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紫砂 > 喝茶之余,学会如何欣赏紫砂壶
首先是观其形,视其态,察其大势。即是说,面对一把壶,需观察它各方面的比例是否协调均衡,需观察它明暗面的技法处理是否自然天成,需观察它空间与实体的虚实对比是否强烈有序。
紫砂壶是具有艺术气质的实用品,既能适于生活,又能装饰生活,还能陶冶性情,可称为“气质工艺品”。
看待一把紫砂壶:
首先是观其形,视其态,察其大势。即是说,面对一把壶,需观察它各方面的比例是否协调均衡,需观察它明暗面的技法处理是否自然天成,需观察它空间与实体的虚实对比是否强烈有序。
其次是析其体,判其线,考其布局。即是说,面对一把壶,需注意它点、线、面、体的搭配是否合理,需观察它外轮廓线的缓冲过渡是否天衣无缝,需注意它流、把、口、身、底、足、盖、钮等的配置是否精当。
紫砂壶,还分五美,功能、造型、材质、工艺、品味五个方面,不知各位壶友品的出来吗?
功能美—紫砂壶适宜茶性
可蕴色、香、味,保温性好,无熟汤气,暑不易馊,提、握、抚、摸不灸手,可冷热急变。
造型美—紫砂壶样式众多
取材自然,借形改装,运用点、线、面可组合正方、长方、扁方、六方、八方、椎形、菱形、楞形、悬胆、张肩、方圆等造型,轮廓不一,变幻奇巧,云幻、烟萦、浪涌,写实、抽象、意会,或清秀飘逸,或古朴敦厚,或轻快明朗,或粗犷简雅,有温润如君子,有豪迈如丈夫,有风流如词客,有娴丽如佳人,有廉洁如高士,有脱尘如衲子,形、神、态,万千气象。
材质美—紫砂壶用料独特
紫、绿、红三种基泥,按不同配比和粗细颗粒拌制经不同温度、气氛烧成,泡养后则“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黄而不娇,黑而不墨,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庭,迫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吴梅鼎《阳羡茗壶赋》句)。
工艺美—紫砂壶制作精湛
“圆器”珠圆玉润,“方器”轮廓周正,“花器”写实写意,“筋囊”脉络有致,“提梁”线条和润。由身、首、底、足、盖、流、把组成的紫砂壶,主体严谨完美,附件相辅相应。线型纷纭,盖式变化,口盖紧密,吻合通转,把手多样,流多款,壶钮精妙,壶足奇巧。刻、塑、雕、琢、贴、绘、彩、绞、嵌、镂、釉、堆、包、镶、漆,装饰手法丰富。
品位美—紫砂壶格调高雅
紫砂商品壶有细货、粗货之分,紫砂工艺壶有普通、特艺之别。工艺壶的造型、泥色、铭刻等蕴含着民族、时代、文化、生活、礼仪、意趣的精髓,体现着哲学、伦理、道德、知识的层次。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方器类对于方器类壶的制作,为了达到端正、规矩、简洁、挺刮、严谨、工整之感,其线条的长短、块面的大小、面角和空间的大小都十分讲究。尤其是平面口盖要求不苟丝发,技法处理干脆利落,壶嘴、壶把、壶顶匀称对直,
玩壶分两种人,一种喜欢段泥,一种不喜欢。不喜欢的人,因为段泥稍一不注意,就养的脏兮兮的,有些地方还泛黑。顿时好感全无,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买段泥壶。但是,一把段泥养成后变化很大,分外漂亮,让人心生喜爱
我有一个朋友,做事大大咧咧、毛毛躁躁,家里人劝他喝喝茶,养养心。这个朋友对茶倒并不排斥,尤爱喝普洱,两年前买了一把老紫泥的石瓢壶,越养越喜欢,以至于一天不用它泡茶,浑身不舒服。他跟我形容说那种滋味,就
经常会看到“这把紫砂壶经过多次烧制”这种说法,是因为一次没烧制好,才去多次试吗?其实并不是。那么为什么之前的紫砂壶只需要烧制一遍,而现在的则需要烧制两遍或者多遍呢?到底是烧制一遍好还是烧制两遍好?什么
作为“壶艺泰斗”顾景舟传人,李昌鸿夫妇秉持着紫砂艺术的理想与信念,携手相伴几十载,集古今紫砂艺术之大成,延续着宜兴千年的陶瓷文明,成为紫砂界广为传颂的模范伉俪。
其实说到紫砂壶要先从它的泥料说起,其实他的神奇之处是由于紫砂的“双气孔结构”,与其所含石英成分紧密相关。紫砂的“紫”,是说颜色;紫砂的“砂”,是说性质。紫砂泥料在烧制的过程中,碳酸根先分解,释放一氧化
11月24日,“紫砂新青年2019邀请展”于嘉德艺术中心落下帷幕,本次展览为期11天,由GUARDIAN ART携手大川文化、谋道文化精心打造,共有17位优秀青年紫砂艺术家参展
古人眼里的五色土造就了一批能工巧匠,紫砂泥料的独特性让更多的爱茶之人爱上紫砂壶。那么为什么紫砂壶泡茶好,紫砂有何特点?
三十多年来,紫砂的艺术能量场已经严重透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台湾经济的腾飞,给一部份人收藏紫砂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当时还没有三通,大量的紫砂壶先流进香港
自明代以来,有关紫砂器的实用鉴定著作和文献资料稀少,加之考古发现有明确纪年的墓葬出土器物凤毛麟角。一些鉴定著作多以博物馆藏品为例,不能全面反映500年来紫砂器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