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瓷器,是指将打破的瓷器、玻璃器拼接回去的方法,主要方法是用金钢钻在瓷片的裂缝处两侧对称钻孔,但不钻穿,然后使用金属锔钉固定,锔好的瓷器甚至能盛汤不漏。
瓷器无论在古在今,都渗入了生活。中国人喜欢喝茶,“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
近两年,“互联网+”的风潮正席卷着中国市场,随着全球投资格局的变化,文化商品已经成为除房地产和股票之外的第三大投资领域。那么,何为文化商品?正如赵玉忠的《文化市场学》所说,“文化商品属于商品范畴的一个类别,是指那些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精神需要的文化产品。”
唐代诗人陆龟蒙曾写诗赞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的便是越窑青瓷,因为该诗流传甚广,于是古人便称青瓷为“千峰翠色”。清代时,青瓷派生出更多釉色,比如粉青釉、豆青釉和冬青釉等,釉色绿中带黄或者泛灰,胎体较薄而不均匀,浮光较强,并且其上多有纹饰。
英语中的中国叫“China”,也是瓷器的意思。
水盂,又名“水丞”,是传统文人书房中盛水的小器具,以便研墨时向砚池内注水,类似的还有带有流口的砚滴、水注等,因为研墨时需要的水是很少的,所以这类器皿都十分小巧。
定瓷瓷胎有的颜色发白、胎质细腻;有的颜色发黄、发灰,胎质较粗,俗称“土定”。
这是一篇何香凝撰写的《汉代书法》手稿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