、建设路十字交叉中心广场东部建起了唐山抗震纪念塔(又称抗震纪念碑)。
  2005年10月9日,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邮政局发行一套《中国的伟大发明》邮票一套4枚外加小型张。小型张再次把王振铎复原的张衡地动仪模型搬上方寸,与4枚邮票展现的“编织”、“造纸术”、“金属冶炼”和“历法”一起,构成古代中国造福世界的“五大发明”。
  为纪念中国地震局成立40周年、邢台大地震40周年、唐山大地震30周年,国家邮政局于2006年7月26日发行2006—17《防震减灾》特种邮票一套1枚,邮票以蓝色为基调,以地动仪、地球和地震波光束作为主图的素材构成,简洁明了且不乏艺术感,同时也寓意着地震科学研究的博大精深和任重道远。中国集邮总公司为此制作的首日封和纪念戳图案,也都是著名的候风地动仪。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国家邮政局在5月20日发行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附捐邮票1套1枚。设计者用三颗紧紧相连的心和附票上连续在一起的九颗红心的简约主图,寓意中国人民手拉手、心连心的爱心奉献,以及众志成城、共抗天灾的坚强信念。
  2013年4月,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5月3日,中国邮政发行了《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特种邮票,该邮票呈红、黑、白三种颜色,色彩庄重,图案上画着两只火红的手捧着一颗心,附捐联上三颗连着的心与地震波并排,上面写着“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的字样,还用小黑字标着地震发生的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设计简洁大方,彰显了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信心与力量。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

  • 赖德全陶瓷艺术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在文化交流的广阔舞台上,陶瓷艺术正以独特的魅力连接着世界。其中,赖德全的陶瓷艺术更是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与载体,熠熠生辉。印象彩《花语》印象彩2025年6月6日,景德镇赖德全现代美术馆迎来了一

    资讯 2025.07.19 浏览:146
  • 收藏天下受邀赴禹州中国钧瓷博物馆参观学习 ·共鉴千年瓷韵传承

    2025年7月11日,收藏天下全体员工来到河南禹州中国钧瓷博物馆,开展以“探寻钧瓷文脉,感悟匠心传承”为主题的文化研学活动。此次参观旨在深化员工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理解,汲取非遗文化精髓,为推动当代工

    资讯 2025.07.12 浏览:183
  • 严正声明:关于冒用我司名义进行诈骗活动的澄清与警示​​

    声明方:收藏天下(北京)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司”)发布日期:2025年7月8日近期,我司发现并确认存在多起恶意冒充我司身份进行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伪造我司公章及各类文件(如《邀请函》、《

    独家 2025.07.08 浏览:244
  • 红色艺术瑰宝《绣画双绝》首发仪式在京盛大举行

    6月15日,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主办、收藏天下承办的“红色艺术瑰宝·致敬伟大胜利”——《绣画双绝》作品发布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文化艺术界领导、专家、收藏家及媒体代表,

    资讯 2025.06.15 浏览:611
  • “浩瀚与永恒”国际当代名家戈鲁全球巡展在京开幕

    6月7日,“浩瀚与永恒”国际当代名家戈鲁西班牙皇家艺术家协会出版作品特展在京开幕。作为本年度最受瞩目的国际艺术盛事之一,展览汇集了这位被好莱坞资本签约的首席艺术家100余幅代表作。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

    独家 2025.06.07 浏览:369
  • 悼高振恒教授:艺魂永驻·灿彩长存

    2025年6月3日,津门山水画派黯然失色,画坛同悲。原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津门画派山水画之当代领军人物高振恒教授,驾鹤西归,享年85岁。这位以"灿彩山水"名震画坛的艺术大家,用毕生的丹青生涯绘就了中国

    资讯 2025.06.07 浏览:622
  • 收藏天下 × 嘉德 | 迈出战略布局的关键步伐

    2025年4月23日,第四届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在王府井大街北京嘉德艺术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中国艺术品领域的领军企业,收藏天下与嘉德首次达成合作,呈现高端艺术珍品及文创产品,推动当代艺术收藏的国际化传播。

    资讯 2025.04.23 浏览:586
  • 中柬关系迎来新定位 携手打造中柬命运共同体

    4月17日晚,中方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在金边和平大厦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宣布2025年为“中柬旅游年”。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表示,柬埔寨和中国长期以来相互尊重、平

    资讯 2025.04.19 浏览:794
  • 千年钧瓷传奇《金元钧瓷挂屏》研讨会在京圆满召开

    4月15日,由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钧瓷艺术工作委员会、禹州宋元钧瓷标本博物馆作为指导单位,收藏天下等联合主办的“窑火千年:从宋徽宗御用到现代复兴的钧瓷传奇”研讨会在北京盛大启幕。河南钧瓷博物馆古器物

    独家 2025.04.15 浏览:859
  • 两会后,多场敦煌官方大展集中亮相北京

    近日,分别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敦煌研究院、敦煌美术院等官方主办,在中国美术馆、北京展览馆与大钟寺文化产业园三大文化地标同步推出三场敦煌主题官方大展,多维度呈现敦煌石窟的千年瑰宝,为公众开启一场沉浸式

    独家 2025.04.01 浏览: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