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收藏天下 登录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瓷器 > 不同时期清瓷器制胎特点有什么区别!

不同时期清瓷器制胎特点有什么区别!

图文 2019-04-19 15:47:25

清朝,我国的瓷器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虽然到了清未后期,瓷器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渐趋衰落,但从后世的文献中记载,瓷器业在清朝是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期。清代瓷器的制作手法,工艺也是越益的精湛。而清瓷器制胎特点也带着其朝代的特色,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色彩?

李健作品《胜人一头》

李健作品《胜人一头》

首先康熙年间的瓷器,其制胎特点是胎釉色地多是色白如玉,胎质细腻纯净,胎釉间紧密结合,且坚硬细密,但它的胎体相比其它朝代的要重,即胎体体重。而也因为康熙年间的瓷器其胎体较重,所以多采用分段式来整合瓷器,这个时期的修胎工艺是达到了历史顶峰,基本看不到接痕,修胎规整且有厚重感。

据有史记录,雍正年间,瓷器的制造是达到了我国历史的最高水平。这个时期的制胎选料极精,相对于康熙年间的瓷器丰满浑厚体重,其更为轻巧秀美,轻薄;其胎体细润均匀且洁白度高,透光性好。

而到了乾隆年间,其制胎水平也略显粗糙,前期的还是细润如滑,到了后期,制胎水平即渐趋粗糙,甚有衰退之势。这个时期的胎体已缺乏规整和平滑,胎厚虽不如康熙年间的重,但也不如雍正年间的薄,也即有这个制胎的说法“康重如山,雍薄如纸,乾居两中不如”。

到了道光年间,其制胎的特点多为沉重厚笨,胎质粗糙稀松,且胎体的坚硬度不比康熙年间的好,胎体笨拙、生硬,且不够圆滑。

从清瓷器制胎特点亦可看出,瓷器业在清朝间是从顶峰而日趋衰落。

复制添加客服微信 ↓↓↓
sctx6888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收藏
点赞
全部评论0条评论
提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