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锐先生是粤东潮汕地区近来崛起的一位很有成就的书法家。镇锐先生属于大器晚成的书法人才,他的出名不算太早,但一朝横空出世,便受到书界的广泛瞩目和好评。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书法被称为艺术了,这似乎抬举书法了,因为书法虽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但是随着实用性的消失而渐渐式微。所以,书法被称为艺术不仅是对书法的认可更是将书法纳入现代艺术的学科
“媚”是书法品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原本为“好”之意,又引申为“美”。窦蒙《语例字格》中解释为:“意居行外曰媚”,意指生动活泼的气息表露在形态之外叫做“媚”。
张寰《白阳先生墓志铭》云:“洎正术公卒,哀毁过礼,葬祭如法。既免丧,意尚玄虚,厌尘俗,不屑亲家人事。租税逋负,多所蠲免,而关石薄钥,略不訾省。
王肯堂是晚明著名的儒医,他博学广识,不仅在医学上成就卓著,也在律法、佛学、书画等方面有所关注。其性情平和、宽诚待人,故与其志趣相投的好友甚多,如王锡爵、焦竑、韩世能、王世贞、董其昌
相信大多数读者对书法家颜真卿和他的《祭侄文稿》并不陌生。但你可知道,这件名作在二百余字的内容中,记述了怎样的历史故事?颜真卿在书法家的身份背后又承载了怎样的家国情怀?
说到篆书,人们总会把它与高古、神秘、奇特等词语联系在一起。毕竟,篆书产生并逐渐成熟的年代距离我们现在过于遥远,光是字形上与现代汉字的差距,就已经令人望而生畏。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书论中“取象喻书”的广泛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探究“取象喻书”的思想根源,不可不涉及到中国传统的独特思维方式的探究。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立于世界的独特形式。在传统中,画家们大多集上述才艺于一身,在各领域都有突出的造诣,相映生辉。
许承尧(1874—1946),曾单名芚,字际唐,一字芚公,又字讷生,号疑庵、婆娑翰林、芚叟等,室名眠琴别圃、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等,安徽歙县唐模人。许承尧自幼勤奋笃学,光绪二十年(1894)考中举人