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邵大箴:观颜泉写意花鸟画,豪放中见真情
颜泉
颜泉,1957年生,山东临沂人。毕业于临沂教育学院,并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中国田园画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99中国画坛百杰画家、当代花鸟画《大型学术性双月刊》主编。《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五至十届评委,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当代中国花鸟画展”评委兼学术主持。是当代花鸟画家中很有影响的实力派画家之一。
其作品在《美术》、《国画家》、《中国书画》、《中国艺术》等几十家国内外权威学术性刊物专题介绍,《柳树月下》获1992年加拿大“首届枫叶奖”国际水墨画创作展“金奖”,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首届全国花鸟画大展。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画系列展、花鸟专题展,入选《当代名家花鸟画大展作品集》等,任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颜泉画集》二十多部个人画集。
作品被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豪放中见真情
——颜泉的写意花鸟画
文/邵大箴
我对颜泉花鸟画的关注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下半期开始的。那是1987年,正入“而立”之年的他,在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朱乃正的支持下,在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展。我很高兴地与美院的同事们参观了他的展览。其时,我兼任《美术》杂志主编,还在杂志上报道了他个展的情况。除展览会上的作品外,他还带着一卷卷的画稿,向我们展示,虚心地听取大家的意见。他给美术界特别是花鸟界同行们一个强烈的印象是:朝气蓬勃,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整天扑在创作上。水墨花鸟画是一种很高雅的艺术,有很浓郁的文人气息,创作者大多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而颜泉,却另有一种粗放、豪爽的性格,不拘小节;作品呢,风格豪放,以强悍见长,虽略显细致不足,却由此具有一种生动。他笔下的题材内容主要不是梅兰竹菊,而多是常见的花鸟虫鱼。语言图式深受八大、吴昌硕、李苦禅影响,又带有明显的写生痕迹。也许正是写生的结果,赋予他的作品以某种不同于他人的面貌。正因为如此,中央美术学院写意花鸟画的教授高冠华、赵宁安等都对颜泉有所鼓励,认为他的艺术有发展潜力。后来,我一直关注颜泉艺术创作的变化,发现他始终保持着来自生活的锐气,同时注意对传统花鸟画较为深入的研究,他在当代花鸟画界立住了脚跟,而且成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颜泉1957年生于山东临沂,自幼受其父——一位小学美术教师的熏陶,学习绘画。1977年,他考入临沂教育学院美术学院,毕业后在临沂担任中学美术教师达10年之久。由于他在绘画创作上取得了成绩,在北京成功举办画展后不久,便调入临沂画院成为一位专业画师。从那时起,颜泉的名字便不断在国内外的绘画展览上出现,还不断受到各种奖励。尤其是在1992年加拿大“首届枫叶奖”国际水墨画创作展上,他的作品《柳树月下》荣获金奖。画面上,一轮明月下,柳枝似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月光与柳枝融合成富有诗意的氛围。这幅画的创作过程颇有意思:当他将画作铺在地上晾干时,画面上月亮处不慎与窗前的一片水渍接触,未干的墨色被水浸染,弥漫开来,原来笔迹较为清晰的柳枝呈现出意外的、似有似无的朦胧感,从而使高空月色与柳枝之间更显融洽、和谐,更具有抒情意味。正是画中的这一特殊的艺术效果,使它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受到评委们的青睐。
这无心插柳柳成行的情况给颜泉很多启发,使他进一步认识了写意水墨画的创作原理。写意水墨写形更写神,不拘于形似,表现神韵最为重要。画家作画时,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技巧的准备。画家作画可以有计划,胸有成竹,但又不能为预设的想法所束缚。因为水墨一旦接触纸面,便会出现各种不同块面的痕迹,更何况在整个作画的过程中,画面上出现的“景象”有预料中的,也有偶然性的、意外的。如何把握稍纵即逝的瞬间,适时地利用偶然因素,因势利导地将其加以伸引,去挥笔洒墨,前后衔接……直到最后完成画面。这当中,画家需要胆识、勇气和魄力。而这胆识、勇气和魄力的来源则是生活经验和画家的个人修养。颜泉反过来再温习那些熟悉的大师们的作品,心中豁然开朗,发现不少奥秘,这对他之后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颜泉在花鸟画上的变革还受到他尊敬的前辈画家崔子范先生的影响。崔子范的大写意花鸟画创作既从传统艺术大师的作品中吸收了营养,又运用了他熟悉的民间艺术资源,画风粗犷、质朴、刚健,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颜泉从崔子范的艺术中得到的最大启发是艺术要师古人、师自法,更要师心,即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抒发真切的感情。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全面修养。回过头来观察近20年来颜泉的绘画语言,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他的画从最初的粗放追求精致,渐渐又从追求精致转向粗放和拙气,在不齐中求齐,求野怪趣味。他放笔用墨更为随意自由,泼墨泼彩兴之所至,更突出线的刚健和力度,墨色在变化中求整体,形在大块面中有细节的生动,布局在平实中求奇崛,常有出其不意之处,风格面貌呈现出一种朴拙的美。何以有如此变化?我想是他的艺术悟性与灵性所致。几十年来,颜泉勤奋作画,在自觉不自觉中体悟艺术创造规律,从渐悟到顿悟,心有所悟,自有创新胆识和勇气,手工技巧上必会有不一般的表现。
颜泉正在奋力拓展自己写意花鸟艺术的成果,假如要我对颜泉的艺术说一点建议的话,我想到潘天寿先生在读老子《道德经》的一个眉批:“强骨,静气。”(《见潘天寿谈艺录》,潘公凯编,1997,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我愿意把这几个字送给他。他的艺术要有新的突破,一方面要强骨,另一方面要静气。两者结合作品会产生更多的神韵,更具艺术感染力。颜泉未来的路还很长,我相信他会珍惜已经取得的成绩,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多向古人请教,虚心观察和研究客观自然,以便自己的艺术创作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作品欣赏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陶瓷研究员、陶瓷世家、教授王怀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4日晚上6点28分不幸逝世,享年82岁。王怀俊先生的辞世,是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重大损失,更是景德镇陶瓷文化
4月8日下午,北京市工艺美术技师学院成功举办“匠心筑梦·技启未来”首届非遗文化节暨大师收徒仪式。这是学校升格为技师学院后,举办的首个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北京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领导、国家级及北京市工艺美术
李志强(老强),1982年毕业于中国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研究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国摩海德州立大学荣誉、客座教授李志强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
2022年12月16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发布讣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逝世。他的离去,是景泰蓝艺术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巨大损失。张同禄大师与作品《鸟杯》张同禄大师1942年2月出生,第
2022年9月24日,“京冀联谊相倚为强——收藏天下第七届篮球联赛”开幕式在主场篮球公园隆重举行,来自单位参赛队员、工作人员及观众参加开幕式。参赛队员合影颁奖留念收藏天下总裁董文星致辞篮球赛是收藏天下
【艺术人生】永远怀念清华美院教授黄国强。
清美三大巨匠之一——黄国强教授的艺术之路。
吴冠中,1919年出生,2010年6月25日逝世。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大师,杰出中国国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性画家之一。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画家吴冠中声名显赫,他的艺术风格特立独行,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个很有争议和话题性的人物,主要是因为他所提倡的艺术之法。吴冠中曾说过:“我的一生就是做两件事,一是油画的民族化,一是中
2021年6月,清华美院为其功勋元老何镇强举办“画如江山·妙笔丹青”展览。据悉,2022年将再次为其举办展览。清华美院四老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家清华美院作为我国的最高艺术学府,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