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紫砂 > 何挺初:情注茗壶展紫砂文化
艺术家何挺初
一、艺术家简介
何挺初,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40年生于宜兴丁蜀镇,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制壶名家吴云根先生,1958年又师从名师裴石民先生,1979年随轻工部组织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进行陶艺交流,是新中国第一位踏上异国弘扬紫砂文化的艺人,从事紫砂60年的艺术创作中既根基于传统有常带有时代风貌的作品出现。作品涵盖各门类且自成一格。作品多次在专业评比中获奖,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半月 艺术家何挺初作品
1979年《觚菱壶》被美国三藩市亚洲博物馆收藏
1981年《浪花提梁壶》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
1982年《挺竹壶》获全国陶瓷评比二奖
1987年《圈盖三足壶》《双鱼戏水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1989年《五头蟹篓茶具》获江苏省第二届轻工业美术设计二等奖
1990年《五头渔家乐茶具》获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精品大奖赛三等奖
1991年赴新加坡参加紫砂陶艺照片展,10月赴北京参加双年展
2000年《双鱼戏水壶》被无锡博物馆收藏
2005年应邀参加美国陶瓷教育年会《NCECA》
2006年赴台参加茶文化交流展
2007年赴韩国参加韩国汉阳大学博物馆紫砂文化交流展
2009年《浪花提梁壶》获第十一届大师精品展金奖
2010年《方松壶》获第十二届大师精品展金奖
蚕桑 艺术家何挺初作品
二、艺术家成就评说
何挺初:情注茗壶展紫砂文化
也许在陶都宜兴的制陶人的记忆中,还依稀储存着十几年前一则令人钦羡的消息:宜兴紫砂工艺厂的何挺初赴澳大利亚考察并表演紫砂技艺。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踏上异国土地,弘扬中华文化的紫砂艺人。
艺术家何挺初
10多年过去了,何挺初着位助理工艺师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雨,在紫砂艺术之路上留下了清晰的足迹。
1978年3月,39岁的何挺初作为中国陶瓷代表团成员,来到澳大利亚访问、考察和操作表演。“与泥巴打交道的人还能出国?”人们难以相信,但这毕竟是事实。 在澳大利亚的一个月时间里,何挺初奔忙於悉尼、墨尔本、堪培拉、阿德雷德四大城市,为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等高等学府的陶姿系师生表演紫砂制作技艺。“真神!”“真棒:”不同肤色的人们看了他的表演,无不露出惊奇的神色,连连赞叹。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异国他乡得到了升华。
德钟 艺术家何挺初作品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闻讯,接见了来自陶都的紫砂艺人,称赞令人惊讶的表演标志着中国工艺的高超水平,对他在澳大利亚的精彩表演,表示敬意和祝贺。
何挺初的紫砂艺术成就,得力于古老的文化艺术熏陶,得力于历代艺人的智慧和匠心,得力于严师的教诲和自己的勤奋。他在17岁时便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从师于紫砂高手吴云根、裴石民,又得到“壶艺泰斗”顾景州工艺大师的指教。何挺初长进较快,三年后就开始带徒传艺。
汉扁 艺术家何挺初作品
具有一千多年的宜兴紫砂,凝聚了数代艺人的心血。它之所以受到世人的青睐,是因为取之天然,成于人工,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组合与泥土的浑然配置,达到含蓄、端庄。何挺初耕耘在这“五色土”上。用紫砂土再现大自然中花草鱼虫,竹木花果等生物的灵气和神韵。
10年的“改革开放”,使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宜兴紫砂艺术达到了极盛状况。何挺初没有辜负这个时代。他每天的生活程序是单调的重复,白天坐在工作台前与泥巴为伴,晚上伏案绘图与纸笔打交道,用艺术的心理去挖掘创作的题材。几年来,已创制60多种新品。这些紫砂壶既保持传统风格,又有鲜明个性,通过作品所揭示的内涵,给人以欣赏和玩味的余地。1982年,他创制的“挺竹壶”,把潇潇翠竹的形象糅合于紫砂壶艺之中,坦然如豪迈洒脱的健壮男子,引人遐想,发人深思,在全国陶瓷美术创作设计评比中荣获二等奖。他设计的“圈盖三足壶”于去年五月被藏于北京紫光阁,国务院办公厅厅政局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
浪花提梁茶具 艺术家何挺初作品
紫砂艺术来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发现。何挺初从江南渔民的竹篓引起联想,构思出一套“五头蟹篓茶具”。此壶成圆形,采用竹编纹饰,壶盖吸取牙雕、玉器工艺中的镂刻技法。雕琢成镂空的6孔竹篓篓盖状,上面爬着1只活灵活现的小螃蟹,颇具田野情趣。这套茶具神似型美,脱俗得雅,去年在香港展出以后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
何挺初的最大特色就是敢于超越自我。与他夫人徐新妹一起扎根于紫砂沃土之中,以敏锐的思维去搞茗壶创作,从大量的书籍中吸收知识的营养。今年他们又创制了“含苞壶”、“双龙戏珠壶”、“双鱼戏水壶”等新品,都获得了可喜的声誉。夫妻俩一年制作的紫砂壶,出口创值6万多元。
他说,他感激这个时代,这个让人施展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时代。
龙团 艺术家何挺初作品
美人肩 艺术家何挺初作品
枇杷茶具 艺术家何挺初作品
双鱼戏水 艺术家何挺初作品
蟹篓茶具 艺术家何挺初作品
栀子花 艺术家何挺初作品
实时询价 作品定制
高级顾问一对一专属服务
获取一手行情信息及作品报价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toutiao@sctx.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方器类对于方器类壶的制作,为了达到端正、规矩、简洁、挺刮、严谨、工整之感,其线条的长短、块面的大小、面角和空间的大小都十分讲究。尤其是平面口盖要求不苟丝发,技法处理干脆利落,壶嘴、壶把、壶顶匀称对直,
玩壶分两种人,一种喜欢段泥,一种不喜欢。不喜欢的人,因为段泥稍一不注意,就养的脏兮兮的,有些地方还泛黑。顿时好感全无,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买段泥壶。但是,一把段泥养成后变化很大,分外漂亮,让人心生喜爱
我有一个朋友,做事大大咧咧、毛毛躁躁,家里人劝他喝喝茶,养养心。这个朋友对茶倒并不排斥,尤爱喝普洱,两年前买了一把老紫泥的石瓢壶,越养越喜欢,以至于一天不用它泡茶,浑身不舒服。他跟我形容说那种滋味,就
经常会看到“这把紫砂壶经过多次烧制”这种说法,是因为一次没烧制好,才去多次试吗?其实并不是。那么为什么之前的紫砂壶只需要烧制一遍,而现在的则需要烧制两遍或者多遍呢?到底是烧制一遍好还是烧制两遍好?什么
作为“壶艺泰斗”顾景舟传人,李昌鸿夫妇秉持着紫砂艺术的理想与信念,携手相伴几十载,集古今紫砂艺术之大成,延续着宜兴千年的陶瓷文明,成为紫砂界广为传颂的模范伉俪。
其实说到紫砂壶要先从它的泥料说起,其实他的神奇之处是由于紫砂的“双气孔结构”,与其所含石英成分紧密相关。紫砂的“紫”,是说颜色;紫砂的“砂”,是说性质。紫砂泥料在烧制的过程中,碳酸根先分解,释放一氧化
11月24日,“紫砂新青年2019邀请展”于嘉德艺术中心落下帷幕,本次展览为期11天,由GUARDIAN ART携手大川文化、谋道文化精心打造,共有17位优秀青年紫砂艺术家参展
古人眼里的五色土造就了一批能工巧匠,紫砂泥料的独特性让更多的爱茶之人爱上紫砂壶。那么为什么紫砂壶泡茶好,紫砂有何特点?
三十多年来,紫砂的艺术能量场已经严重透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台湾经济的腾飞,给一部份人收藏紫砂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当时还没有三通,大量的紫砂壶先流进香港
自明代以来,有关紫砂器的实用鉴定著作和文献资料稀少,加之考古发现有明确纪年的墓葬出土器物凤毛麟角。一些鉴定著作多以博物馆藏品为例,不能全面反映500年来紫砂器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