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 > 明代装饰玉带板的鉴赏知识

明代装饰玉带板的鉴赏知识

图文 收藏天下 2015-03-13 07:11:21

在中国以金玉来装饰衣裳服饰的起源由来已久。其中玉常用来装饰衣带。束带之用玉,则典籍载之最早见之于唐。而咸阳北周若干云墓出土的一条白玉九銙八环蹀躞带,将目前所知的玉带最早时间提前到了北周时期。自唐已降,历五代、宋、辽金、元乃至明。历代都将玉带与统治阶级权力与地位所相匹配,超迈金犀,拱若至高。本文详细介绍明代玉带板的收藏与鉴定。

《明史·舆服志》载:“凡帝王、一品、公、侯、伯、驸马、或皇帝特赐,方可用玉带”.《大明会典》上绘制的明代宫廷使用的腰带有大带、革带、束带、素带、带,据图可知,大带之上无装饰,其他带上装饰有镶嵌件。洪武二十六年定皇帝冕服,用革带及大带二种:“革带佩玉,长三尺,大带素白朱里,两边用缘,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由此可知,嵌玉之带为革带。革带上所镶嵌之玉件,据《大明会典》记载:“永乐三年定玉带,青绮鞋,描金云龙纹,玉事件十,金事件三”.“革带,前用玉,其后无玉,以佩绶系而掩之”.革带的嵌玉集中于带的前面。定陵中出土玉革带10条,其中6条为缀玉20件,一条缀玉13件,三条缀玉24件。据此而论,明代玉带嵌玉并无明确规定,但在考古发现与传世的明代玉带中,以20件玉饰组成一带最为多见。由此可知,玉带作为一种腰带的形制,以玉饰带自明代起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服饰,同朝服冠帽一样,并有数量上定制。

除皇族使用外,明代朝廷还将玉带用于赏赐。《大明会典》中“给赐”记:“渤泥国……永乐六年,王来朝,给冠带、袭衣,王子袭封,还国,赐金镶玉带一条。”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也有此事的记述。文武官员的朝服革带,也因品秩的高低而不同:“一品玉,二品犀,三、四品金,五品银钑花,六、七品银,八、九品乌角。”

明代玉带分光素与琱文两类,光素玉带使用较多,《明史》中也多有记载,定陵中出土玉带中有10条即为素带,已发现的明代藩王亲贵墓中所出玉带,素带也占很大比例,可见光素带并非等级较低者使用。就出土发现与传世光素带之质地看,多以玉质精纯的白玉为主,不饰纹饰可能与玉质较好,为凸显玉质之美有关。

一、明代玉带的特征

唐宋玉带多以浅浮雕图案为主,如胡人戏狮、胡人献宝、高士图或云龙纹。至元代,镂空技法发展至玉带上,开始出现双层镂空之龙纹、花草等题材。至明代,玉带的雕琢技法相较前代有了很大提高,工艺繁缛细腻,以单层高浮雕、双层镂空雕乃至三层镂空雕为精美。

明代玉带的装饰题材多样,分为瑞兽类、人物类、花草类与吉语类等,依故宫(微博)博物院研究员张广文先生在《明代玉器》中对明代玉带题材分为六类,即龙、飞龙、麒麟等瑞兽图案,狮、马、驼、鹿等动物图案,云鹤、花鸟等禽类图案,花卉图案,人物类图案(如婴戏、高士等),以及文字类图案(如喜、万寿等)。就目前出土与传世所见者,以上图案题材中,以龙纹、麒麟为最多。其他类题材所见不多,尤其以人物类图案最为少见。《天水冰山录》中记载查抄权奸严嵩府邸,得玉带202条,且每条玉带都有名称记载,根据名称可以看出这些玉带所涉及的瑞兽动物类纹饰有鹿、仙鹤、麒麟、斗牛、蟒、狮子、孔雀、螭虎、飞鱼、犀牛、凤鸟、海冬青捕天鹅、鹊、月兔、鹰熊;花卉类纹饰有松、灵芝、牡丹、竹节、葵花、松竹梅。相当数量的纹饰是以组合形式出现的,如松鹿阔白玉带、灵芝麒麟阔玉带、牡丹蟒阔白玉带等等。这些纹饰大都是寓意吉利祥瑞的,如牡丹寓意富贵、灵芝和仙鹤寓意长寿、鹿代表“禄”、雀鹿隐喻“爵禄”、鹰熊为“英雄”的谐音等等。

明代玉雕自中期后受到文人画兴起的社会影响,画面构图也开始出现模仿文人画的构图,多以松竹梅等暗喻君子的花卉植物以表达清新的书卷之风。同时也有“五老图”“八仙庆寿”“百子婴戏”等喜庆吉祥的图案纹饰。在镂空图案中,受到明代中期以后雕漆工艺的影响,底纹常饰以锦地纹,如十字锦地纹,万字锦地纹等。

二、明代玉带板的收藏及鉴定要点

明代玉带板相较于前代之唐宋时期,存世量较大,但成套者很少,多为出土品。目前见于馆藏及著录发表之成套明代玉带有百余套(图3),而民间所见成套者,应极少,多为单片(图4)。近年与拍卖市场偶尔得见成套明代玉带者,或为光素,或为缺一二片,工艺繁缛、玉质精纯成套者十分罕见于收藏市场。但就收藏而言,单片之玉带板也颇具收藏价值。玉带,作为明代官作玉器的一部分,基本都以优质的玉料与工艺琢制,代表了当时较高的工艺水准。从使用者的品秩上的严格规定也决定了其存世量相较于其他明代玉器少很多。题材的多样,纹饰的多变也富有品藏之趣味。

近一两年来,玉带板的市场价格一路走高,以笔者个人收藏玉带板所观察到的价格走势,自2009年至今三年多来,明代玉带板整体价格上涨近150%,玉质精纯、工艺繁缛、题材少见者涨幅超过300%,成为明清玉器收藏市场中的热捧品种。究其原因,无非有三:其一,随着玉器收藏的升温,明清玉器以其存世量大、鉴别难度相较于高古玉器较低,工艺题材贴近当下社会而倍受青睐。而随着价格的水涨船高,玉牌子、圆雕件的价格涨幅很猛,而过去不引人注意的玉带板以其价格相对较低、可佩可玩、玉质工艺俱佳成为市场新宠。其二,明代玉带板,代表着明代的官作玉器,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并沾染皇家气息,国人受“蟒袍玉带”等传统富贵观念影响较深,也乐意收藏这类玉器。其三,当下的古玉复仿制技术发展迅速,逼肖程度高超,尤其表现在明清玉牌子、圆雕、器皿摆件类,大大提高了收藏者的风险系数。而明代玉带板,原本并非市场热捧,且工艺繁复,费时费工,同等玉材的仿制玉牌子获利比例远超带板,且工艺耗费远小于带板,故而仿品很少涉及。基于以上三点,玉带板在近年成为收藏市场热捧品种也就不足为奇了。

普通收藏爱好者在收藏明代玉带板时,应追求玉质与工艺都精良的作品。但面对罕见题材时,应以题材为优先考虑因素。即优先考虑少见之题材,其次考虑玉质与工艺的优劣。应先收藏较为常见的明代带板作为基础品,用以熟悉明代玉带板的工艺与形制。对明代玉带板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便可以涉及少见题材与工艺繁缛之作品。

关于目前市面上随着玉带板收藏热的兴起而跟风而至的一些仿品,笔者就个人收藏经验,谈谈一些个人的心得要点,以供同好参考。

1.从玉质角度而言,明代玉带板应全部使用和田玉料琢制。但明代所用玉料整体质量前不如宋后不如清,质量相对较差。但作为官作玉器的玉带板所用玉料相对常见之明代玉器而言要精纯很多,尤其是光素带板与工艺极精良者尤甚。故在鉴识明代玉带板中,玉料如非和田料者,新仿品的可能性极大,即便确为到代真品,也因玉质差而价值大幅受损。

2.从工艺角度而言,明代玉带板的工艺可谓当时所有玉雕工艺汇集于一身,尤其是浅浮雕、镂空锼拉工艺与减地高浮雕工艺。应特别注意锼拉工艺的痕迹问题,如无锼拉痕迹,或痕迹刻意做作者就为仿品。

3.从题材及尺寸角度而言,明代玉带板之题材莫过表示等级之龙、麒麟瑞兽之类与喜庆吉祥之题材。近来所见有“鹊桥相会”“张生红娘”等戏曲题材,究其题材生成年代及主题都不应出现于带板这一表示封建等级制度器物之上,多为明清尤其是清代玉牌子题材,故而出现此类题材也应综合判断,需警惕考虑。明代玉带板的尺寸皆有定制,虽无文献准确记载应该有何等尺寸,但以常识判断也可辨识。近来所见一块圆桃带板,长宽都已超过12厘米,按比例计算,排方当已长十数厘米,铊尾更是巨大至二三十厘米,与旧时冠服制度已然不成比例。纵观明代玉带板之尺寸,排方基本在5-8厘米长、4-6厘米高、厚0.5-1.5厘米。圆桃基本在4-6厘米高、4-5厘米宽、厚度等同排方。辅弼基本在2-3厘米长、5-7厘米高、厚度等同排方。铊尾基本在8-16厘米长,5-8厘米高,厚度等同排方。超越这个范围者,需要特别谨慎的综合判断,虽不排除有特大尺寸的真品存在,但这种现象应该极少出现,不会轻易碰到。

明代玉带板作为中国古代玉带制度最后的辉煌,贯穿明代始终,成为玉带制度发展的集大成者。随着古玉收藏的兴盛,玉带板作为一个逐渐被发现和重视的品种,将会越来越受到玉器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知识点

古代的玉带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鞓、銙、铊尾。至明代形制发展成熟,种类变化复杂,虽如此,亦仍以旧制中三种形制为基础变化而来:

鞓:即革带。分两节,为唐宋时期革带的一般形制。由出土陶俑服饰可以看出,革带使用之时把没有銙的一节两端穿在有銙的一节两端的金属扣中,用带扣上的销贯入带上的小孔中,以为穿系。(唐宋时之玉带为实系,秉承蹀躞带之形制,故有单铊尾的形制。而后期明代之玉带悬而不束,非实系,故双铊尾。)

銙:嵌或缝缀与革带之上的玉片,有方形,拱圆形、附环銙、带眼銙等。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谈到:“带衣所御蹀躞,盖欲佩带弓剑、蚡帨、算囊刀砺之类。自后虽去蹀躞,而又存其环,环所以御蹀躞,如马之鞦根,即今之带銙也”.銙的原来用途,是在受环。环是用来悬物的,以后去掉了蹀躞不再用环。至唐代时,玉銙日益趋向制度化,又把环去掉而留下镶嵌之玉片,此即銙。

铊尾:亦作“獭尾”“挞尾”“鱼尾”.用字不同,其音相谐,实为一物。即为鞓端的饰物。起初的用途是用来保护鞓端的,渐渐变为玉带上不可缺少的装饰之物。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

  • 红色艺术瑰宝《绣画双绝》首发仪式在京盛大举行

    6月15日,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主办、收藏天下承办的“红色艺术瑰宝·致敬伟大胜利”——《绣画双绝》作品发布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文化艺术界领导、专家、收藏家及媒体代表,

    资讯 2025.06.15 浏览:460
  • “浩瀚与永恒”国际当代名家戈鲁全球巡展在京开幕

    6月7日,“浩瀚与永恒”国际当代名家戈鲁西班牙皇家艺术家协会出版作品特展在京开幕。作为本年度最受瞩目的国际艺术盛事之一,展览汇集了这位被好莱坞资本签约的首席艺术家100余幅代表作。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

    独家 2025.06.07 浏览:252
  • 悼高振恒教授:艺魂永驻·灿彩长存

    2025年6月3日,津门山水画派黯然失色,画坛同悲。原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津门画派山水画之当代领军人物高振恒教授,驾鹤西归,享年85岁。这位以"灿彩山水"名震画坛的艺术大家,用毕生的丹青生涯绘就了中国

    资讯 2025.06.07 浏览:377
  • 收藏天下 × 嘉德 | 迈出战略布局的关键步伐

    2025年4月23日,第四届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在王府井大街北京嘉德艺术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中国艺术品领域的领军企业,收藏天下与嘉德首次达成合作,呈现高端艺术珍品及文创产品,推动当代艺术收藏的国际化传播。

    资讯 2025.04.23 浏览:464
  • 中柬关系迎来新定位 携手打造中柬命运共同体

    4月17日晚,中方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在金边和平大厦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宣布2025年为“中柬旅游年”。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表示,柬埔寨和中国长期以来相互尊重、平

    资讯 2025.04.19 浏览:667
  • 千年钧瓷传奇《金元钧瓷挂屏》研讨会在京圆满召开

    4月15日,由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钧瓷艺术工作委员会、禹州宋元钧瓷标本博物馆作为指导单位,收藏天下等联合主办的“窑火千年:从宋徽宗御用到现代复兴的钧瓷传奇”研讨会在北京盛大启幕。河南钧瓷博物馆古器物

    独家 2025.04.15 浏览:726
  • 两会后,多场敦煌官方大展集中亮相北京

    近日,分别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敦煌研究院、敦煌美术院等官方主办,在中国美术馆、北京展览馆与大钟寺文化产业园三大文化地标同步推出三场敦煌主题官方大展,多维度呈现敦煌石窟的千年瑰宝,为公众开启一场沉浸式

    独家 2025.04.01 浏览:622
  • “千年华彩·敦煌印象”蔡树本敦煌壁画展在京盛大启幕

    “菩萨指尖的朱砂,飞天拂过的星辰,是千年十朝烙印在风烛崖壁里驮不走的偈语流光”当敦煌壁画跨越千年风沙,在当代艺术家的笔尖重绽异彩,一场关于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对话在北京拉开帷幕。3月30日,由敦煌美术院主

    独家 2025.03.31 浏览:794
  • 臻宝拍卖2024年春季艺术品 线上拍卖会公告

    一、臻宝拍卖(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拍卖人”)将于2024年6月25日19:00时(拍卖起止时间详见拍卖标的页面信息)在收藏天下www.sctx.com平台公开拍卖书画等艺术品(以下简称“拍卖标的

    独家 2024.05.08 浏览: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