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紫砂 > 蒋凌云:紫砂壶与邮票,中国传统文化感情的共鸣
邮票作为国家名片,于方寸空间展现特定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元素,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观赏收藏和文化传播价值。而紫砂除了自身的实用功能以外,还充满了文化艺术韵味,不媚不俗,颇得文人雅士的喜爱。所以,当紫砂遇上邮票,相得益彰,别是一番风采。
说起紫砂与邮票的结缘,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9年,中国台湾邮政总局首次发行了一组共四枚茗壶邮票,分别是陈子畦的南瓜壶,王东石的曼生十八式黄泥壶,陈鸣远的束柴三友壶,以及惠孟臣的梨皮朱泥壶。此后到1991年,中国台湾邮政总局又发行了一次茗壶邮票,共五枚,其中有两枚为紫砂壶邮票。而大陆地区,紫砂壶写进邮票,最早是在1994年。
1989年中国台湾总局发行首套茗壶邮票
1994年5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发行《宜兴紫砂陶》(1994-5)特种邮票四枚,选用的紫砂壶分别为明三足圆壶、清四足方壶、清八卦束竹壶、现代提璧壶,均为历代名家的代表作。这四把紫砂壶的甄选颇费心思,不仅器型上包括了方器、圆器、光货、花货,其制作者在紫砂历史上也都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足圆壶的作者时大彬,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继供春后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大的紫砂名家,人称“明代良陶让一时”。
四足方壶是陈鸣远的代表作品,也是他第二件载入国家邮票的作品。陈鸣远是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是继供春、时大彬之后成就最高的壶艺大师,被誉为“清代砂艺第一名手”。
八卦束竹壶俗称“龙头一捆竹”,作者邵大亨,是清嘉庆间制壶大家,继陈鸣远以后的一代宗匠。他的作品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
提璧壶是顾景舟毕生的经典之作。顾景舟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
这套邮票的设计也匠心独具:浅灰色的中式信笺背景上,用草书书写了咏赞紫砂壶的名句,并盖金石方印的篆文,巧妙融紫砂壶、诗词、书法、金石于方寸间,呈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浓郁特色。因表现出色,这套邮票还荣获了当年的最佳印刷奖。
1994年中国邮政发行紫砂特种邮票
这四把传世名壶,在邮票上成套展示,真品却分藏各地,难得一聚。三足圆壶属江苏省锡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品,四足方壶现藏上海博物馆,八卦束竹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不过,在中国紫砂博物馆的陈列柜里,我们却能看到这样一组四把壶,这便是蒋凌云原矿原貌再现的四大传世名壶。
数年前,出于欣赏喜爱,也是致敬前辈名家,同时也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蒋凌云开始潜心仿制这一套邮票壶,仿其形,传其神。而从2016年3月到2018年5月,她制作的《提壁壶》、《大彬如意壶》(三足圆壶)、《鸣远四方壶》(四足方壶)和《八卦龙头一捆竹壶》先后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永久馆藏。能够在《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发行25周年即将来临之际获得这样的肯定,蒋凌云也收获了内心的一份圆满。
蒋凌云款四氏壶王“邮票壶”
制作这四把壶的蒋凌云,现为国家工艺美术师,紫砂协会会员,陶瓷协会会员。她1963年出生于古镇蜀山陶业世家,外祖父为紫砂艺术大师徐汉棠。受祖辈影响,她于1980年进紫砂工艺厂跟随高级工艺师许成权,张静两位老师学习制壶技术,并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设计进修。学成之后就在紫砂厂研究所从事创新设计研究。其作品内涵丰富,个性鲜明,获得多项奖项。2002年6月,蒋凌云的《高掇只壶》获中国名茶博览会银奖;2004年11月,《梅桩壶》获中国上海艺术节创新艺术金奖;2010年12月,《大提壁》和《玉柱》分别获第十一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2010中国紫砂精品茶具金羊奖”金奖和银奖;2013年5月,《卧虎藏龙》获2013河南首届紫砂艺术节金奖;2013年9月,《卧虎藏龙》获第二届中国紫砂原创专利作品金奖;2013年11月,《卧虎藏龙》获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蒋凌云早年与徐汉棠合影
在蒋凌云看来,宜兴紫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交融。而把这么优秀的传统文化写进国家的名片,在邮票这一微型百科全书中领略中国文化,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录和发展,也令紫砂传承的脉络进一步拓展。
蒋凌云喜爱这套邮票壶还源于她的一个文化观点。她认为,文化传承讲究文化感情,力求感人至深。文化艺术作品中包含的情感,是最能触动人内心的因素。她的外祖父徐汉棠也说过,“紫砂艺术作为一种境界是很高深的,可是作为一种造物方法,它又是很亲切的。它会真实地流露出你的心声。”然而在紫砂市场愈发火热的今天,紫砂壶的实用价值已经被大大忽略,高昂的收藏价值令紫砂壶离普通老百姓越来越远。紫砂壶写进邮票,无疑让紫砂更加“接地气”,也更具“人气”。邮票的亲和力、传播力、渗透力,令紫砂壶中传达的文化情感更容易走进人们心灵深处,从而引起传统文化的共鸣。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方器类对于方器类壶的制作,为了达到端正、规矩、简洁、挺刮、严谨、工整之感,其线条的长短、块面的大小、面角和空间的大小都十分讲究。尤其是平面口盖要求不苟丝发,技法处理干脆利落,壶嘴、壶把、壶顶匀称对直,
玩壶分两种人,一种喜欢段泥,一种不喜欢。不喜欢的人,因为段泥稍一不注意,就养的脏兮兮的,有些地方还泛黑。顿时好感全无,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买段泥壶。但是,一把段泥养成后变化很大,分外漂亮,让人心生喜爱
我有一个朋友,做事大大咧咧、毛毛躁躁,家里人劝他喝喝茶,养养心。这个朋友对茶倒并不排斥,尤爱喝普洱,两年前买了一把老紫泥的石瓢壶,越养越喜欢,以至于一天不用它泡茶,浑身不舒服。他跟我形容说那种滋味,就
经常会看到“这把紫砂壶经过多次烧制”这种说法,是因为一次没烧制好,才去多次试吗?其实并不是。那么为什么之前的紫砂壶只需要烧制一遍,而现在的则需要烧制两遍或者多遍呢?到底是烧制一遍好还是烧制两遍好?什么
作为“壶艺泰斗”顾景舟传人,李昌鸿夫妇秉持着紫砂艺术的理想与信念,携手相伴几十载,集古今紫砂艺术之大成,延续着宜兴千年的陶瓷文明,成为紫砂界广为传颂的模范伉俪。
其实说到紫砂壶要先从它的泥料说起,其实他的神奇之处是由于紫砂的“双气孔结构”,与其所含石英成分紧密相关。紫砂的“紫”,是说颜色;紫砂的“砂”,是说性质。紫砂泥料在烧制的过程中,碳酸根先分解,释放一氧化
11月24日,“紫砂新青年2019邀请展”于嘉德艺术中心落下帷幕,本次展览为期11天,由GUARDIAN ART携手大川文化、谋道文化精心打造,共有17位优秀青年紫砂艺术家参展
古人眼里的五色土造就了一批能工巧匠,紫砂泥料的独特性让更多的爱茶之人爱上紫砂壶。那么为什么紫砂壶泡茶好,紫砂有何特点?
三十多年来,紫砂的艺术能量场已经严重透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台湾经济的腾飞,给一部份人收藏紫砂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当时还没有三通,大量的紫砂壶先流进香港
自明代以来,有关紫砂器的实用鉴定著作和文献资料稀少,加之考古发现有明确纪年的墓葬出土器物凤毛麟角。一些鉴定著作多以博物馆藏品为例,不能全面反映500年来紫砂器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