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徐福山:漫谈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自唐以后,中国画因其特 有的表现形式以及含蓄、空 灵、幽远、超凡脱俗的意境, 成为了文人画家传 达思想情 感和审美理想的艺术语言, 取其意而得于象外,以诗为境、抒情言志,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趋向,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血脉。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 中提出“六法论”,其中“气韵生动”遂成为中国绘画的至高标准,成为绘画品格中的一种境界传达、感性认知。《难 经·八难》中说:“气者,人之本也。”《庄子·知北游》则称: “人之生,气之聚也。”
宋代郭若虚在其《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中说: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凡画必周气韵,方号世珍。不尔虽竭巧思,止同众工之事,号曰画而非画。故杨氏不能授其师,轮扁不能传其子。系乎得自天机,出于灵府也。
把气韵与人格相提并论,“人品高气韵不得不高”是后世艺术家追求人格锤炼,提升境界的精神依托,而“气韵生动”也成为了中国绘画的最高美学准则。画有气韵才有生命,生命的创造是中国画的根本,有生命的画才动人、感人,所以求气韵是画家之首要。而画之气韵就是画家精神气质的体现,是心中之气象。
纵观中国绘画史,对中国绘画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不难发现其情、其意、其境、其变、其笔和其墨,固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文人和画家的一种思想寄托,有其必然的阶段烙印,但追求“个性解放”、“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的艺术思想,却在绘画发展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清代绘画大师石涛说:“以形作画,以画写形,理在画中,情在形外”。说明了中国画重天趣,重自然,重心性,重思想,重感悟的特征是由来已久的。中国画与西画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具体的形式和技法上,更是人文思想的不同,是创作者的“心性”和感知事物的差异。中国画的技巧不崇尚光和色的视觉效果,而是“盖从悟处取法”,更强调了“神”和“写意”。所以,不论是双钩填彩的工笔,还是水墨淋漓的写意,不论是没骨点笃的小写,还是任性挥写的大写,在形式体性上总是从无到有。正如有论者所言:大有如无(法度),从简到繁、大繁如简;从形到神,大神如形(思理);从工到放,大放如工(气度)。正契合于“天下变通之大法”,要经过潜藏、萌生、繁荣和衰落这样几个不同的阶段,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而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及永无穷绝的发展空间,各流派的异彩纷呈及相互间的融合发展,犹如江河归海,滔滔之水总是后浪推前浪,百支汇聚方显壮观。
宋代苏东坡,不但诗、词、书法造极一时,而于画理 亦极精深,其对 笔墨的认识超脱于“形”之外,而重“理”与“意”,他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皿皆有常形,至 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 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不知。”他还说:“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矣。”又说:“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谨也。”他说的“常理”正是写意画赖以常存的根本。明代以后,随着写意花鸟画的成熟笔墨自身独立的价值受到高度重视,所以对形似如否的争鸣更为深入激烈,作画究竟是求形似,还是遗貌取神,触及到了写意画的核心问题。而王履云:“画虽状形,主乎意,意不足,谓之非形可也。虽然,意在形,舍形何所求意?故得其形者,意溢乎形,失其形者,意乎哉!”其主旨在形意之间,中心思想就是“形神兼备”,反映了对中国画的理性认识。
中国画的核心是写意,而“意”何来?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艺术创作的根本是“心”,意从心而立,画从意而来,构思、布局、笔墨、气韵、格调无不与此有关联。评论作品,看其是否传神,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修养,修养高则画品高,修养低则画品低。而说到修养,人们自然想到多读书,其实除此之外还包括很多的方面,如思维方法、理解水平、表现特长、意志强弱、心胸大小和生活实践等都可在修养之内。显而易见,环境、阅历、学历、师承、天赋、人品和个性都对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只有积蓄起一定的修养,才有可能在心手之间的笔墨变化实现感悟和突破。“神”全于意,形全于法,法是艺术思想和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一种表现手法,所以“无意无法,难传神貌”。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李志强(老强),1982年毕业于中国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研究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国摩海德州立大学荣誉、客座教授李志强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
2022年12月16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发布讣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逝世。他的离去,是景泰蓝艺术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巨大损失。张同禄大师与作品《鸟杯》张同禄大师1942年2月出生,第
2022年9月24日,“京冀联谊相倚为强——收藏天下第七届篮球联赛”开幕式在主场篮球公园隆重举行,来自单位参赛队员、工作人员及观众参加开幕式。参赛队员合影颁奖留念收藏天下总裁董文星致辞篮球赛是收藏天下
【艺术人生】永远怀念清华美院教授黄国强。
清美三大巨匠之一——黄国强教授的艺术之路。
吴冠中,1919年出生,2010年6月25日逝世。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大师,杰出中国国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性画家之一。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画家吴冠中声名显赫,他的艺术风格特立独行,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个很有争议和话题性的人物,主要是因为他所提倡的艺术之法。吴冠中曾说过:“我的一生就是做两件事,一是油画的民族化,一是中
2021年6月,清华美院为其功勋元老何镇强举办“画如江山·妙笔丹青”展览。据悉,2022年将再次为其举办展览。清华美院四老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家清华美院作为我国的最高艺术学府,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贯彻落
3月19日下午,“羽”诚信为伴,“羽”健康为舞——收藏天下第一届羽毛球赛正式在国际体育中心羽毛球馆拉开帷幕。受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影响,此次比赛更是极大的燃起了整个团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在增强身体素质
2021年9月26日,收藏天下副总裁张琪一行拜访了对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做出重大贡献的艺术家马汉跃先生。马汉跃先生回忆了自己的从画历程,从早期吸纳黄宾虹“五笔七墨”笔墨技法,到师从龙瑞,将太极皴法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